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浮标的沉浮”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的第二个活动。这个活动让学生研究各种使浮标上浮或下沉的方法,但侧重于通过改变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标的沉浮。  相似文献   

2.
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及分析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束时,出现了本单元的第三个教学时段,除了从物体本身出发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改变液体从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大小两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水槽里全是沉的,…  相似文献   

4.
因为要参加市优质课竞赛,我选择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教材《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第一次试教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先用课件激趣引入,然后按照书上的三个活动来依次做实验。每一次实验明白一种方法,再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来自制潜水艇。试教后,发现明显地存在以下问题:1.第二个试验———借助浮标表现出体积的变化引起沉浮的变化,很难成功。2.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制潜水艇时,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在重新钻研教材和学生动手能力后,我又设计了第二次的教学过程:先用课件激趣引入,然后在实验活动部分,将原来的三个活动合并为两个活动,并发给…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九课,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并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  相似文献   

6.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学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关于物体的沉浮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改变物体的沉浮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尝试“改变物体重量来改变物体沉浮”、“改变物体的大小来改变物体沉浮”的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与浮>第3课. 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一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发展是借助两方面因素实现的,一是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二是教师为幼儿学习提供的支架。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并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不断得到丰富、重组和提高。一般来说,幼儿在探索沉浮转换时大致会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在对物体的沉浮特性作出判断和简单解释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逐渐意识到物体的沉浮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继而借助其他物体的沉浮特性尝试沉浮的转换,最后脱离外部条件的支持,仅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所以,文中提到“大部分幼儿”“简简单单”地把沉在水底的物品放在了可以浮在水面的材料上,并不说明幼儿不肯动脑,简单模仿,而恰恰说明了这个班幼儿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需借助外部因素完成沉浮转换的阶段,尚未达到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五年级科学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要研究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否会改变.学生往往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认为改变物体的轻重和大小.物体的沉浮就会改变。鉴于此.教材特地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相似文献   

10.
大问小提     
【案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教材中开始的活动是让学生试着把各种大小和轻重不一的物体放在水中进行沉浮观察,在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沉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陈耀华 《科学课》2008,(7):58-59
一、改进实验的背景"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是小学科学的经典内容,主要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按照教科书的思路,我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两项前期观察、整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密度是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概念。关于密度概念学习进程的研究中,Kennedya nd Wilson(2007)发展了一个和小学课程中沉浮紧密相关的学习进程,将学生密度概念的发展与沉浮现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9个层次水平的认识。而国内袁美英在《5~7岁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横向研究》中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中对儿童沉浮理解的划分,将儿童的沉浮概念划分为8个层级水平。鉴于此,本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二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阶段儿童密度概念及其探究能力发展水平,以期形成可能的学生理解“密度”概念的学习进程,为小学阶段密度概念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蓝宇遥 《物理教师》2005,26(2):8-19
用阿基米德定律来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直观的实验,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实验方法一般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或是改变液体的密度,用这些方法演示物体的下沉或上浮效果好,但做物体的悬浮实验则不易成功,把物体悬浮在液体里任何深度就更难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近日,看了《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摘自某《新课程教学案例》)其中有这样一段:1.谈话:在上节科学课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立着放尺子,尺子就沉下去穴普通的塑料尺雪;平着放着尺子,尺子就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同一把尺子以不同的方式放进水里,就会有不同的沉浮情况呢芽2.引出体积概念。穴1雪提问:第一把尺子是怎样放的芽接触水面的是哪一部分芽第二把尺子是怎样放的芽接触水面的是哪一部分芽穴2雪师述:接触水的这两部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体积…  相似文献   

15.
<正>"浮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它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及危及航行安全的碍航物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的特点是任何风浪都无法使它改变定位,更别说沉没了,因而它能一如既往地指引航船安全航行。对职业教育而言,也必须有自身价值定位的"浮标",才能锁定和标示正确的办学方向,引领人们正确的行动和做事,保证职业教育的航船驶达目标的彼岸。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探索沉浮的秘密"一课是课改实验科目"科学"3年级下学期沉浮一单元的内容。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亲历科学的过程。学生根据科学课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生动直观的实验,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体沉浮  相似文献   

18.
把试管口向下,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中,使试管直立着漂浮在水里,拧紧瓶盖。这是我在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的时候,用空塑料瓶、试管等材料制作的一个可以沉浮自如的“潜艇”。与教材中编排的实验相比,上述实验更直观,不但利于学生观察,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升能力。教材介绍的方法是这样的:用橡皮泥和上端是密封的、不漏气的塑料笔帽,制作沉浮自如的“潜艇”。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做实验时,观察到了对比实验中的不同现象。用力挤压瓶子,笔帽中…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验是以学生亲身经历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一般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 ,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笔者对科学课 3~ 6年级科学实验的具体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 ,并对实验活动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见表 )具体内容标准实验活动建议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区分什么是假设 ,什么是事实。在动手实验之前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之前 ,先让学生假设沉浮与什么有关 ,然后对几种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并作实验记录。杠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生习作心态"的调查显示学生"害怕、讨厌"作文.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施开放的、综合的、实践的、创造的--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读写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尝试了"三结合"的研究方法习作与活动、交际、生活相结合.即研究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