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 ,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 ,努力寻求阅读机会 ,从中获得信息 ,得到阅读满足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笔者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三个有效途径是 :一、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 ,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 ,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 ,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在这方面 ,我采…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阅历少,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教师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  相似文献   

3.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贵 《广西教育》2013,(9):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要我读"转化为自觉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多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啃”名著,读完还要摘抄,写读后感,学生叫苦连天;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强制孩子看,孩子怨声载道。可见,我们在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也忽视了更重要的一方面——童心的自由。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然而…  相似文献   

8.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课前准备1.课前每人阅读一本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带到学校。2.介绍图书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种类繁多,但阅读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通常是“老师要我读”,“家长要我读”,学生对阅读本身并没有兴趣,阅读起来马虎了事,难以实现课外阅读的目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鼓励学生剪报集报,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孩子积极阅读的关键在于兴趣,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从老师的"要我读"转化成自主进行的"我要读",从而尝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还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最终让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前进,它可以启迪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就更加明确:“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宁夏教育》2010,(10):53-53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就是因为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收获知识.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阅读能力提高不快 ,阅读水平滞留不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没有不断“升级” ,即没有大量阅读超越自己年龄和现有阅读水平的课外书籍 ,缺乏延伸和扩展性阅读。那么 ,课外阅读如何不断升级呢 ?一、课外阅读观念升级同学们对进行课外阅读要从忽视转变为重视 ;从不感兴趣转变为培养兴趣 ;从无目的、无计划的“漫读”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定向择优“选读” ;从培养阅读水平上升到以读促写 ,提高写作水平 ;从低效阅读迈向高效阅读。只有这样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把课外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从“变不读为要读;变盲目的读为有益的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组成互补、相容的阅读小组。”四个方面谈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明确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任务。事实上,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汲取各种信息、知识的途径,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不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可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提出阅读要求,教给阅读方法,开展小结评价等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课外阅读,在"读"中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