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按结构形式,Quirk等人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将英语从属分句划分为限定从属分句(Finite subordinate clause)、非限定分句(Non-finite clause)和无动词分句(verbless clause).无动词分句基本上是一个省略的强动词分句.它除了无动词外,通常也没有主语,与非限定性分句相比,它进一步省略了分句的成分,省略的限定性动词一般可以认为是动词Be的一定形式.就其深层结构来说属于强动词分句SVC型或SVA型.实质上,它是由相应的限定从属分句生成的.比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汉英语言的语序与限定范畴之间的关系。对900句对的汉英平行语料的名词短语类型和语序进行赋码。利用Paraconc检索和分析平行语料,再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和比较汉英语言语序与限定范畴的分布情况。发现汉语的语序与其限定范畴之间有显著相关,即名词短语位于动词之前时倾向于有定,位于动词之后时倾向于无定,有定的名词短语倾向于位于动词之前,无定的名词短语倾向于位于动词之后,而英语的语序与其限定范畴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 从属连词(subordinators)as if/as though的用法相同,通常用来引导一个描述动作方式的方式状语分句,其分句中的动词形式在当代语法著作中已有所阐述。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们的形式值得进行新的探讨。例如,分句中的动词形式可以是-ed分词,-ing分词和不定式,甚至可以是介词和形容词短语。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人认为这套英语语法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整个考卷难易程度适中,有较难掌握的某些语法问题,如关系分句、非限定动词分句、介词等,也有较容易的问题。(二)涉及面较广泛,如关于名词的数,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关系分句,主谓一致,倒装,虚拟,非限定动词及名词限定词的位置等问题。(三)虽然考查的语法问题范围较广,但其重点明确: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汉语的“一V”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余先菊  李海 《海外英语》2014,(10):26-27
英语句子可以分为从属结构与并列结构。其中,从属句是一种语义和形式都非常复杂的分句,进一步又限定分句、非限定分句或无动词分句等。非限定性状语分句是英语分句当中最重要的分句之一,也是学习者认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分句。该文通过对状语分句中相关问题的阐述,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关于状语分句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全面、准确、深入的掌握非限定性状语分句的内涵、实质和实际应用,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蒙机器翻译系统》为对象,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为例,阐述了从汉语动词短语,主要是附加式结构动词短语、祈使式动词短语、联合结构动词短语、述补结构动词短语、述宾结构动词短语、状中结构动词短语等六种短语,向蒙古语转换中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对蒙古语短语的转换时采用了内部结构消岐法、原型消岐法、限定法和局部规则法等四种消岐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动词省略产生的允准条件,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动词短语省略受制于句法表层结构的同一条件,但是许多事实表明,依照句法上的同一性要求,动词短语省略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获得允准。但是从语义因素的角度看,动词短语省略其实是建立在一定语境基础上的一种代形式,省略的动词短语与它的先行语表示出相同的特性。语义同一条件具备了成为一个动词短语省略允准条件所要求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形容词、名词无动词分句与双重谓语结构里的形容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在形式上貌似相似,都依附在不同类型的主谓结构的句子中,但它们在语义及其它方面却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1.
英语since作介词、副词和连词时都可表时间的意义,但作表时间从属连词时,须从三方面加以认识,即:1.作为连词时,从句谓语分别为瞬间动词和持续动词或状态时的意义。2.句型是It is a period of time since-clause时的意义。3.省略性的主从复合句Since V-ing main clause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动句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法结构是语篇结构语法化的结果。重动句来自“背景—目的”语篇结构。VP1引入背景事件 ,VP2说明语用目的 ,是小句的焦点。重动句的语用价值在于引入VP1,而不是同时引入动词V的宾语与补语。“背景—目的”关系在汉语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导致学界在"到"的词性上出现了分歧。我们把"V到"小句分成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的变换形式和四种类型对动词的选择两个角度系统考察了"V"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总结出了"V到"小句中"V"与"到"结合紧密程度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14.
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中,朗读既是一种教学目标,也是一种教学检验手段。基于此,以聊城大学2010级210名理科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句子和语篇层面对本科生朗读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本科生句子语篇层面的朗读最常发生的错误是:对自由介词的不当凸显及其与名词或名词短语之间的不当停顿;对实义动词与修饰实义动词的副词缺乏凸显;对连接定语从句的连接词的不当凸显;对连接同位语从句的连词与先行词之间缺乏朗读停顿;对连接宾语从句的连词与其先行动词之间不当停顿。分析出现这些朗读错误的根本原因,以期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史上关于"除非"所表的语法意义有五种观点,实际上从形式角度及事件框架角度分析"除非"只表示两种语法意义:必备条件和排除条件。根据焦点理论"除非"句可分为"唯一条件句"和"非唯一条件句",运用梯级模型理论,并根据焦点域中各成员间能否建立梯级模型,"非唯一条件句"还可分为"平行式"和"递进式"。  相似文献   

16.
Children aged 8 through 11 (N = 250) were given a word-by-word sentence task in both the visual and auditory modes. The sentences included an object relative clause, a subject relative clause, or a conjoined verb phrase. Each sentence was followed by a true-false question, testing the subject of either the first or second verb. Participants were also given two memory span measures: digit span and reading span. High digit span children slowed down more at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in to the relative clause than did the low digit span childre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a U-shaped learning pattern for on-line processing of 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Off-line accuracy scores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for good comprehenders and poor comprehenders. Poor comprehenders answered the second verb questions at levels that were consistently below chance. Their answers were based on an incorrect local attachment strategy that treated the second noun as the subject of the second verb. For example, they often answered yes to the question "The girl chases the policeman" after the object relative sentence "The boy that the girl sees chases the policeman." Interestingly, low memory span poor comprehenders used the local attachment strategy less consistently than high memory span poor comprehenders, and all poor comprehenders used this strategy less consistently for harder than for easier sentences.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话语标记和语气词的"算了",均从"算+了"的结构发展而来。"算+了"结构主要处于两种句法环境中,一类为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的单句,另一类为复句后一分句或紧缩复句的后件。前一类句型,经主语脱落,"算了"发展为话语标记;后一类句型中的紧缩复句前件变为凸显成分,成为单句结构,"算了"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18.
时间顺序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时间顺序原则是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因素之一。在维吾尔语中,复合动词、格成分的排列、动词+助动词、复合句分句等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的成分在很大程度上遵循PTS原则。此外,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取了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非限时议论文中200个高频三字词串。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在名词类和动词类词串的使用最多,中国大学生在"名词+of片段"和动词的被动式的使用要少于英语本族语大学生;在介词类和从句类词串的使用上,中国大学生的三字词串频繁使用某一词串,这可能和中国大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广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