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知识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人类对教育认识的结果 ,而是实践论意义上的行动概念,即教育知识蕴含在"如何做"之中,主要是一种关于知道"如何做"的行动的知识。教育知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教育知识质的规定性与重要表征。对教育知识的实践性的再思考,成为教育知识理论研究与实践诉求的重要问题,而教育信念的支撑、反思的能力、经验的积累、植根于实践等使教育知识的实践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知识论的一大流派,戈德曼的求真社会知识论以可靠主义为基础,寻求产生真知的社会实践条件。本文以求真社会知识论为基础,评述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及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是一种效用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大纬度。  相似文献   

3.
在职教师培训着眼于引导和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课程设置是关系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发展表明,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是有知识基础的,它是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在实践场景中统领教师的学科及其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是关于学生、关于教师自我、关于教育环境知识的一个知识群。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应坚持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基础,充分尊重在职教师参训特点,遵照"共同指向、分类设计,实践导向、有序递进,情境趋向、综合实施"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4.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明确知识,另一类是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行动性等特点.基于默会知识论,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关注儿童默会知识的习得.同时,默会知识论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近三十年来的主要成果,指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的探究,对实践性知识特性中的默会性与反思性的关系探讨也嫌不够。本研究将舍恩的行动中反思和行动中识知作为实践性知识的分析单位,并结合哈贝马斯的反思层次理论构成一个实践性知识生成框架图,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困境中的认知与行动的实例加以解析,以期帮助我们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这种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两种知识观及对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论中存在两种知识观:理论性知识观和实践性知识观,它们从深层观念上对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产生潜在而强大的不同影响.理论性知识观藐视通过实践而获得的所谓"经验",剥夺其作为知识存在的权利,必然导致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弱化.实践性知识观不仅尊重理论性知识的实践价值,而且强调实践性知识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与依赖性及其在理论性知识实现实践价值中的中介作用,因而能够有力地促进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直面社会生活的知识图景。他认为,所谓知识就是认识一个事物和各方面的联系,知识既指思维和行动的结果,又指思维和行动的过程,知识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也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知识具有整体性、连续性、交互性、实践性、情境性、个体性、工具性和不可直接传递性等特点。杜威的知识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确立知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知识观,坚决摒弃把知识作为目的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那种食而不化的“速成式”的教学,提倡探究式教学,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引导学生寻求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存在着一种比较鲜明的“实践性”偏狭,即研究者倾向于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为一种教师仅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知识,似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生成和发展其实践性知识的唯一来源。这使得教师实践性知识逐渐远离教育理论知识,两种知识之间产生了一种相互独立的假象。实践性只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根本性,实践性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理论知识参与教师识别和分析问题情境的过程、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起价值导向作用,深化教师反思的活动,是教师交流拓展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从规律到规则: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知识论是从现实性出发 ,以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作为认识的目的和知识的内容。虚拟现实的出现 ,要求我们必须转换视角 ,把知识的规则作为知识论考察的核心。知识的规则是对事物及其关系表述和建构的规则 ,知识规则体现了人类知识的主体向度 ,把世界理解为“自然向人的无限生成过程”。人类知识规则经历了行为化知识规则、经验化知识规则、形式化知识规则和数字化知识规则四个发展阶段。当代社会的知识规则是关于知识的知识 ,也就是如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在关系网中进行,对各种关系的处理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其本身也会成为教师解决问题的"工具".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呈现了教师将人际关系"初级化"理论付诸实践并形成"利用(初级化)关系解决问题"这一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同时,本文运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要素结构框架,即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职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一个个体性与公共性相互作用的发展历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模式下"个体参与、共同体共享、行动中反思"为其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可渐进而顺利地实现新教师由"边缘体"到"中心体"的身份转变,为其成为专业型教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郑晓梅  吴娟  黄晓赟 《继续教育》2010,24(10):24-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由"技术熟练者模式"转向"反映实践者模式"。反映实践是与技术实践相对的一种专业实践类型。教师的反映实践能力指教师在实践中展露出的一种对自己在行动过程中直觉式的认识进行反映的能力,以应对实践中独特的、不确定和冲突的情境,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性认识与实践性知识。"反映思考"与"行动中的反映"是实践者发展实践性认识与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方法。行动学习是集问题、反思、实践和自主式学习于一体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反映思考意识的形成、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以及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具有深刻的教育学意蕴,为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行动路向和实践视角。"行动"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直面教育实践本身,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在行动中探究、反思,生成实践性知识,走向与学生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践性知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讨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被教师本人直接并迅速调用的知识"。与其相对应的不应是"理论性知识",而应是"前实践性知识"。"前实践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反思与内化,与教师原有的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形成教师新的"实践性知识",而新产生的"实践性知识"又将指导教师对"前实践性知识"的理解。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触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正>夏正江在《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近些年来,源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内在于教师行动、植根于特定教育情境的"实践性知识",日益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相对于学术界所生产的教育理论知识而言的,为"源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内在于教师行动之中、植根  相似文献   

16.
在舍恩的反思理论体系中,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教师在教学中所依赖的知识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它们是教师通过反思而提炼的,这种教学中的反思就是研究。教师研究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反思性研究。教师反思性研究的具体方式包括反思性总结、教育行动研究、课例研究和教师叙事。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12,(12):79-80
城乡教师合作的意义1.实现平等对话,实现知识立体化。"教师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舒尔曼提出基础的七个范畴:内容知识、一般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教育背景知识以及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知识。只有教师真正拥有知识,才能有效获得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2.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城乡教师合作可以建构、传播个人实践知识,也有利于个人实践理论的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理论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而建构的,是一种具有隐蔽性、非系统性、缄默性的内隐性知识,存在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情境和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学会为师"的知识基础。催生与丰富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使其顺利入职,是职前教师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为:构建"U-S"共同体,搭建专业对话场、影子学习场、行动研究场,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通与联动,有效促进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创生,从而缩短其入职适应期,并为其职后的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理论性学习对于教师培养是否必要?杜威在1904年发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文,肯定了理论性学习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了探索方向,即厘清教师培养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通过澄清杜威思想中理论的内涵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教育理论家对杜威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发展,教师理论性学习实则在于教师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即对教师思维发展的训练,教师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肯定教育理论性课程的学习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对饱受诟病的中国教师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防止目前师资培养改革中过度强调实践性课程而忽略理论性课程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活动蕴含着幼儿园教师的活动领域、教育情境、教育对象、教师自我以及教育本质等实践性知识的载体。运用TBAS与S-T分析系统,对幼儿园新手、熟手、专家教师的活动实录进行视频分析,结合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深入反思,探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路径。结果显示:幼儿园新手、熟手与专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别以形式变化、教材认知、儿童发展为价值取向。其生成路径的关键环节——行动反思水平有很大差异。新手教师是"形式"为重的机械照搬,熟手教师属于"生产"式的技术之思,专家教师凸显"批判"式的实践之思。通过个体和实践共同体持续反观实践,使新手教师理论知识实践化与内化、熟手教师实践知识理论化、专家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共生,是不同阶段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