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以原清两江总督署为总统府,以煦园中的西花厅为总统办公室。孙中山就职后,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关于部长人选的激烈争论早在武昌起义后的1912年12月3日,各省代表会在汉口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曾明确规定中央政府设立5个部,为外交部、内务部、财政部、军务部、交通部。  相似文献   

2.
以清代直隶总督衙门为主体的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是正在筹建中的专题性衙署博物馆。这在我国目前还不多见。直隶总督衙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自河北正定移节保定,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将直隶巡抚晋升为总督,雍正七年(1729年)又在原参将府  相似文献   

3.
沈慧 《浙江档案》2007,(10):55-56
湖州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860年2月,太平军为实施攻杭救京方案第一次进入湖州地区,以后几度用兵湖州,并于1862年5月攻下湖州府。天京陷落后,湖州成为太平天国最后一个大据点,众多重要将领荟萃湖州,幼天王一度还准备在湖州建都。无疑,研究太平天国湖州历史,不仅是研究湖州历史必做的一个课题,而且有助于深化整个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然而鉴于史料的零星和残缺,这一课题至今尚未有人问津。笔者尽最大可能搜寻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零星的资料作了综合整理,试图以太平天国诸王在湖州的事迹为突破口,推进太平天国湖州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1865年(清同治四年)8月17日,一个重大案件震动了北京城清政府的大小官吏:密藏在清皇宫内廷军机处内的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金玺不翼而飞,被人窃走:此时正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后整一年,太平军余部与捻军数十万将士仍在长江、黄河两岸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全国军政形  相似文献   

5.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清朝两江总督署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即在督署原址设立了总揽一切军政事务的常设机构——总统府,并在西花园的西花厅设置了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孙中山的起居室则在西花园的  相似文献   

6.
从北平布政使司到北京(京都)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是年8月,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并将其降格为地方行政机构,在此设立北平府,作为北平行省,即后来的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相当于现在的省会).  相似文献   

7.
千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北京城独特的历史风貌,历史的痕迹将这个古城装扮得丰富多彩.谈起这座千年古城,更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堪称建筑奇迹的紫禁城,而如众星捧月般分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的王府却鲜为人知.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京城内的王府或被毁或被占,曾经显赫一时的权力象征最终湮灭在历史的进程之中.虽然今天的雍亲王府(雍和宫)和恭亲王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更多的王府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8.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到天京后,洪仁玕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洋,实行建工厂、开矿山、  相似文献   

9.
南京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古城,公元前472年,春秋吴国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战国楚置金陵邑于石头山,自此南京称金陵。公元229年,三国吴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尔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的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49年,史称“十朝古都”。南京还曾为南宋“行都”,明永乐京师北迁后的“留都”,南明国都等。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50年秋,1955年3月28日经文化部批准,于次年10月1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了太平天国纪念馆,1961年1月11日改名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它是国家设立的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档案资料的征集始于1950年,先着眼于南京和江苏地区,后逐渐扩大到安徽、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以及全国各地。40多年来,已收藏太平天国文献、文物1660余件;复制太平天国文物1400余件;拍摄太平天国文物、遗址、遗迹、资料照片5000余张,入藏清官方原始档案数万件;达1000多万字;清季重要人物函札原件1000余通;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各类刻本、抄本近5700册;还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复印、抄录清方档案、函牍、笔记、专著、年谱及方志资料达1300万字以上。  相似文献   

11.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人物、执掌军政大权的将领。在其放弃天京(南京)的方策不被天王洪秀全采纳后,他决心死守殉国。被清军俘获处死前,他写了一篇《自述》,记载本人参加太平天国活动的经过。鉴于天朝已覆亡,为免部属被屠戮,他说了些称颂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话,希望他们收降部众,“不计是王是将,不计何处之人,求停刀勿杀,赦其死罪,给票给资,放其他行。”  相似文献   

12.
晚清政府何时何地开始实行"就地正法之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19日(咸丰三年二月初十日)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迅猛烧遍了大半个中国.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调兵遣将进行军事围剿,后来还勾结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同时在法制上实行“就地正法之制”。  相似文献   

13.
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1928年5月成立于南京。1902年(光绪28年),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于南京。1905年(光绪31年),该校改称两江师范学堂。1911年(宣统3年),两江师范学堂停办。1914年,江宁各省立学校校长贾丰臻等建议筹设高等师范。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建立。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决议筹建国立大学,经北洋政府国务院通过,设国立东南大学于南京。1921年9月,国立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加快历史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正在联合编纂《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档案史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 一八五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给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外国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04年,日俄之间爆发了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战争.这场战争以争夺中国东北和韩国(本文中所指韩国是1897年建立的大韩帝国)为目的,给中韩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1898年建市起来的中韩两国间短暂的平等外交关系遭遇到了困难,并最终于1906年日本在韩国设立统监府后而发生改变,中韩间平等的外交关系开始由日本设在韩国的统监府来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1790)始建,至乾隆中期达到鼎盛。道光以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圆明园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圆明园这一“万园之园”化为历史陈迹。清文宗咸丰是一位贪求淫乐、无所作为的皇帝。他因为紫禁城内规矩太多,不能为所欲为;加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搅得他心神不宁,所以一年中大  相似文献   

17.
1864年,天京吃紧的时候,忠王李秀成将天王洪秀全赐他的一把佩剑交给族弟侍王李世贤,令他以此剑作为统辖苏南浙江等地各路太平军的权力标志,凡不服调谴者,可用此剑斩杀。后李世贤一部将叛变,投降了清军刘铭传部,并将夺得的李秀成佩剑献给了刘铭传。洋枪队队长戈登得知此消息后,前来索要。刘铭传无奈,只好送给他。戈登回到英国之后,将此剑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兄弟、当时的英国陆军总司令剑桥公爵。1961年,英国太平天国史专家、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历史系教授柯文南在英国图书馆发现了戈登的备忘录,随后,又设法找到了剑桥公爵儿子的遗嘱,得知这…  相似文献   

18.
一、小刀会研究开出艺术之花.它走出学者书斋,嬗变为大众欣赏的舞台和电影艺术 上海小刀会研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开拓的一个新课题,它由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而始.人们从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上海小刀会.1951年6月11日,<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张乔兰的<小刀会打击法国侵略者>,之后出现大小论文,如王天奖<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历史教学>1953年11月)、罗尔纲<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上天王奏>(<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和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以后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9.
小刀会与“太平通宝”上海小刀会在1854年7月(咸丰四年六月),铸造了“太平通宝”背日月文或“明”字钱(见题图)。这种钱,一方面表明小刀会政权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又以日月为“明”,标志它“反清复明”的宗旨,这一点与太平天国志在建立新政权有别。关于背仰月文“明”字钱,《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一书认为系洪秀全所铸,并说“天王以指甲痕印钱上”把月文说成是洪秀全的指甲印,这是一种趣味性的臆想,不能作为事实。小刀会原分两个流派,一是白莲教系统,由大刀会演变而来;一是天地会系统,作为支派建立于厦…  相似文献   

20.
罗尔纲(1901~1997年),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在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人们只要谈到太平天国,无不想起罗尔纲先生;只要提起罗尔纲先生,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太平天国.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的一代宗师,经他长期搜集、整理和编辑而成的<太平天国文献>四巨集,<太平天国资料汇编>1200万字,由于他悉心勘考、去伪存真,给太平天国的研究者们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