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既满足了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由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类似,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也大体一致,所以孩子们参加同龄班的跨班式区域活动,不但兴趣很高,有新鲜感,而且拓展了活动内容,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这一新颖的活动方式也由此在我园应运而生。跨班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与方式尤为重要,总结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叶颖 《教育导刊》2008,(4):21-23
幼儿园如何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我园尝试在平行班间设置数学公共区域,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班之间公用的走道、活动室外的空地等空间,设置公用的数学活动区域,探讨用最小的人力、物力投入,使教师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数学公共区域真正有效地服务幼儿,为幼儿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许虹 《科学教育》2004,10(3):10-11
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幼儿能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它有利于激发孩子活动的愿望的主动性。我在进行区域活动教育的研究中,根据我所带教班幼儿实际(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等等)开展了符合我班幼儿特点的区域活动,创办了音乐角、语言角、手工角、计算角、美工角等区域活动,使孩子们潜在的能力逐步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区域游戏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选游戏。"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玩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在教育要求下玩,使孩子们在玩中有所发展。区域游戏正是满足孩子们在玩中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置区域游戏,采取何种游戏方式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养成呢?  相似文献   

5.
陈瑞金 《幼儿教育》2002,(11):30-30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月份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设置各种区域。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开发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的点拨指导。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班的区域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作为混龄教育的载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龄、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奉研究通过对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异龄交往现状的观察.寻找幼儿交往行为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策略,提高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异龄交往的频率与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一种个别化、开放式、自主性的活动。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教师根据阶段目标,投放材料、设置区域、因势利导。这种区域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喜爱。近期,我园开展了主题与区域相结合的游戏观摩活动,现结合我班的区域设置,谈谈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区域活动环境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其中不但涉及到了区域空间的设置,同时也包括了对活动场地的设置。为了满足幼儿兴趣爱好与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类型进行合理选择,并将材料的投放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在此基础上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过程中,首先,从幼儿整体发展角度上进行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王玉廷 《山东教育》2013,(12):14-16
在现代幼儿教育体系中,幼儿人际环境被视为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人际环境是由幼儿园内所有成员之间的各种行为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状况,①主要包括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由于受到传统同龄编班形式的影响,幼儿所处的园内人际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更多局限于班内,这无疑造成了幼儿人际资源的巨大浪费。跨班区域活动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跨班区域活动作为区域活动的一种新形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丰富了游戏活动的内涵,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增加材料的利用率等。文章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幼儿园为例,针对跨班区域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有效开展该项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海霞 《教师》2015,(3):61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即是我们为幼儿区域活动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条件,它不仅包含了空间与场地的设置、活动材料的提供,还包含了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人为环境因素的创设。现阶段国内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环境创设的实际效果,不注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这一课题展开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就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区域,在区域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让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结合我园实际,现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的新形式,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地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动态的物质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知识、长见识.  相似文献   

14.
共享区域是近年提出的新名词,它不仅仅是指幼儿园或各班级空间上的共同拥有,强调空间的有效利用,现在更多指的是时间、材料、计划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共享区域往往是在班与班之间相邻的空间、或在幼儿园某些活动区域中,打破班级、年龄的界限,突破原有的空间局限进行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早期社会性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幼儿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区域活动开展现状中的弊端,对跨班区域活动这一新的区域活动方式进行探究,认为跨班区域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主动交往意识和自主活动兴趣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活动是老师开发幼儿数学智能的常用方法。由于幼儿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多采用区域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边玩边学。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性强,较为抽象,幼儿难以理解也就不愿意学习。将幼儿数学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尽可能的避免幼儿抵触数学的局面,丰富幼儿的学习经历,让孩子们爱上学数学。  相似文献   

17.
黄英姿 《考试周刊》2011,(29):233-234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我园以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多以集体锻炼为主,形式单一,幼儿们提不起兴趣。为了拓宽幼儿的运动和交往空间,我园尝试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让小朋友在一个空间广阔、材料更丰富的环境中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与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我园通过合理设置区域、有效提供材料,并应用标志和音乐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7):194-195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创设了个别化的空间,幼儿在自由选择的小小空间中,不断探索发现,进行着自主的、个别化的、建构式的学习,开展好区域活动是实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是作者在班级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跨班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自主交往意识等都有促进意义。幼儿早期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的生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开展区域活动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简要地分析了幼儿跨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跨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幼儿园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幼儿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空间。在幼儿园里开展环境教育的同时,也要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就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的环保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