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赶超和收敛是思考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经常用到的两个重要概念,由赶超和收敛又衍生出经济赶超、技术赶超、经济收敛、技术收敛4个关系非常密切却又有不同的概念。回顾这4个概念是如何伴随着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而出现和演化的,并在此基础上对这4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比较。厘清这4个概念,对系统思考我国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型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体层次技术概念界定有基于增长核算技术和基于熊彼特创新概念两条线索,以这两条线索基础发展出两种技术差距和技术赶超概念界定方法。技术赶超动力包括经济收敛、后发优势、制度转型和技术移植四种类型。经济收敛和后发优势是基于个体决策实现技术赶超动力机制,制度转型和技术移植是通过基于群体决策实现的技术赶超动力机制。运用国家技术赶超动力机制解释不同国家的赶超绩效差异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之上,分别是基于群体决策赶超动力机制对赶超绩效的影响更加重要,不同国家的赶超实践具有竞争性,与技术领先国家制度差异越大的国家的制度转型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08年省级层面十二大类(HS码)产品的出口数据,测度了28个省级区域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系数,进而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对赶超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非线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其次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策略不一定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存在显著的"收敛区间";最后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力度可进一步加强,而大力赶超的策略并不适合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4.
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后发地区技术赶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发地区可以凭借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但是技术赶超的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即在现有技术差距下,后发地区只有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才能实现技术赶超。本文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差距的缩小和技术赶超的实现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可以实现技术赶超和经济收敛。因此,后发地区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培育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为缩小技术差距、实现技术赶超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赶超的理论证明及实现条件,认为技术进步路径将会大致依次经历如下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阶段和创新阶段.模型中的转移动态分析表明,当某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动力系统的稳态点就会使得技术进步路径收敛到模仿阶段,国家也因此会陷于经济停滞的模仿陷阱状态.政府可以通过扭曲本国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币贬值,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对于陷于模仿陷阱的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状态极为有效,亦能够加快赶超国家的增长速度.如果中国由模仿到创新的过渡阶段业已来临,那么对外模仿、吸引外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出现下降,而自主研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著上升.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政府就应逐渐减低对经济的扭曲,将生产资源的定价权逐步交还给市场.  相似文献   

6.
根据技术差距和制度差异可界定出模仿、移植、跟随、竞赛四种技术赶超模式,并识别出六种典型赶超路径.沿着不同路径,赶超模式和制度变革要进行动态调整.赶超路径选择是个情境化问题,且路径演化会相互影响,赶超国家要根据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选择适合的技术赶超路径.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世界技术领先中心是中国技术赶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高新区赶超路径的基础上,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中国高新区的赶超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高新区赶超具有显著的固定资本驱动特征,但是这一特征正在弱化,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正在上升;加工制造业资本集聚是中国高新区赶超的重要动力,在外资集聚区和传统工业区样本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高新区后期出现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是由资本深化引起的,这意味着既有模式下中国高新区的赶超仍会沿着经济规模扩张轨道进行,难以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轨道转换。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典型的巨型经济国家,而且正处于技术变革加速和技术全球化的时代。尽管雁行模式对日本的技术赶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可复制性。论述雁行模式提升国家技术能力具有的特点和局限性,同时分析雁行模式对中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技术赶超与能力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二次创新和技术赶超理论的研究,分析了技术非连续性和价值体系变迁对技术赶超的挑战,指出根据技术自身演化特点和技术演进中的价值体系变迁对企业进行能力重构,才能保证赶超的成功,提出了技术赶超过程中能力重构的综合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技术赶超是国家经济赶超的基础,但成熟的技术轨道上并不存在赶超的机会,只有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才能带来赶超的机会窗口.从长波中产业技术赶超的特征事实来看,有效的赶超除了需要取得新兴技术的突破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构建适应性的社会政治框架来消化新兴技术的潜能.本轮金融危机正在孕育新一轮技术变革,并引发了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导入,这带来了产业技术赶超的全新机会.我国要想实现有效的产业技术赶超,不但需要以发展新兴产业与成熟产业现代化为路径;而且需要基于技术变革的发展趋势,在技术、经济、制度、组织与思路等方面引入广泛的创造性实验与调整,并促使经济系统的各个部门快速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antecedents and trajectorie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T) adoption in three categories: stand-alone, intermediate, and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Antecedents of adoption include prior investments in AMT, developments in firms’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technology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Based on a sample of 87 Greek manufacturing SMEs, we find that AMT adoption follows an incremental, piecemeal progression from the least complicated through intermediate to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It is foun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firms’ quality and flexibility capabilities induces them to adopt further AMT, whereas advances in low-cost, innovation, and delivery capabilities appear negatively related to further AMT adop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decisions for additional investments in AMT. In the context of a catching-up economy,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of a ‘stepwise’ technology accumul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satisfic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学原理,构建种群竞争模型。利用logistic模型测算研究样本的种群互动关系。选取全国总体以及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工业企业种群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多数研究区域的工业企业处于种群协同状态。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表示技术进步。测算工业企业种群投入产出指标的Malmquist指数,得到技术进步、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技术变化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比较高;技术效率的贡献度不高;技术变化与技术进步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技术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出现明显收敛;工业企业种群协同态势下技术进步明显,技术进步主要依赖技术变化,技术效率改进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3.
郑振宇 《未来与发展》2011,34(9):28-30,102
低碳经济时代呼唤着我国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我们应借鉴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政治敛合”和“经济敛合”概念及思想,并立足国情,对政府管理从理念到行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但是关于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利用计量方法分析北京1999-2016年的数据,发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在技术出现的2年内缓慢增长,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比例,这种影响呈现6年一个小周期的特点。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0年以内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1998—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高斯模型(system GMM,SYS-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进步仅在全国层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引入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均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渠道负效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各省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宝胜 《科研管理》2002,23(5):70-74
本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主要原因和对世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同时,针对我国企业在技术联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领娣  杨明晔  张磊 《资源科学》2013,35(9):1801-1811
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为切入点对能源禀赋影响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阐释,在此基础上,以我国1997-2010年省际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区域角度看,能源禀赋均抑制就业增长;能源禀赋对就业增长的负向作用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3个中介变量产生;3个传导变量的作用程度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禀赋状况及发展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此,从发展多元化产业、加强制造业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及注重技术进步4个方面提出了化解“资源诅咒”、增加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以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法对其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以此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Toward a spatial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n the past decade, the literature on transitions toward sustainabl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has made a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and multi-dimensional shifts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adapt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to sustainable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owever, transition analyses have often neglected where transitions take place, and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s and dynamics of the networks within which transitions evolve. A more explicit spatial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extant transitions literature in three ways. Firstly it provides a contextualization on the limited territorial sensitivity of existing literature. Secondly, it explicitly acknowledges and investigates diversity in transition processes, which follows from a ‘natural’ variety in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networks, actor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across space. Thirdly, it encompasses not only greater emphasis but also an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o a body of literature geared to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ns-local nature of transition dynamics. Concerned with the prevalent lack of attention for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in most studies, this paper seeks to unpick and make explicit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 geographies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two interrelated problems requiring attention: 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socio-technic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within specific territorial spaces, and an explicit multi-scalar conception of socio-technical trajectories. Following these argument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ransitions research would do well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geographical unevenness of transition proce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networks and local n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