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形成与确立党报副刊的风格或特征,一直存在着文学性与新闻性两种不同观点。持文学性说者认为,副刊上常见的文体多为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评论等作品,以及文史与科普知识的介绍,它们从属于文艺这个大范畴,应有自己的规律性,就象文艺期刊一样,与新闻没有直接关系。持新闻性说者则认为,副刊既是被称作“新闻纸”的报纸的一部分,它就必须服从形势的需要,反映时代潮流,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与新闻报道同步。就我们报纸副刊的历史而言,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一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许多有名的副刊,如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申报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对于报纸副刊,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的发表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最常见的是文艺副刊,此外还有各种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科普副刊、周末副刊等;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副刊不同于新闻版.  相似文献   

3.
7月8日,由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组织的全国首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评选,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揭晓。这届全国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评选,是受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委托,由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72家中央、省、地、市、县报、专业报、部队报纸的988篇作品参加了评选。这次评委会的组成,是由中国新闻学会和部分中央、省报的文艺副刊部负责同志或代表,以及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负责人组成的。评选中,评委们对参评的散文、杂文、特写、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报纸副刊作品,进行了认真阅读、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4.
文艺副刊,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话不尽全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下部队期间曾翻看过一些基层官兵的报纸剪贴本,发现文艺副刊的稿件在官兵剪贴本上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有的甚至全部是文艺副刊的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5.
文艺评论是报纸副刊上常见的一种文体。这里要谈的,不是文艺评论系统的知识,而是自己对文艺评论写作的一些实践感受。第一,文艺评论是什么? 教科书上有一个文艺评论大体的定义,比如:“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它向社会描述和解释作品、作家和文艺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受到港澳台海外报纸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报纸副刊进入快速嬗变阶段,从纯文学副刊变为休闲生活类副刊,副刊内容从单纯的散文、小说、诗歌、杂文、文艺评论等,变为日常消费、学习求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报纸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部分,自然也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任务。有一种误解,认为报纸其它版面必须具备新闻时效,副刊却不必那样要求。恰恰相反,报纸副刊的新闻性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特性。报纸又名新闻纸(News Paper),构成报纸的消息、评论、广告,包括副刊作品在内,都应该具备新闻性,不具备新闻性的稿件是不应该在报纸上出现的。 有人认为,报纸副刊应突出文艺性,强调新闻性会影响副刊的文艺价值。诚然,文艺性是副刊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版面的基本特征。但如单纯强调副刊的文艺性,而不首先考虑它的新闻性,把副刊的文体等同于其它文艺期刊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须知,副刊的优势在于报纸的优势,报纸的优势在于它能敏感地及时地传播新信息、新观念而被读者所看重,所以副刊作为报纸整体的一部分,也必须具备这一特性,而只有具备这一特性,才能充分发挥报纸副刊自身的优势和魅力。如抛开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一味追求文艺性,势必使副刊走向狭窄而绝不会是多采。况且,由于副刊版面的局限,它既不能与其它文艺期刊在文学性上争短长,更由于抛开了新闻的时效性而必然使它失去诱人的光彩。 从副刊的发展历史来看,也证实了副刊的文艺性  相似文献   

8.
副刊,按照传统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副刊几乎与现代报纸同步发展,人们常将副刊与新闻、评论、广告称作报纸的四大组成部分。纯文艺副刊或纯学术副刊曾经占有报纸不小的版面,尤其是纯文艺副刊,高峰时几乎每天一个版。然而,曾几何时,这类纯文艺副刊受到新闻版面的挤压,逐渐萎缩,各类都市报以及党报对纯文艺副刊已不再强求,有的还在坚持,有的早已砍掉。如《城市商报》,虽然每周出两期《春来茶馆》专版,但编辑方针明确是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杂文。  相似文献   

