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5年10月,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三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系统部署实施面向未来的创新战略和政策。文中系统分析了2015年版《美国创新战略》的框架内容,评析了美国创新战略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时期美国创新战略强调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学是燃料。这一战略为美国带来10年"新经济"发展。小布什时期,保守创新战略偏向国防和反恐,但基础研究投入为美国经济复苏奠定一定基础。奥巴马时期,创新战略强调创新是美国赢得未来的关键。这一战略使得美国从金融危机中加快复苏。美国创新战略的演变给中国的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并与时俱进;二是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是加快推动创新的关键之一;三是实施专项科技计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最后要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其中以美国政府制定的《美国创新战略》最为典型。在分析科技创新何以成为各国发展战略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创新战略布局,总结了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发现美国创新战略以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为基础,突出政府战略导向作用,坚持将制造业创新作为创新的核心,以把握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控制权。研究提出应在借鉴美国创新战略有益经验,重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加大国家优先领域科技研究部署,推动以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关键的创新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2,(2):52-53
美国研发投入"量入为出",重点保证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实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的增长与繁荣。奥巴马坚持通过创新确保美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战略,在国情咨文中大力倡导创新,提出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在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超越其他国家,并发布了新的《美国创新战略》,以明确国家的创新目标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1年2月白宫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详细说明美国如何通过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确保未来的繁荣.本文着重从学习借鉴的角度,介绍了报告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并重点评析了美国创新战略的特色,提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从一开始就重视创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几年之后,美国进一步把国家创新系统视作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强调它的自组织、自适应特征;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创新美国》的报告,展现了对美国未来创新发展的战略谋划。从中看出,发达国家始终重视从国家层面上深入探索创新系统,使创新的道路越来越摆脱机械观、分割观的影响,从而不断向整体观和有机观的方向深入发展。从创新战略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践,我们看到了一种与之相反的倾向。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虽…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创新战略(2011)中的战略定位、目标、路径、企业和政府各自在创新中作用等做简要的概括,分析美国创新战略中标准发展布局:清洁能源标准、可再生燃料标准、燃油效率标准与温室气体控制标准、现代化电网、发展先进制造的突破性技术(标准)、医疗信息技术标准、创建一流的早期教育体系(标准体系)、改革中小学教育(高标准)、创新集成合成竞争性产品标准等,最后讨论美国创新战略中标准发展布局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知识产权政策调整动作频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一直视知识产权经济为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近一年来,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动作频频:2009年9月,美国政府发布《美国创新战略》。2010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知识产权执法联合战略计划》。2010年7月,美国专利商标局首次提出要制定《21世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同月,众议员弗兰克·沃尔福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制造行业和就业机会转移回国战略法案》。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核心内容仍然围绕鼓励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但在具体措施方面呈现不同变化,其更加注重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以及政府机构的积极引导。本文通过对上述措施进行汇总和梳理,以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重大战略。比如,2002年欧盟明确提出,欧共体工业振兴的出路在于创建各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各自国家内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出台《创新美国》的报告,提出要从人才、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使美国成为创新型国家;2005年12月,美国几个参议员联合提出了“2005国家创新法案”。  相似文献   

10.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在创新发展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下完成的,未来必将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如何培育更多的自主创新产品,在主要产业的供应链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应对战略。比如中兴通讯是国内自主创新的典范,2016年3月被美国商务部制裁,主要原因是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向包括伊朗在内的受制裁国家再出口受管制产品,美国认为中兴通讯公司高管在了解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和政策风险的情况下仍然支持制定并组织实施相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企业知识创新网络连接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分析了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的连接机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指出了我国企业知识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盛亚  范栋梁 《科学学研究》2009,27(9):1407-1411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对创新网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对现实的观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结构洞分类理论,理论上完善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理论。开创性地把结构洞分类理论应用于创新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中,对创新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创新网络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网络概念自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重视。对国内外创新网络研究的基本情况、重要文献作了介绍,分析了创新网络的内涵。此外,从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的结构、创新网络的演化及创新网络的功能四个方面入手对创新网络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行业中遍布着形态各异的创新网络,网络内部不断地进行着知识交流以及合作创新,为各行业的科研创新提供动力。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建立创新网络结构、双元性学习、颠覆性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本文样本数据来源134家上海张江“药谷”医药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利分析以及问卷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创新网络结构的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在创新网络结构的三个子变量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没有中介效应。从而帮助企业通过提高创新网络结构性质,促进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2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为样本,通过2007-2010的运行数据,以网络构建的不同地理位置为视角,探讨了国内协同创新网络规模、国际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协同创新网络规模和国际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均呈现"倒U型"结构;同时,地理位置网络平衡度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地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国内和国际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刻画组织间的多元关系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首次验证了地理位置网络平衡度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这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为企业如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发现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分析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为提高协同合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共同专利权人为研究对象,用Louvain算法识别协同创新网络。根据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并深入分析每种网络。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衡量网络创新绩效,以合作强度和网络整体结构特征为条件属性,网络创新绩效为决策属性,用CART决策树分析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新方法以数据驱动为视角,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剖析网络结构特征、合作强度和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知识规则。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四种协同创新网络,即二元协同创新网络、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完全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不同网络类型的整体结构特征和创新绩效差异化明显,证实了分类讨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2)二元协同创新网络和完全协同创新网络没有明显的核心成员,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存在核心成员。(3)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和星型协同创新网络的合作强度分别对网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在二元协同创新网络中,过高或过低的合作强度均有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分析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入手,阐述创新网络的混沌特征,然后通过借鉴虫口模型来分析和检验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路径。随着母体企业的聚化能力从弱到强的转变,集群式创新网络逐步出现混沌状态,而且不同的聚化能力表现出不同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的结果。通过有效地控制母体企业的聚化能力,可以从宏观上把握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创新协同不仅会提升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还会提高企业创新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创新网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创新网络的特点和创新过程,从个体层、节点间关系层、企业创新网络内环境、企业创新网络外环境4个维度归纳提炼创新协同的11个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级,指出创新协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为:企业创新网络外部环境——个体层因素——企业创新网络内部环境——节点间关系层因素.政府主导在所有影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市场调节与政策制度影响资源配置和协同创新政策支持进而影响创新协同.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