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rra 《网球》2012,(4):42-44
除了那张可亲的脸庞,像挤奶姑娘一样圆润又和善,A·拉德万斯卡实在不是一个容易被记住的姑娘,尤其是在球场上的时候,她总是比别人迟半步去表现自己,她缓慢的攻击节奏里,似乎从来没有急于得到的分数。你很难猜透她是在如何把握时间。只有在看她  相似文献   

2.
大话     
《网球》2008,(3):24-24
汉图楚娃:"我从来不会同任何对手保持所谓的竞争友谊,更是从来不会相信那些漂亮姑娘。"——有记者问汉娃如何看待伊万诺维奇在对手发球局里蹭脚的习惯,她语气平淡地回答了大家。  相似文献   

3.
豌豆姑娘     
秋天的一个晚上,豌豆姑娘发了一条朋友圈:"太喜欢现在的气温了,如果不睡觉也可以不困的话,我可以在外面一直玩一直玩,玩到天亮.在巷子里随便溜达就很好."正在刷手机的我瞬间被她击中,想要出去走走,如此才不辜负秋天.  相似文献   

4.
"在雅典,红色成了中国女排的代表色。"徐利主任说。因为中国队的比赛服是红的,领奖服也是红的。陈忠和也非常喜欢红色,认为红色能带来好运,两次夺得世界冠军,中国队决赛都穿了红色比赛服。 其实,女排姑娘中最喜欢红颜色的当属周苏红。我也是通过观察猜到的,因为在拍封面照时,她换了三件衣服,无论是运动外套、T恤,还是便装,都是大红的。当我请她确认这个猜测正确与否时,她瞪大了眼睛惊讶地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真的非常喜欢红色!" 周苏红对红颜色情有独钟的原因还不少,最早是因为自己的名字里有一个"红"字,后来听别人说她肤色白皙穿红色的衣服最漂亮。去年,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穿得运动衫和比赛服都是红色的,使她对"红"又增加了一层更深的感情色彩。今年,中国女排再夺雅典奥运会金牌,决赛时她们又是一身红妆,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红色风暴"。  相似文献   

5.
2006-2007赛季揭幕战后。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上,一张照片很容易就浮出水面,点击率战败王治郅VS易建联的“巅峰对决”而胜之——照片里那个拉拉队姑娘的胸部,完全没有辜负标题里的“波涛汹涌”字样(我也是因为这个词才点击进入,嘿嘿)。拜勤奋的网络编辑所赐,很快,就知道这位姑娘芳名“真真”,有着96、58、92的三围。OMG,凭野史记载,她拥有CBA拉拉队历史上最劲爆的三围。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0,(8):136-136
她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她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丫头,她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姑娘,她是我的偶像冯天薇。  相似文献   

7.
露西亚·柏林的小说《清洁女工手册》里有一段,作者说她身患重病的妹妹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都能发现善和美.坐在起居室里,她会说:"这儿是我最喜欢的角落,有蕨类植物,有镜子."别的时候她会说:"这儿是我最喜欢的角落,有这副面具和一篮橙子."  相似文献   

8.
“瞧,她就是李芳。”一位女队员朝我的背后指去,我把头扭向她指的方向。在离我不远处,有一位年轻的姑娘,胸前挂着一个很大的运动包,两手紧紧握着一支硕大的网球拍,正脚步沉重地向我这边走来。她是那样的小,那样的单薄,那包那球拍对她来说是那样的大,在她身上能够显示出运动员风采的,只是那张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的脸。然而她却是去年亚洲锦标赛的冠军,不久前还在西班牙卫星赛上力挫群雄,夺得了女子单打的冠军。  相似文献   

9.
大师杯8位参赛球星的圆桌采访会上,有一个西方记者很搞笑地辗转于几张采访桌问,只为向每位球星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果你拥有阿拉丁神灯,你希望达成哪3个愿望?这个记者的长相看似来自阿拉丁神灯的故乡,我猜想,他的报道题目应该是诸如《8位大师的3个愿望》。我比他贪心,我有8个新年愿望,那么——神啊,听听我吧! 1.我希望,辛吉斯的复出能够成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这位瑞士姑娘退役后才成了她的球迷。在她辉煌燃烧的那几年里,我们责怪她是如此傲慢无知和毫无教养;但在她退役之后,我们却发现居然如此难以将她忘怀。在越来越虚假和浮华的女子网坛,她原是如此清新的真实所在;而在女子网球打法越来越男性化的今天,她的球风已是濒临灭绝的流派。  相似文献   

10.
来温布尔顿之前,我问过晏紫,"更衣室里谁比较受欢迎?"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库兹涅佐娃。开朗豁达的性格让这位俄罗斯姑娘有着很好的人缘,她会礼貌地跟每名球员打招呼,也会与其她姑娘小聚一团,互相开开玩笑,说到尽兴处还会哈哈大笑。当然,在更衣室的大部分时间和她相伴的是ipod,常常会看到她闭着眼睛、轻摇  相似文献   

11.
搜奇揽胜     
泰莉·芭兰可说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女人了.去年六月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女子举重赛中,她的总成绩达到惊人的程度:596.5公斤.这位25岁的蓝眼睛美国姑娘身高1.72米,体重不到75公斤,模样斯文.她使人们打破了认为举重运动员个个都是魁梧壮实、肌肉发达得要从运动衫中挤出来的那种世俗偏见.她说:"我很喜欢体育,但我也一直喜欢属于女性的东西.虽然一个举重运动员和斯文娴雅的女性好象并不相容,但我是一个女人.虽然我能  相似文献   

