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对“垮掉的一代”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值得纪念的事情有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50周年,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接受审判50周年,还有金斯伯格和威廉·巴勒斯逝世10周年。巴勒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教父”,在“垮掉的一代”成员中,他的经历可以说最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刘伟 《世界文化》2007,(6):16-17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杰克·克鲁亚克:《在路上》《在路上》是克鲁亚克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它与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和威廉·巴勒斯的《赤裸的午餐》共同构成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学与化运动的基础。到2007年,这部影响了无数年轻人的小说出版已经整整5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政治上,当时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控制人们言行的麦卡锡主义盛行;经济上,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积累了许多弊端和危机,人们在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下高强度运转,异化成社会的一个零件;文化上,美国文坛盛行经院派文学,推崇"去个性化"的诗学观,如艾略特所倡导的诗学思想。美国这一代青年的理想无从实现,便走向了另类叛逆反抗的  相似文献   

4.
刘伟 《世界文化》2005,(7):12-13
50年前,即1955年的10月13日晚上,美国旧金山的第六画廊里挤满了青年人,他们来这里聆听的是一次在美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诗歌朗诵会。正是在这次朗诵会上,艾伦·金斯伯格朗诵了他的诗作《嚎叫》,代表“垮掉的一代”向社会发出了愤怒的、声嘶力竭的抗议。这使他成为“垮掉的一代”一名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夜也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的诞生之夜”。而金斯伯格此前一年的经历,与这一夜是密切相关的。西行1954年,28岁的金斯伯格结束了在古巴、墨西哥的游历回到美国。这时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像想象的那样年轻了。同时他也意识…  相似文献   

5.
杨泽 《世界文化》2010,(3):37-38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克鲁亚克向来以一名小说家为人所知。他的畅销小说《在路上》以及影响广泛的“垮掉的一代”运动使他著称于世。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克鲁亚克反叛的嬉皮士形象总是首先映入脑海,而其“垮掉的一代”代言人的地位也不可动摇。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意识到他所创作的狂躁而又充满激情的散文式作品经常受到人们的评论、模仿和崇拜,而诗歌中富于节奏的乐句正隐藏于其中。  相似文献   

6.
<正>《在路上》(1957)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中心人物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小说以凯鲁亚克及其朋友卡萨迪等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主人公萨尔、迪安及其他同伴不安于平庸生活,一次又一次任性地踏上横穿美国的旅行之路的经历。在路上,他们狂喝滥饮、放纵性欲、吸毒偷盗,似乎做尽了为一般世俗所不容的种种勾当,远离了社会,远离了家庭。但事实上用心阅读小说可以发现,他们在看似放荡不羁的生活中,从来  相似文献   

7.
正约瑟夫·伍德·克鲁奇(Joseph Wood Krutch)1893年11月25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社会批评家和自然主义者。在即将退休之际迁移到亚利桑那州的索诺兰沙漠居住,以沙漠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出版了《十二个季节:终而复始的乡村年记》《伟大的美国自然文学》等多部自然文学著作,被称为"现代版的梭罗"。其中《沙漠岁月》(The Desert Year,1952)1954年获得约翰·巴勒斯自然文学奖,1967年因其文学贡  相似文献   

8.
杨泽 《世界文化》2008,(1):50-52
“法”,也称“正法”,或音译“达摩”,源于梵文Dharma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印度重要典籍《梨俱吠陀》中,指印度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后来,其内涵在印度教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不断完善。高种姓的婆罗门想要通过“法”来匡正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用以维护他们的种姓特权,所以强调人们应该按照“法”来行动。作为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德概念,“法”曾对古代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时跨两千多年,在美国二战后涌现出的“垮掉的一代”也受到了“法”思想的影响,被誉为“垮掉之王”的美国小说家杰克·克鲁亚克的一部重要小说就名为《达摩流浪者》。  相似文献   

9.
正"迷惘的一代"是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界的一批作家。虽然他们活跃的时间不长,但短短的十年里,群星荟萃的"迷惘的一代"作家们佳作频出,为美国文学史书写了灿烂的一页。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特里·伊戈尔顿特别强调过文学的历史性。历史语境对  相似文献   

