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篇小说创作上,乔伊斯虽未完全摒弃语言的约定俗成规律,却并不囿于传统的散文模式:他巧妙地变化叙事文体,把语言形式与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在散文体小说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意象,从而勾勒出充满浓情画意的人物与景观,以此表达了他本人对故土的特殊情感;他采用诗句转换法,不但保留了语言的诗歌韵味,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他借助几何图形来凸显人物特征,既展示了象征手法的文学魅力,又进一步扩展了词句的叙事功能;他通过长篇小说的语言革新,展示了语言结构对人类精神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既有19世纪中期西欧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吸收、更多的是作家本人的发展和创造。其叙事的特点是时间明晰而凝聚,情节线索单一且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人物多置于时间和情节的发展中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此外.他在多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辩论情节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冲突,以私奔情节将事件推向高潮。还采用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以表现两部“多余人”小说的相同主题。这些都说明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及其《读三国志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从叙事视角、方法、故事、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建立小说理论系统,以"叙事"说确立了叙事本体论、小说创作论、叙事文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也以"叙事之法"提供了叙事文本构成实践及其可操作性具体方法,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理论批评建设,形成叙事传统及其特色与优势,对现代小说发展与叙事学理论建设具有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小说史上,《罪与罚》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在内容上,它在西欧高扬个性基础上,反思了个性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与对人的终极问题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实性、哲学性、宗教性融为一体;在艺术上,它是一部真正的心理小说,淡化了情节与人物描写,集中深入地展示人物心灵的善恶交战乃至潜意识深层,使小说戏剧化,运用了锁闭式结构和新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5.
诗骚传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体裁中都可以见到诗歌的影子。汪曾祺的小说长久以来深得读者喜爱、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原因,可部分归究于作品的诗歌色彩。汪曾祺打破传统小说的创作范式,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经验和审美取向引入《大淖记事》,让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语言都呈现出不同的诗艺特征,这些勾勒出他作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的创作轮廓。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作家田彬的长篇小说《青诀》从人物对话和动作构成的场面描写推进故事情节,采取了中国小说叙事的传统模式,呈现出浓厚的传奇故事性。故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情节、相对固定的叙述视角表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多主角塑造人物形象。传奇性特征主要表现为题材的奇特性、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传奇性。“真实性”缺席的情节设置、审美缺席的任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8.
六朝志怪小说与诗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到中国诗歌传统的影响,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诗歌恰到好处地融入小说,这些诗歌与小说相融合,对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意境的开创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形式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采用一种意象性叙事手法,还原了她对郧阳古城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模式,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明显的诗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王小波的创作中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质,作家摆脱“真实”原则对情节、人物、场景的约束,大胆创造,抛弃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一般的语法规则,情节散乱荒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戏谑、夸张、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