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尼尔将美国戏剧从情节剧的人物模式(“纯洁”的女主人公和善良的父亲等等)中解放了出来。有了他,美国戏剧才真正成为一种文学形式。他通过数量极多的剧作,用新的主题和新的风格拓展了美国戏剧舞台的视野。他所有的剧作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奥尼尔一生只写过一部喜剧:  相似文献   

2.
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的一生事业是那样地显赫于世,光彩照人。他所做的事是如此出色而且其为数之多又是何等地不可胜计,许多戏剧观众都崇拜他,而且,在他死后,他的喜剧,除莎士比亚的喜剧外,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他是“上流社会”的偶像,并且还是年轻可爱的威尔士王子的导师。他也是在议会演讲中才智横溢的演说家之一。甚至  相似文献   

3.
很久以前,还在基辅上中学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就迷恋上戏剧。这个青年才华出众,性格活泼,思维敏捷。他常参加业余演出,自己撰写并排练戏剧、小喜剧和话剧。布尔加科夫终生酷爱和崇拜戏剧。就是在那命途多舛的岁月里,他,一个已蜚声剧坛的作家竟还渴望去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只要与戏剧有关,那怕是跑龙套也行。在基辅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建筑物”——安德烈耶夫斯基斜坡,斜坡上有栋最奇怪的房子,布尔加科夫在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作者将自己的作品《白卫军》中的主人公也“安家落户”在这里。布尔加科夫毕生  相似文献   

4.
七日丧     
第一日: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父亲(注明:本文里的父亲是我的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倒像是在说令他尴尬的事,语气不是很肯定,仿佛在传播一条不怎么体面的小道消息,苦笑中还夹杂着对自己作为传话者这一角色的怀疑和嘲弄.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同所有艺术大师一样,目光远大,襟怀宽广,如海纳百川,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作为营养,化为自己的艺术血肉。他不仅批判继承了欧洲的戏剧传统,而且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戏剧理论和舞台艺术。从中国戏曲中发现"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是戏剧艺术的革新家,他打破亚里士多德关  相似文献   

6.
正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家,他领导的小剧场运动和严肃戏剧创作为世界剧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毕生刻苦创作了二十一部独幕剧和三十部多幕剧,凭借着被誉为"标准的现代悲剧"——《天边外》首次问鼎普利策奖,随后又凭借《安娜·克里斯蒂》《奇异的插曲》《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又三次获得普利策奖,并把美国的戏剧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天津戏剧博物馆戏剧史陈列改造事,我曾向著名戏剧家曹高求教。曹日先生生长在天津,刘天津很有感情。他说:“天津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戏刷文化发达。早在本世纪初,天津就有了文明戏。‘五四’前后的南开新刷也为新文化运站的开展做了许等宣传发动工作。”当问及保为文明戏时,他说:“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和脚本,但演员多有文化。文明戏得有内容,兴之所至,抨击时政,很大胆,有味道,也很热闹。我记得当时看过《多尔衮和庄妃》等戏。至于文明戏是怎么消失的,还不很清楚,应该研究。”他还指着一旁的妻子李玉茹说:“过去唱戏的…  相似文献   

8.
<正>忒俄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约前370—约前285,又译"塞奥弗拉斯特""狄奥弗拉斯塔斯")生于希腊莱斯博斯岛(即米蒂利尼岛)的伊勒索斯,是漂洗工墨朗特斯的儿子。作为亚里士多德门下成就卓著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评价他说:"悟性极高且为勤奋。"忒俄弗拉斯托斯原名图尔塔谟斯,亚里士多德因其勤学善辩,特命名其为"忒俄弗拉斯托斯"(希腊语,即虔敬的、有敬神精神的演讲者)。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任命忒俄弗拉斯托斯为逍遥学派的继任者,并将自己的手稿赠给他,还将其子  相似文献   

