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深入”,是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新闻摄影是生活的形象实录,因此,摄影记者深入生活,对搞好新闻摄影尤为重要.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都是作者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摄取的.肩负光荣使命的摄影记者,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把自己看到的受了感动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处于萌芽状态,但又是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事物,迅速地通过摄影报道加以反映,去推动事物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  相似文献   

2.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新闻照片通过画面的可视形象报道新闻,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再现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这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然而,新闻照片的真实并不能和新闻事实的真实划等号。新闻照片毕竟是摄影记者在对客观事实经过一番思考后,运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是通过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事实,宣传党的政策的。一个摄影记者拍出的照片,如果不能通过人物的外貌揭示出拍摄对象的精神世界,如果不能通过事物的外形表达出记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那凝集在视觉形象中的新闻事实,便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画面上所要体现的政策思想,便很难得到人们的正确理解。所以,新闻照片上的视觉形象,只有把党的政策思想和客观实际“溶合”在一起的时候,只有当记者的主观感受和事物的外形统一起来的时候,新闻照片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令人百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传播的本质是新闻形象信息的传播。其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摄影记者采用摄影器材对新闻事实进行静态的、瞬间的视觉形象定格,在刹那间把最实质的新闻形象反映出来,再经由图片编辑的编辑加工,最终以物质的方式呈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之中。搞清新闻摄影与其他种类传播样式的本质区别,了解新闻照片的媒介个性,是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正确把握新闻照片传播的前提条件。 与电视新闻相比,新闻摄影有自身的劣势,也有一定的优势。 从劣势的角度看,报纸杂志等媒介受订阅、购买的影响,受众面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摄影自身的特  相似文献   

5.
摄影记者的焦点定在哪里?本来不是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新闻摄影带来了挑战。因此,在记者节重提摄影记者的焦点定位有着特殊的意义。到新闻现场去新闻摄影,是通过图像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如实的现场报道。新闻照片的好与差直接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熟悉把握的程度。比如众多记者采访同一个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是不一样的。有的拍到高潮的瞬间,有的没有拍到;有的拍的现场气氛浓郁,有的一般,这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餐式的快节奏生活使普通的新闻照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闻受众日新月异的审美口味.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从更新颖的角度.以更有创意的手段来拍摄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照片。但是.新闻摄影的创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新闻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思考、与时俱进、能够准确地掌握审美味觉.抓住新闻事件的精髓.抓住受众。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新闻摄影中"人情味"的定位和作用,并从三个方面,即摄影记者必须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强化图片编辑工作等方面,阐述摄影记者拍出富有人情味新闻照片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时间在推移,时代在变迁,生活中的新闻不断涌现。因此,新闻照片也就每时每刻在诞生。在难以计数的新闻照片中,那些好的、成功的新闻照片所反映的人和事物,总是令读者振奋、同情、喜悦、悲哀或愤怒。照片的这种激发读者感情的巨大的内在力量就是照片的感染力。新闻照片的感染力从何而来?它来自照片可靠的真实性和生动的形象性。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照片的灵魂,也是新闻摄影的特性。由于摄影记者必  相似文献   

9.
黄胜 《新闻前哨》2000,(1):39-4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王朝闻《美学概论》第106页)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在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摄影记者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不可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去对待,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这种强烈的爱憎态度就是主体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饱含着主体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正确认识主体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搞好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出富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新闻照片,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信息有着重…  相似文献   

10.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是新闻和摄影的“联合体”。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摄影也必须真人实景,求“真”务“实”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员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最生动,最丰富的生活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社会生活。因而,贴近生活,是提高新闻摄影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前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给人打烙印的不多,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的“真”。孝感日报1995年1月至5月,共刊发579张图片,绝大多数有“五多五少”的通病:一般化的多,富有特色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有新闻价值的少;画面雷同的多,独到创新的少;反映现象的多,揭示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为此,提高新闻摄影人员对生活的感受力、观察力、鉴赏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细节即“心入”,这是新闻摄影采访的重要环节。但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激情满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本刊就当前新闻摄影的现状提出一些问题,请部分报社领导同志或摄影编辑同志回答,旨在交流情况,总结报纸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促进新闻摄影上新台阶。调查题目如下: 一、你报摄影记者有多少人?与文字记者的比例?文字兼摄影记者多少人?图片编辑几人?文字兼摄影编辑的多少人? 二、你报每天采用新闻照片多少张?版面位置是否突出?原因何在? 三、略谈你接触新闻摄影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对新闻照片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及时地以形象的画面反映新闻事实。那么新闻照片要不要有情趣?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对于这一点,有的同志认为情趣是艺术照片所要求,对新闻照片则不应苛求。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照片的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能看到有情趣的照片。要求新闻摄影要具备一定的情趣,从实际情况看是可以办到的。因为摄影报道的各种题材内容都含有不同形式的情趣,如果摄影记者能用照相机抓取具有情趣的典型瞬间,报道的情趣显然就会加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新闻照片都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热切盼望形象真、角度新、内涵深的新闻摄影佳作而世。因此,我们要想加快新闻摄影改革的步伐,就不能不对新闻照片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新闻照片的内涵标志着摄影记者对新闻主题理解的程度 《中国记者》杂志副主编许必华说过:照片是摄影记者“经过大脑思维选择被摄物的,所得作品不是  相似文献   

17.
市一级报社摄影部,在新闻摄影这支独立兵种中是最基层的单位.专职摄影记者配置一般是六七人左右.往往是单兵作战。其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全市的范围之内.负责向本报和上级新闻媒体提供、发表本地的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等各类新闻照片;记录当地时代前进的步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及各部门提供对外报道、宣传所需照片;为当地收集、保存新闻照片;接待、配合上级新闻单位完成新闻摄影采访等任务。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新闻摄影记者是当地新闻事件和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摄影记者的专业地位面临挑战。尤其是党报摄影记者,如何在新闻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我的实践体会是,思想的敏锐与思考的深入,能够引导记者拍出新意,拍出亮点,拍出独特的、具有良好传播效果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9.
从开国大典的新闻照片见报至今,新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5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新闻摄影机构建立起来了,摄影记者队伍不断壮大,摄影装备已今非昔比,摄影报道题材丰富多彩,我们已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当前,“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己经成为新时期报纸工作者的共识,报纸上刊登新闻照片的走势,正在向着多、大、彩色的方向发展。新闻摄影在新时期的新闻宣传中正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摄影记者队伍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办的一些画报,只…  相似文献   

20.
现代报纸要求摄影记者所具备的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敏感性远远超过其对摄影技术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为什么在同样的场合,不同的摄影记者抓拍到的瞬间、场景相差甚大?这里有机遇的问题、时间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摄影记者对新闻事实发生的瞬间的判断,在于其能否在时间、场景、人物最有摄影潜力的高潮点挖掘并抓拍到稍纵即逝的瞬间。可以说,摄影记者的理论准备有多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