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生态的视角,解读美国生态文学作家桑德拉·斯坦格雷伯博士的作品。桑德拉在作品中打破了谈论癌症生态根源这一禁忌的话题,用自己亲身经历及田野考察的实例警醒大众,土地健康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环境污染与人类罹患癌症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波伦的《植物的欲望》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作品从自然史与文化史的视角详细叙述了苹果、郁金香、大麻、马铃薯四种植物与人类共同进化的历史,表现了作家对人类与植物生态间性关系的哲学思考。《植物的欲望》是环境危机中的文学想象,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与田园理想在作家心灵中的诗意折射,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生态意蕴、跨学科的知识谱系以及多样化的散文话语成为当代生态散文的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野性的呼唤》被称之为是有关狗题材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狼孩》由于其蕴涵的生态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部小说都涉及人类和自然及动物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主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意象,旨在表明东西方作家虽然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着相似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4.
宫泽贤治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他的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乡土原野气息,洋溢着浪漫和理想主义氛围。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索宫泽贤治作品中的人与自我,分析其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探讨作者的审美意识等精神形态。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一个"人与自我"相和谐的生态精神观,建立一个人类内部相和谐、人类和非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群体,这对于生态遭到破坏的今天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作家"勒.克莱齐奥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其成名作《诉讼笔录》借描写一个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亚当",表现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作品中大量的隐喻昭示着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作者对此持悲观态度。概观作者寓于作品中的整体生态观,在赞叹其高度前瞻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在某些方面的极端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鄂温克族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批判了工业文明对生存家园的破坏,揭示物质欲望对善良人性的扭曲,指出人类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体现了鄂温克族作家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学是面对工业化造成的普遍的生态危机应运而生的文学,是工业化背景下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包含自然的生态和精神的生态,作品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内心的和谐。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作品《狼孩》中蕴含着生态小说作者对于生态问题的多维表达。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想要追寻最初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当前状况下如何面对自然正是生态小说创作者们希望读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小说《银狐》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的双重生态危机,并为我们展示了生态危机失衡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本文主要论述《银狐》中所昭示的双重生态危机;作家在为人类的遭遇无比同情的同时进行的宗教与爱的出路探寻;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层的生态焦虑。  相似文献   

9.
生态主义理论者力图消除西方传统哲学理论中人为的天人对立,进而建立和谐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以破除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南非作家库切的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虽没有被明确界定为一部生态主义小说,但文章中对生态破坏的悲怆与惋惜,对征服与统治的批判,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瓦解的预言无疑折射出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具有强烈责任心和生态意识的作家。在作品中,她以作家的敏锐对生态危机带来的环境污染、人类的异化及滥用科技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行了预警式描写。其短篇小说作为作家生态思想一个重要的载体,却未能获得批评家的足够重视。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她的短篇小说《平庸的星期三》。小说中作者以看似漫不经心的轻松口吻,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和他们平庸的日常生活,刻画了人类因肆无忌惮的破坏行为而招致了大自然的反抗;而男主人公提倡的简单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推崇的绿色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可以看出冯内古特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他后人道主义的生态关怀。具体表现为对工业与科技的批判,对消费欲望膨胀下的后现代人类文化危机的关注,对生态灾难的预警,以及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开放的、多元并存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最具独创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所蕴含的生态哲思为探寻一条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帮助。2010上海世博会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沟通与交流,表达了人类应对未来城市化挑战的和谐整体生态智慧,也彰显了人类文明的终极追求——"和谐城市,宜居生活"。劳伦斯的生态哲思与上海世博园生态智慧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是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故事蕴含着作家对自然、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在生态视域下对其进行解读,其作品蕴含着人类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是当代苏联文坛的佼佼者,其作品通过对幻化世界、动物世界和人的世界的刻画,从哲学的高度思考了人与自然的新内涵、新关系,辨证地分析了当前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全方位展示了人类的生态危机,揭示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以超前的生态观来呼唤现代人的生态良心,引起了读者对当代现实世界生态问题的认真思考,以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长久地相处。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享有盛名,他在小说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工业化的憎恶,并致力于人类心理的探索.在其经典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他笔下的月亮、花和动物意象与人物相契合更为其作品增加了韵味与生态内涵.从生态批评角度重读小说,有益于理解劳伦斯的生态意识从而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是一部关于非洲丛林狩猎的经典之作。该文试图从海明威的这部非洲题材作品出发,从生态批判的角度对海明威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对海明威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8.
普里什文作品主题中的生态意识是贯穿俄罗斯近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普里什文始终将"自然"作为自己作品中的重要主人公,也为后来的众多俄罗斯作家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普里什文所描写的自然清新而朴实,仿佛自己的亲人或挚友一般。在他生动细致的描写下,大自然仿佛有了灵魂,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呼应,和谐统一,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9.
刘婷婷 《文教资料》2007,(33):32-34
19世纪法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以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被视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从新近崛起于英美文艺界的生态批评视角来审视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对作家的生活观、自然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等对现今社会仍有启示作用的生态观念有更深层的理性认识,并体味他流露在作品中的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进行分析,从女性精神生态角度对作品所表达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在作品中体会作家对女性的精神世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