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红  沈固朝 《情报科学》2003,21(10):1104-1106
本文论述了决策信息的分类及其与信息决策的关系,提出了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的六个生物原理、决策信息的第一效应原理、决策信息多样性原理、信息决策交叉点原理、信息决策干扰原理、信息决策杂交原理、决策信息重组与信息决策新建再生原理。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决策的稀缺资源已不再是占有信息的多少,而是对大量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避免信息误导的能力。从决策信息误导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决策信息风险。剖析了造成企业决策信息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信息社会企业决策的特点,从信息的迅速增长、企业决策信息、企业决策信息系统和企业决策机制4个方面分析企业决策信息误导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企业信息误导识别与决策风险规避系统构架。  相似文献   

4.
朱敬 《情报杂志》2003,22(9):32-34
以决策过程为主线。探讨决策主体在信息决策活动中的信息认知失误、信息收集与处理失误、信息执行失误和决策制度失误等信息失误表象及其原因,并提出规避风险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红 《情报杂志》2003,22(6):2-3,6
研究重点在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收益理论、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损失理论、决策信息与信息决策时间效用理论、决策信息存量理论、信息决策偏好理论、决策信息熵理论的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6.
刘娅  王艳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2-714,741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要求图书馆在新环境中找到更好的服务形式,开发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决策支持信息服务成为科学图书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选择。本文在对决策支持信息服务本身特点以及与传统文献服务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科学图书馆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舒帆  朱鹏  李璐  王子伟 《情报科学》2023,(3):136-144
【目的/意义】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信息瀑布现象层出不穷,现有信息瀑布研究主要是针对群体一致性行为。本文基于信息瀑布理论、个体决策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重在探究不同准确度的环境信息对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为信息瀑布的管控提供理论思路。【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了环境信息对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的影响模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采集个体的样本信息,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准确度正向影响信息瀑布中个人决策行为,而私人信息可信度反向影响个人决策行为;私人信息在环境信息与决策行为间具有中介效应;相比预防定向,促进定向在环境信息与决策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更显著。【创新/局限】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研究丰富了信息瀑布和调节定向的相关理论研究,但尚未考虑个体的其他特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诠释树对决策信息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红  张洪亮 《情报杂志》2004,23(2):47-48
将信息诠释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修正期和衰退期,并选择海南战略制定与执行情况作为研究案例,实现信息诠释树对决策信息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顾炳辉  施平 《软科学》1994,8(1):32-33
信息与决策关系的深层次思考顾炳辉,施平中共江苏省海门县委决策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是为了具体的既定目标而确定的战略、策略和办法.科学决策实际上是知识、信息、战略思考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通过调查研究搜集信息比喻为“十月怀胎”,把作出决策、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作为科研辅助机构的图书馆要做好为领导决策服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决策信息服务意识;拓宽渠道,建设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培训,改善信息服务人员素质;改进方式,发挥信息资源利用效能;创新工作,提高决策信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梅森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信息时代的4个主要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信息资源存取权。本文对网络时代下梅森PAPA信息伦理理论中出现的新问题信息隐私权和信息共享之间的冲突,信息的准确性与信息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产权与市场交易,信息资源存取权与信息公平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信息共享时代来临,云共享信息备受青睐。立足于信息觅食理论基础,研究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优化信息搜寻行为。【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信息觅食理论梳理,结合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基于信息源、云平台和信息采集者三个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因此,需提高信息可靠性、安全性及真实性,建立与信息采集者相匹配信息组织,高效、准确的为其提供信息与服务。【结果/结论】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助推云共享信息间的流动,运用更简洁的搜寻路径实现信息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信息生态失衡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以惠  黄付艳 《现代情报》2009,29(12):17-20
保持图书馆信息生态的平衡,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保障。在图书馆这个特殊的信息空间里,存在着信息主体性的缺失、资源分布失衡、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政策与立法滞后以及人才与教育落后等问题,造成了信息生态的失衡。构建平衡的图书馆信息生态,应着重做好整体规划、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控与管理、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以及建立循环的信息生态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缺乏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收集,从信息援助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文献分析,从提供方、目的、主要议题、基本手段4个方面对信息援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中存在的障碍类型,针对障碍类型划分了不同的公共信息服务渠道。收集国内相应的实例,对渠道划分提供支持,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沟通及期望确认体系,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援助存在的不同障碍造成了不同信息弱势群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这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要提供同质性信息服务,其受众范围面向整个信息弱势群体,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聚焦于特殊人群或者个体。公共信息服务需要考虑信息客观性和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多维的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是以服务、信任、自愿及互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6.
面向多层用户的农业信息资源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不同用户需求和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农业信息资源分类方案:在农业行业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信息内容的属性特征,分为农业空间信息、农业科技信息信息、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农业相关机构信息、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7类; 各类信息依据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差异,分别分为基本信息和全集信息,并初步建立了农业信息资源分类的编码体系。它有益于促进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农业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情报研究工作的流程规范化、资源全源化、经验显性化、研究专业化,在借鉴学术研究成果和总结具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发动机情报研究工作平台。该平台以情报研究工作流程为核心,以航空发动机全源信息资源系统、情报研究与航空发动机知识资源系统为基础,以使能系统为辅助,以控制系统为管控。该平台将有助于情报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和情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的内部矛盾推动着系统的演变及其发展,从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矛盾关系出发来看,信息系统的演化经历了"信息要素论-信息资源论-信息环境论-信息生态论"4个阶段,从信息哲学和人与信息环境之间映射的角度来看,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信息人态论".文后探讨了系统演化的动因及其启示,并提出了加强信息系统研究,促进信息系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群志 《情报科学》2006,24(4):561-565
运用泰勒(Tyler.R.W)原理和课程目标分类理论,对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确定,目标来源确定为:信息学科、信息社会和信息人材三个方面。信息学科目标定位于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领域,信息社会目标定位于信息交流和信息问题解决领域,信息人材目标定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每一领域的子目标又分别由三个学习水平确定。从而完成了整个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制约学科馆员制服务深入的因素,提出应在现有条件下构建一个基于学科馆员制的信息支持系统。该支持系统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三部分构成。本文着重就信息技术的功能构造与实现机制原理,信息资源的类型与信息源的选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规范,以及信息用户库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