10.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个长篇小说家,也以短篇小说见长。他是本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那简洁、洗练的文体广为其他作家所效法,他的那些以大无畏精神面对悲剧的故事为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11.
迟欣 《世界文化》2012,(9):14-16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Kenneth Rexroth,1905—1982)是美国后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文学史上往往称其为"垮掉派之父"。他在诗歌创作、诗学理论方面均有一定建树。晚年的雷克思罗斯宁静、洒脱,将兴趣点转入东方文化,并全心致力于汉诗的英译工作。这样一个热爱中国文化,在文学和翻译领域颇有成就的诗人背后也同样隐匿着一段段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2.
迟欣 《世界文化》2009,(5):26-26,27,28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1905—1982)是当代美国著名诗人,20世纪50年代美国“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垮掉派”诗歌流派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最有才智的诗人”,他的有些诗歌被西方读者口头传诵,并被灌成录音带出版发行。然而,他的名字对中国的大多数读者来说还是那样的陌生。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福克纳(1897—1962)凭借其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和深沉的伦理哲思闻名于世,其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识、荒原意识、宗教情结,以及他对种族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是成为其他作家效法学习的对象。福克纳的传记作者杰伊·帕里尼曾说:"福克纳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作家。20世纪南方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福克纳。"或许鲜有人知,这样一位独具风格的大文豪,也曾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著名市场调查机构莫菲特·内桑森公司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令广告客户和电视业界沮丧的是,作为广告和电视主力受众的"千禧一代"(18~34岁)收看电视的时间出现下滑趋势。该机构对11家地面电视网络和有线电视台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年龄段的收视率(2014年7月—2015年6月)同比下跌了14%。调查人员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疏远和脱离电视,这一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应当警示的是电视业界对"千禧一代"疏远电视及其发  相似文献   

15.
乔伊斯·约翰逊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两本回忆录和一部她与凯鲁亚克的往来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客》、《名利场》、《纽约时报》等杂志上,她对写作情有独钟,踌躇满志。不过最让她出名的并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美国“垮掉派之王”杰克·凯鲁亚克女友的身份。由于凯鲁亚克在美国文学界的盛名,约翰森作为作家前女友的身份几乎掩盖了她本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音乐的作用     
正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中,音乐对社会的作用随处可见。要知道,地球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有音乐,音乐似乎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然而,早期音乐未能一代一代流传或记录下来。因此,并没有正式记录的"史前"音乐。即使如此,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用骨头制成的笛子却可以证明史前音乐的存在。在近代的历史中,能够看到音乐对社会的明显影响。据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经受到音乐的帮助。当他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描述某部分章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欧洲有着天然的联系,对欧洲的浓厚兴趣驱使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前往欧洲,马克·吐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多次在欧洲旅行,甚至生命中六分之一的时间都选择在欧洲度过。同时,作为那个时代成功的游记作家,马克·吐温尽最大努力把旅行中所看到的一切付诸笔端,因而,他笔下的欧洲显得别有韵味。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明进入二十世纪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本主义精神,人类在物质和社会上将会不断进步的信念,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等因素的冲击.传统的价值体系崩溃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焦虑、绝望占据着现代人的心灵:贝略特以枯竭沉寂的荒原象征理想信仰的破灭;卡夫卡以荒诞的变形表现人的异化和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金斯堡的嚎叫宣告垮掉的一代诞生.在这遍地瓦砾、杂乱无序的废墟中,却有一个法国人以哲学家的睿智和作家的激情,试图为人类精神寻找出路.他,就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一面旗帜:让&#183;保罗&#183;萨特.……  相似文献   

19.
新潮俱乐部     
雪茄俱乐部 美国雪茄协会主席诺曼·夏普先生称:“当美味的咖啡、精酿的啤酒和上好的葡萄酒成为富足的象征时,雪茄代表了成功与名望。”的确,雪茄成为一种象征。一代新潮的美国年轻男女们比赛似地一个个点燃雪茄,而且大多挑选昂贵的名牌。  相似文献   

20.
安华 《世界文化》2012,(8):15-17
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Graham,1917-2001),美国传媒界的领军人物、《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奉为"美国报业第一夫人"。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评价她为:“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人生确实是个传奇。她从背后走到人前,从平凡走向伟大,给女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人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