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裁判员的“执法”地位与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员"执法"是裁判员依据规则规定和规则精神,在体育竞赛中实施体育竞赛规则的行为和活动.裁判员在这一行为和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重要而独特.关于裁判员的"执法"地位有公职说、委托说、雇佣说等观点,研究较为赞同委托说.裁判员若接受贿赂、参与赌博,在"执法"时故意歪曲规则或违背规则操纵比赛,侵犯各方利益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野中的体育艺术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典云 《体育与科学》2011,32(2):74-76,80
以文化进程为脉络考察体育的发展,宏观上,体育实现了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是在科技革命后,科学文化悄然形成,科学标准的建立促成了各项体育运动规则的统一,并产生了一批新兴运动项目,形成了当前的体育竞赛形式;第二次跨越是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工具意识受到冲击,人性开始回归,科学文化向艺术文化转移,体育超越了以往的价值内涵,审美价值得到重视,艺术化成为必然。微观上,体育的艺术化不是使体育变成艺术,而是实现体育的价值多元化。体育的艺术化不仅丰富了体育的表现形式,而且充实了体育的审美内涵,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育竞赛的对等与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法》明确规定,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本文从体育竞赛规则与社会法的内在一致性的历史概述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对等原则与竞赛的公正性。提出体育竞赛提升了社会文化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公平竞争是一种社会普通的价值观念,崇拜比赛是尊重社会法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4.
从体制矛盾、利益膨胀、价值异化方面,对影响竞技体育公平的内在制度根源、权利道德根源、社会文化根源进行剖析,总结出失去竞技体育公平意味着体育竞赛基本准则的破坏、竞技体育发展活力的丧失、体育强国进程的延缓或扭曲.提出维护基本权利、实现机会平等、确保按贡献分配等实现竞技体育公平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透析青少年体育竞赛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内容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趋于形式化,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脱节,与学校体育改革不配套,产生"唯金牌论"等焦点问题。从人本主义视角研究,加强过程监督,营造健康氛围,融入文化元素,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目的,提高青少年体质和和谐社会品质培养成为发展的本源诉求。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6,(3):6-12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运动参与了社会文化构建,必然带有社会价值理念的附加属性。体育运动的本体内涵以及体育运动参与社会文明构建的意义也成了《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组织"游戏规则与社会法、社会契约"主题沙龙的立意。本次论坛就体育运动的游戏本体内涵、游戏规则的先在性、体育规则的法学内涵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了具有学法意义的游戏规则与现实的社会法、社会契约的关系以及体育竞赛规则的不完美特征、生产性和局限性。通过对体育法概念的法哲学解读以及对体育规范体系形成机制的系统梳理,明晰了体育法的概念和我国体育规范体系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剖析学校体育竞赛异化现象,解析异化成因,规避以及弱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向有利方向发展。学校体育竞赛异化主要体现为:竞赛目的迷失、竞赛主体行为失范、竞技化的"精英赛事"以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四方面。价值观偏离、利益博弈、道德失范、制度缺陷等因素促使了学校体育竞赛异化丛生。科学定位,重塑教育价值;狠抓学习,提升文化素质;依法治体,塑造法治文化;优化项目,完善竞赛体系;管办分离,实现服务职能;优化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以实现学校体育竞赛的本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人类学、发生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起源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了宗教仪式对竞技体育的产生、发展中的功能性变迁。认为:宗教和体育均起源于人类的文化活动,宗教仪式对早期体育竞赛起到了主导和控制作用;体育竞赛的功能性与宗教的仪式性相互作用使现代体育竞赛中仍然保留了宗教仪式的符号特征;宗教仪式与体育竞赛仪式相互影响,其共同价值在于促进良好秩序的建立,其本质体现在对人的教育与文化规训,更体现于人类精神的寄托和人类积极进取的"神话"诉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长期突出发展竞技体育金牌战略,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存在“唯金牌论”、运动员文化素质欠缺等问题.在此方面,青奥会的创办理念和模式给我们以诸多启示,即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焦点是突出运动员成就,终极目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核心价值是文化和教育价值.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应回归体育游戏的本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彰显教育的宗旨和文化的功能,在青少年竞赛体制改革方面对青奥会的模式加以借鉴,大力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现代社会中的"碰瓷"现象与竞技体育赛场上的假摔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在行为、目的、影响方面存在相似性,体育竞赛中针对假摔的处罚更为具体、针对性强,而"碰瓷"现象的裁罚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从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的角度对"碰瓷"现象的裁罚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对完善我国的法律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