12.
邮乐     
《集邮博览》2012,(5):66
开心角笑话情书小伙儿暗恋姑娘两年了,始终没有勇气表白。写了一封爱意锦绵的情书,但几次相见,都没能从口袋里拿出来,情书已变得皱皱巴巴。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把情书塞给她,慌忙逃窜。第二天,姑娘约他见面,看着忐忑不安的他,问道:"昨天你塞给我一百块钱干嘛?"  相似文献   

13.
在俭朴的居室里,吴浮山小心翼翼地拿出两张照片给我看:一张是1964年共青团九大时毛主席接见她时的情景,一张是周总理和她亲切交谈的合影。这两张珍贵的照片,揭开了她回忆的序幕……革命军人的女儿她于1943年出生在山西省浮山县,她的名字由此而来。她的父亲原来姓李,是东北人;母亲姓吴,祖籍河南。投身革命后。为了地下工作保密的需要,父亲改叫黄钟;母亲叫王明生。战火纷飞的残酷环境,南北转战的工作性质,不允许他们把自己第一个爱情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2008,(8):78-78
第一次看见她从幽深的网吧走出来,傍晚金色的阳光映着她板栗色的长发,反射出那种暗淡的光芒。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她,当时间和空间不只一次的这样叠加后,我决定叫她在热舞世界里的名字"紫凝飘零"。"紫凝飘零"和我就仿佛是两条斜插而过的直线,永远只会有一个交际点,自从那次偶然在网吧里遇见她并发生某些事件之后,便再也看不见她在《热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6,(10)
"咔!"导演的声音把茜斯吓了一跳,她孤零零地站在吊臂摄像机下,像是一只被雨水淋湿的流浪猫,不停地发抖。"你到底怎么回事,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发球时要面带微笑!微笑!"茜斯紧紧地咬着嘴唇,她看见周围工作人员的脸上都写着一个表情:烦躁。"忍耐吧!"茜斯轻轻地叹了口气,重新走回发球区。这是最近三个月里她所得到的一份最好的工作——一则为运动饮料拍摄的电视广告。经纪人告诉她工作周期是三天,薪水为1500美元。22岁的茜斯·克里恩来自德州,两年前独自闯荡好莱坞。和许多怀揣明星梦的漂亮姑娘一样,茜斯的想法很  相似文献   

16.
采访国手陈静的次数已经记不太清了 ,毕竟上个赛季我曾经是她所在的四川科利多女排的随队记者 ,但是当决定要写一篇有关陈静的报道时 ,却一直难以下笔 ,脑海里总是不能把我熟悉的爱写诗、爱看琼瑶小说、文静的川妹子陈静和排球联系起来。记得去年与陈静刚刚熟络起来后 ,知道她有一个喜好 ,其实也是大多数四川女排姑娘的喜好 ,只是陈静表现得更突出一点 ,那就是特别喜欢吃果冻 ,而且还就喜欢“喜之郎”这一种牌子 ,于是便送她一个外号“喜之妹”。别看在高妹林立的国家队里 ,身高1 81米的陈静个子一点也不突出 ,但往一般人群里一站 ,她依…  相似文献   

17.
此生情难断     
《中国排球》的编辑约我写此稿时,我马上回绝说:"写不了,写不了!"自己知道,差不多有十年了,我没有去中国女排走动。"写一写你与女排姑娘的情结吧!"对方没有一点妥协的意思。按我的写作习惯,"创作仓库"里不储备足生活素材,是绝不动笔的。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和《中国男子汉》,我都有厚厚的采访笔记本作后盾,"仓库"里储存的东西,远远比写出来的东西多。那是"厚积薄发",写起来简直如泉涌,痛快淋漓极了。十年不走动,与老女排姑娘相聚,也往往只是邂逅,匆匆忙忙说不上几句话,就离去了。不过,再一想,与女排姑娘们的情结倒真…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在你的身边。那还是去年的深秋,我到贵阳采访一次全国性的体操比赛,住在新落成的贵阳体育宾馆里,贵阳的同志特别照顾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女记者,特意为我在二楼安排了一个舒适的房间。有一天,给我打扫房间的服务员神秘略带兴奋地告诉我说:“您马上就要有一个新的邻居了。”其实我也发现,对门一个豪华的套间已经被姑娘们收拾得焕然一新。“难道是他?”我指着体育馆门前刚刚树起的巨大招贴广告,一个手持话筒身着中山装的青年人的画像,一张内地几乎人人皆知的面孔。“对,就是香港歌星张明敏,他是到贵阳来为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不是顾晓黎肯定地告诉我,我绝对不会想到,我面前的这位中国赛艇队的姑娘竟是一位生长在海滨城市大连的都市女孩。黝黑而粗糙的皮肤,使她看来如同一个农家女。 我问她:“皮肤变成这样,你不担心吗?” “退役后多去几次美容院不就行了吗?”晓黎满不在乎地说。 抚摸着她那布满老茧的大手,我问:“成年累月地漂在水上、重  相似文献   

20.
朱茜 《网球》2011,(7):44-47
这一晚,电视机里播放的不再是男人们的运动,不是足球不是篮球,不是白皮肤的碰撞,也不是黑皮肤的战斗。今晚,属于一个中国姑娘,她眼睛亮得像暗夜的星,笑容像盛夏的花,她是李娜,一个火辣辣的武汉姑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