9.
副刊特色有版面的因素一个副刊如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已创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它的内容外,独特的版面风格也是决不可少的。试把理论副刊与文艺副刊放在一起,我们是可以从版面上把它们分辨出来的——不同内容的副刊,其版面有不同的格局。试把几家有影响的报纸的理论副刊或文艺副刊放在一起,我们也可以从版面上把它们分辨出来——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版面相比,虽然有软硬之分。但它们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却是完全一致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报纸副刊也有转变观念“换脑筋”的问题。怎样才能进一步搞好副刊的改革,让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副刊这块阵地上常开不谢? 文艺宣传作为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报纸副刊理应增加反映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多发表一些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启发思想又陶冶情操的各种形式的作品。努力增加文艺副刊的新闻性,使文艺副刊从纯文学、纯娱乐中跳出,尽力充分利用软新闻形式干预生活宣传改革,面向基层,如以文艺形式宣传经济口岸,宣传经济战线争先恐后、你  相似文献   

11.
地市报纸文艺副刊与其他报纸文艺副刊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交叉关系。这种既相同又不同的特点,具体应该表现在:拉开层次、扩大容量、开掘深度三个方面。一、拉开层次。地方报纸的文艺副刊,首先要使当地读者感到亲切,爱读。这就不能办成纯粹的文艺副刊。在编辑实践中,我的发现:青年读者爱文学者居多,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小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发展的实践表明,在每一种文艺副刊的周围,都有一个特定的作家群,或者说文人圈子。文艺副刊的特约用稿规则、副刊编辑的人事关系、副刊的趣味和副刊分布的地域,对形成报纸文艺副刊的文人圈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对报纸文艺副刊的社会功能,认识不太一致。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文艺副刊有以下几种功能.一、宣传功能有人把报纸的文艺副刊等同于一般文艺刊物,强调它的文艺性,排斥它的新闻性,从而否定它的宣传功能,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报纸的文艺副刊,从它70多年前在北京《晨报》等报纸上诞生时开始,它一直都是报纸的一部分,它和新闻版面一起构成报纸的整体。“文艺副刊与新闻版的服务对象及其作用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个是软的,一个是硬的;一个是迂回的,一个是直接的,最后是殊途同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企业报”系指厂、矿等企业所办的机关报。副刊是整个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报纸的其它版面一样,有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作用的共性。但副刊又有它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仅企业报而言,其副刊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显的文艺性副刊作为其它版面的补充部分,它的作用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它要给读者带来文艺性的精神享受。这样,才使副刊具有与其它版面不同的特色。在文艺性方面,企业报不同于信息报、广告报、科技报等一类的报纸,企业报的副刊作为文艺阵地,有意  相似文献   

16.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的新闻纸,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有的副刊仿效文学杂志,办成了纯文艺的版面,使文艺副刊游离于其它各版之外,与“新闻纸”的性质和服务功能格格不人。有的副刊登载的文艺作品既不是新闻,又不像文艺作品,降低了文艺的美学价值和作用,还有的忽视了文艺副刊在“新闻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干脆不办文艺副刊,刊登一些凶杀,色情方面的长篇文章,以招引读者。这些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本文试图就如何办好报纸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进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是一种“大副刊”,除了传统的综合性文艺副刊以外,它还包括大特写、讲述、各种专刊、周刊等,其内容无所不包,通俗易懂,其受众层面也逐渐扩大。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有几个辩证关系是副刊编辑不得不面临和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报纸,也就有了副刊。传统意义上的副刊,指报纸的新闻、评论、广告之外的其他版面,它是一张报纸的必要补充及重要组成部分。涉农类报纸,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都有副刊。那么,  相似文献   

19.
范超  王凌云 《今传媒》2006,(4):53-54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在许多方面补充了新闻版的不足,使报纸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副刊的这种优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延续了报纸的生命力。可是,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报纸文艺副刊逐渐受到冷落,究其原因一是办报人片面追求广告效益的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了文艺副刊的正常出版和编辑质量。二是网络及出版业的繁荣,使人们不再把报纸副刊作为感情交流的唯一载体。三是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也降低了人们对报纸文艺副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12版上的《慎张“排行榜”》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副刊一等奖,这是一篇文艺评论。所谓文艺评论,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文艺观指导下,对各种文艺现象所作的评论。它又可以分为文学评论、戏剧评论、电影评论以及对音乐、美术、舞蹈、电视剧和其它文艺样式的评论。文艺评论的内容广泛,包括对文艺运动、文艺思潮、文艺流派的评论,对作家、艺术家及其创作方法和表演艺术的评论,对具体作品的评论,等等。这篇作品之所以获副刊最高奖,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三个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辨正有力,以理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