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青年从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接力棒丛书”编辑纪事马嵩山《新闻出版报》一位同志看了我编的“接力棒丛书”,特地来信热情鼓励,并要我谈点编书的构想及这套书在读者中的反应。进入90年代,我怎么会想到要编“接力棒丛书”的?这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讲清。我开始编这...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中央电视台建台35周年前夕,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丛书”,由中央电视台“电视丛书”编委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17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梅地亚宾馆为这套丛书举行了首发式。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署、人民出版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领导,首都新闻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出版社去年推出“第一推荐丛书”之后 ,立即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一年中印刷三次 ;为了回报读者的厚爱 ,我们于2000年1月又出版了第二辑“第一推荐丛书” ,在这次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又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书商们纷纷订购这套书 ,成为当前疲软的文艺图书市场的一个亮点。要问这套丛书何以抢手 ,我想关键的一点是它是一套好书 ,拥有五个“第一” :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一流译笔、一流装帧、一流选本。正是丛书的高质量引起了读者共鸣 ,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很值得总结一番。编辑出书 ,首先要想到出的书给谁看 ,用一句总结性的话说…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匠心──“岁月丛书”感想王建辉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国内同类出版社中应该是佼佼者。就眼下这套书看,其编辑工作的功夫也是很到位的。功夫体现在封面的美学视觉上,丛书共八册,以不同的多幅照片衬底,配以色彩不同的云火,组成大致相同的统一封面,大同而小异,...  相似文献   

5.
编辑完《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像是对中国茶文化匆匆做了一番巡礼。掩卷之余,我似乎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茶”对我来说,也显得更加亲切,“茶文化”这一术语,其形象也更立体化了。 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之缘,乃在于中国茶文化那无比诱人的魅力。茶,  相似文献   

6.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曾名噪一时,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平暴之后,这套丛书命运如何?能否继续刊印?记者最近通过有关方面采访获悉:这套丛书计划出版100种,已编辑88种,今年付印的第六批14种,已被决定暂停  相似文献   

7.
凝聚集体力量抓住时代脉搏──“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策划、编辑体会周景云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之际出版了。这套丛书圆*了中国人七十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丛书已于近期出版了第一册。这套丛书共十册,将于1987年初出齐。这套丛书精选欧洲、美洲等国家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代表作品五十二种,把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名著汇集成套编绘出版,这在我国连环画史上是开拓性的尝试。这套  相似文献   

9.
编一部《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是我两年前的计划,至今更感到必要。两年前,我和我的同事编辑了一套“当代西方美学名著译文丛书”,比较系统地从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上,探索了当代西方美学迷宫的奥秘。辽宁人民出版社这套丛书出版的成功,促使我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少年”丛书三人谈同在一片蓝天下南京开明中学高三吕及《大有作为的天地》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少年丛书”中的一册。其实读完这本书后,我倒觉得这套书不光对农村青少年朋友有帮助,对我们这些都市少年也是很有启迪的。农村条件差、生活苦,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自一九八四年春推出第一批以来,目前已出了三批,计四十种(书目见附录)。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这套丛书以其探索、创新、开拓的时代精神和崭新风貌,引起了读书界、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的极大关注和好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套书可以说是:“打响了”。作为出版界的同行,我们感到对这套丛书的成功经验作一些分析,有助于我们以一个现代编辑的标准来思考和探讨一些问题。 (一) 党的十二大以后,中国人民开始满怀信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编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辛勤耕耘,将专家、学者、作家们的著作编辑出版,为广大读者奉献出一部又一部的精美图书。他们这种奉献精神被人喻作“为他人作嫁衣裳”。最近,华夏出版社从全国编辑界中,物色于六位随笔水平较高的编辑,为他们结集出版随笔集。这套“名编辑随笔丛书”由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主编并撰写总序。丛书共六种: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江曾培随笔集(抬轿人语》,花城出版社社长肖建国随笔集《夏日牵挂》,新闻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动议策划编辑一套"书林守望丛书",为弘扬优良的职业传统做点实事.这一倡议得到出版界领导部门和一些老同志的赞成及大力支持,最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承担了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经过几次会议的讨论、研究,确定丛书通过老编辑的生动讲述,反映编辑工作的创造魅力与内在规律,阐扬科学严谨、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传承优秀的编辑传统与出版文化.  相似文献   

14.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向广大读者贡献了一份很有份量的礼物,即1991年5月份出版的“国情丛书”。这套丛书共18本,每本都在10万字左右,没有令人生畏的厚度,也没有故作高深的门面。作为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丛书,它的外部形式就很容易唤起青少年读者的亲切感——亲切了才谈得上吸引,吸引了才谈得上精读,亲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新闻学术研究,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闻学研究丛书》。这套丛书由该会新闻学著作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工作,胡绩伟同志主持。丛书广泛收集并精选我国新闻界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新闻研究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历史论著。这套丛书的第一部是《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以介绍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为主旨,共收  相似文献   

16.
灵魂人物是主编 这套丛书并没有什么刻意的人为的“策划”。如果一定要说策划,我认为“策划”(这里可以理解为“选择”)一个好的丛书主编至关重要。 我也见过若干主编,在不少情况下,他们只是挂个名而已,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工作。我们这套丛书的主编何满子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为这套书的  相似文献   

17.
柳萌 《中国编辑》2005,(4):65-66
《说闲文丛》一套计3种图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据说在市场销路还算不错,最近逛书店又见冉版:在这套丛书出版之前,华夏出版社也出版过一套,书名是《生活艺术丛书》,而且这套丛书有8种之多。这两套丛书名字不同,内容却相差不多,都是受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启发,没有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那套“五集”丛书,很难说会有后来的这两套丛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之友丛书”,由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套丛书首批共20本,200多万字,三省一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同志联合主编,丛书的作者均为对当代大学生有深切了解的中青年作者,这套丛书从“友”字入手,从整体优势出发,以大学生喜  相似文献   

19.
马力 《中国图书评论》2006,(12):111-112
2006年9月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小虎队”丛书是一套带有本土特色和原创色彩的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辽宁“小虎队”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它显示了“小虎队”作为辽宁儿童文学品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希玉 《出版史料》2012,(1):125-128,13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在1988年12月隆重推出一套编辑教学丛书,首次与读者见面的即有《编辑理论与实践》《编辑出版学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编辑应用写作》《编辑实用汉语》《版权法概论》六本。这套丛书由伍杰、邵益文、戴文葆等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