9.
正让我们从结束时开始。安东尼的杀手兵分两路,一队沿林中小道疾驰,一队在海边围堵。不一会儿,64岁的西塞罗(前106—前43年,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就看到了身后赶来的追兵。仆人们上前,准备以命相拼,西塞罗阻止了他们。看着领队的百夫长,他下意识地抚摸下巴——那是他沉思时的标志性动作。百夫长不敢贸然上前,西塞罗说:"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足石窟宝顶<临济正宗记>碑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碑指出宝顶寺始祖元亮晓山是大足僧会司的一个僧官.根据清代禅僧性统撰写的<续灯正统>卷四十一中"晓山元亮"奈的记载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到,元亮的法系与江南宁波的晓山系有关.得出的结论是:"元亮晓山"和"晓山元亮"是一个人,祖籍是"陕西平凉",不是"河南信阳".洪武五年回宝顶重建道场.之后,他受诏住在金陵报恩寺,蜀王朱椿曾经请他到内庭说法,再后退隐重新回到了宝顶,正统五年(1440年)在宝顶圆寂.他所传的禅法是六祖慧能的即心即佛的明心见性之法门.宝顶寺的僧人之所以镌石刻碑,强调宗门正统,法脉传承,是历史的使然.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拉伯雷(Rabelais1494—155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还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植物学、建筑、法律、教育等多种学科,以及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多种文字。据说,他大约30岁时进入蒙帕利埃大学医学院学习,仅两个月就拿到了毕业文凭。即便是巨人,这文凭似乎也拿得太快了些,使我们对巨人的分量多少有些疑惑。据说,他临终时曾说:“谢幕吧,喜剧演完了。”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部喜剧,一部欢乐的喜剧。拉伯雷甚至佩服自己的笑话,他经常使用的口吻与语气是:  相似文献   

12.
肖伯纳(1856—1950)为爱尔兰现实主义文学家,著有许多小说及论文,他创作的戏剧尤为脍炙人口。他的剧本富于讽刺与幽默惑。他是最卓越的喜剧大师,被人誉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曾于1933年访问我国,并与鲁迅先生等会晤,鲁迅对他十分推崇,称他为“现在的世界文豪”。当我与肖伯纳晤面时,他已经九十二岁了。在肖伯纳生前,演员们只要有可能,都去拜访他,请求他正式同意他们扮演他写的剧本中的角色。由于他年事已高,两耳重听,又过于逞强,不愿意用助听器,所以不能前往剧院观剧。可是他倒欢迎男女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偶而去访问他。我是在1949年夏天去拜访他的,因为我被派在  相似文献   

13.
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Amis,1922—)是英国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兼教师。1954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幸运儿吉姆》使他一举成名。这部书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富于喜剧性的反英雄的典型,他的名字在英国家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戏剧作品全集》及由特拉维斯和杰克逊编辑的《奥尼尔书信集》在尤金·奥尼尔诞辰100周年之际问世,这是对这位美国戏剧家的最好纪念。书信集向人们揭示了奥尼尔在积极扩大戏剧的表现力、改革戏剧的同时,日益增长的对戏剧的失望情绪,从他的书信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强烈、言词尖刻,很难与剧院合作,但个人的理想鞭策他前  相似文献   

15.
好莱坞电影业大老板戈德温为了抢名人剧本,图取厚利,劝肖伯纳把他的戏剧拍摄权让给好莱坞。他说:“想想吧,拍成电影,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戏,这  相似文献   

16.
喜剧大师的称号无疑是应该属于那位法国人莫里哀的。他写出了自希腊时代以来最富情趣的喜剧。我们有时都喜欢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而且设身处地地虚构一些故事,甚至还会乔装打扮一番,凭自己的想象来模仿他人的举止动作。男孩子喜欢扮成"印第安人"或"海盗"的模样,而女孩子则喜欢穿上母亲的衣服"过  相似文献   

17.
戏剧和戏曲是两个有所不同的概念。张庚在《中国戏曲》中说:“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所以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包括话剧、歌剧、芭蕾剧、哑剧等外来的戏剧表演形式。换言之,中国戏曲是个较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原则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大意是说三十年代,上海一家有名的缝纫店,有一天来了一位顾客,拿出一匹质地极差的面料,出高价要做一件西服,并要求左袖短右袖长,右襟短左襟长.老板犹豫了,说:"这样差的布料是不能做西服的,照你说的做出来也不能穿."顾客火了:"老板你怎么做生意的?我出钱,你出力,能不能穿是我的事,你给我做出来就行了!"老板想想也是,就按照要求缝了给他.  相似文献   

19.
谈到西方现代戏剧家,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这位宗师就是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只要考察一下萧伯纳、霍普特曼、奥尼尔、斯特林堡等人的创作风格和精神脉络,就可以发现此言不虚。实际上从易卜生延伸出的这条大道,在中国戏剧界也是四通八达。易卜生不但是最早被介绍进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而且是影响最大最久远的西方戏剧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韧之初,他是戏剧革命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作家创作的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戏剧之父。20世纪初,正是…  相似文献   

20.
丑男圣伯夫     
正圣伯夫(1804—1869),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他开创了以传记书写文学评论的方法。J·G·克拉克称他为"法国最伟大的批评家,或许也可以说,他是亚里士多德之后欧洲最伟大的批评家"。埃德蒙·戈斯说:"圣伯夫并不完美,他有偏见和局限,但即使有这些缺陷,他仍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小泉八云也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批评家——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即精妙绝伦的圣伯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