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内高等学校以及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高校创新产出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部分类型的高校来说,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创新产出之间都具有正相关性。这一结论可以为政府政策制订提供有力的佐证。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创新产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边际效益各有不同,差距也是比较明显。基于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将政府科技资助对象按照创新主体分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政府科技资助与区域RD产出的弹性关系,侧重于对不同创新主体资助绩效的研究,并研究了不同政府支持强度下弹性系数的变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助都与区域RD产出有正相关关系,但是不同创新主体的弹性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随着政府支持强度的下降,政府对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科技资助与区域RD产出的弹性系数依次变小、变大以及基本不变。这一研究为政府科技经费在创新主体之间合理分配,有效促进区域RD产出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过充分的实践证明,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考虑其产出总量的同时,另外还应考虑到其产出效率。本文基于数据包络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包括"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和效益"和"创新资源"等三部分分析模型构建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在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开展评价和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获得利用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在有效决策单元组成的生产前沿面投影上进行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改进的定量分析法,通过数据包络法的实证结果来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当前,高校持续性的投入与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全国部分211高校的绩效评价进行技术效率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建设并非投入越多越好,而要以应用为本。以应用促进投入,促使教学设备发挥最优效率才是打赢绩效战之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利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高校知识创新产出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支持与高校知识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资金支持与高校论文产出、专利授权产出均存在倒U型关系;地方政府间接资金支持与高校论文产出、专利授权产出均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的直接资金与间接资金支持对高校论文产出具有交互作用,但对专利授权产出没有交互作用。并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玉喜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1-838
以2005-2015年中国省域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数据为支撑,构建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省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综合效率平均值历年呈稳步上升趋势;省份、区域间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产出结果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本研究针对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首先通过聚类的方法将行政区域按照它们在高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的积累聚合划分为三类区域。由于三类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结构之间存在相互的制约和影响,属于成分数据,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对这三类区域的创新人力投入结构以及资本投入结构和创新产出比例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要素投入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一个衡量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确定了高校科研绩效测量的6个输入和输出变量.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滞后性,每个决策单元由当年的科技投入和来年的科技产出组成.利用 DEA 方法中的 C2R 和 BC2模型,对广东 A 高校在2000~2009年间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了整理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9年广东 A 高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综合效率相对较高且波动小;存在 DEA 非有效年份且非有效年份的规模效应不都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各产出指标的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且变化趋势不同;各年度纯技术效率均高于其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应用 DEA 方法能理论上考察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力,并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新产品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四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全国各地区高校2011-2013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湖北省排名靠后;进而根据评价结果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剖析了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效率非有效的原因;最后结合湖北省高校的实际,为提升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以政府科研投入强度和人均政府投入科技经费为门槛变量,基于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规模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显示,二者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政府投入强度处于中等区间为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基础研究产出的最优促进区间;人均科技经费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研发人员规模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强调资源配置和优化结构比单纯追求投入规模的增加对基础研究活动更有意义。我国整体上处于政府科研投入强度中等偏高、人均科技经费不足的情况,科研资源配置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运用Hansen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技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和应用研究产出都存在门限效应,当政府科技投入强度高于门限值时,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和应用研究产出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也表明政府科技投入总体还不足,且省区差异明显,部分政府科技投入偏低且经济欠发达省区应该加大对高校的科技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从创新主体角度来看,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三大部分。区域创新成效的关键就是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然其协同基础就是三者创新水平现状。故本研究通过以区域创新三螺旋为理论框架指导,从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与中介服务三大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予以研究。发现山东省仍然是大企业带动创新驱动的模式,传统产业占比高;高等院校等知识创新资源力量强,但区域布局不均衡;政府与中介服务的政策与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创新硬平台投入大大高于软平台建设,应加大软平台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究产学研机构知识消费者在学术社交网络问答服务中的行为和需求特征,以提升用户学术 交流效力,为平台优化提供支撑依据。【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问答服务中的知识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运 用方差分析、层次聚类、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产学研机构的用户行为,并从时间维度揭示行为特征演化和 需求变化趋势。【结果/结论】提问特征上,产学研机构知识消费者提问标题长度和添加标签数量及变化趋势有一定 相似性。信息需求上,三类机构知识消费者关注内容较分散,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更多共同话题,但各自个性化需求 占比却更高,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占比较低。在2010-2019年间,除共同高频话题呈现稳定或微弱下降的趋势外, 企业高频话题多为下降趋势,高校和科研院所呈上升趋势的高频话题居多。【创新/局限】从机构视角对比研究知识 消费者行为,促进用户问答效用的提升及学术社交网络问答服务的优化;本文局限性在于只选择顶尖产学研机构 和ResearchGate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校进行原始性创新的独特优势和目前原始性创新匮乏的原因,认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及学科方面的优势,创造宽松科研环境,鼓励原始性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教育网主要用户调查个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per makes a deep-go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users of the library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using CERNet.It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now existing among the users of CERNet in major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The fundamental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by different groups of users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 (RTO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elements of countries’ innovation systems. As they are both halfway between science and industry, 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be the same thing.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stre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s and types of innovation and internal R&D investments) of firms that collaborate with RTOs versus universities. Our study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micro-data (CIS 2012).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ms that see RTOs as more import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than universities have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service innovation, invest less in internal R&D but are less likely to introduce new, groundbreaking innovations into the market. These results have significa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especially regarding the different but complementary contributions offered respectively by RTOs and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出台了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推动了本区域科技合作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三角还缺乏协调一致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总结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时可以借鉴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郑刚  朱凌  陈悦 《科学学研究》2008,26(2):442-448
 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选择CNKI数据库,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遴选的20种管理学重要期刊为来源期刊,通过分析2000-2005年间发表在上述期刊上的创新管理研究文章,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区创新管理研究现状。基本结论:《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是近年来创新管理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根据创新管理研究力量的强弱可以分为绝对优势地区、相对优势地区、潜力地区、相对劣势地区、绝对劣势地区五个层次;高校是我国创新管理研究的绝对主力军;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位列我国高水平创新管理研究的高产机构的前三位。  相似文献   

18.
杨阳  刘文飞  丁堃 《科研管理》2022,43(7):189-199
基于我国高校已转移的发明专利,筛选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17500条数据,这些发明专利作为高校技术转移活动中专利技术的载体,是分析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产出的直接数据来源。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从转移方、接收方、技术知识特性及技术转移路径四个层面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弥补了现有指标中收益指标过多,评价指标不易获取且分散,实证操作困难等不足。同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38所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二梯队,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三梯队,属于同一梯队的高校,虽综合得分相近,但其绩效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根据技术创新途径和企业实践,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分类,并从规范化、专业化、集权化及标准化,分析技术中心结构,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中心组织结构选择模型,结合企业实际,明确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中心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产业进行有效合作是推动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促成新知识不断产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英国政府部门针对社会加强公共科研系统知识转移的要求,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以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为主导的,促进大学与产业合作的国家推进体系。研究显示,健全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灵活配置国家财政资源进行分类引导以及加强反馈机制建设等措施有效地支撑了英国大学与产业界合作局面的形成。这些思路与做法,值得我国政府部门在有关大学与产业合作发展中定位功能、布局实施内容、制订工作方案、把握工作成效等相关工作设计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