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莱希特对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其理论资源中却分明流淌着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理论的血液,中国古典思想、艺术论以及中国戏曲都成为其理论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布莱希特理论资源中的中国元素的考察构成了反思中国古典文艺传统与当代文艺发展之关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是本世纪德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爱好和对中国的执著感情,使其思想和创作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文化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布莱希特的眼界。他曾是白居易诗的崇拜者和知音。50年代,他将自  相似文献   

3.
刘君 《世界文化》2006,(11):15-17
假如你们谈论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布莱希特《致后代人》今年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政治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逝世50周年。布莱希特一生创作了48部戏剧和两千多首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与其比肩者屈指可数。布莱希特开创了史诗性戏剧的先河,对中国当代戏剧也有深刻影响。漂泊的生命贝尔托·布莱希特于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厂的厂长,母亲在年轻时就为乳腺癌所苦。小时候的布莱希特是个体弱的孩子,由于先天的心脏病,他曾被送到疗养院修养,6岁到教会国小念书,…  相似文献   

4.
自1929年发表了赵景踝撰写的《最近德国的剧坛》这篇译介布莱希特(BertoliBrecht,1898-1956)的文章后,1941年,布氏的剧作片断《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灾难》中《告密的人》也被翻译过来,接着,1959年黄佐临执导了布氏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7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上演了《伽俐略传》,1980年翻译出版了《布莱希特戏剧选》,在1985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布莱希特周》期间,北京、上海相继演出了《高加索灰阑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灾难》(片断)、《潘提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蒂》(片断)。《四川好人…  相似文献   

5.
1998年是德国诗人、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活跃于ZO世纪上半期的杰出艺术家,不仅他的祖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布莱希特的作品以不同的语言面对着不同肤色和民族的观众。他备受争议的一生,他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对20世纪文化的影响,又一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作为中国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了布氏名剧《三毛钱歌剧人1998年春季首轮演出20场,1999年元旦再次与观众见面,并将赴港参加香港艺术节。《三毛钱歌剧》公演以来,它复杂深厚的内…  相似文献   

6.
戏剧海报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深入研究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视觉表现手法,将有益于戏剧作品借助平面艺术的感染力、冲击力、传播力快速进入公众视野,唤起受众的热情与关注。本文提出采用"互文叙事"提升戏剧海报的文化内核,用"视觉传达"手法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个春雨淅沥的上午,我采访了刚从美国参加国际友人埃文斯·卡尔逊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归来的戏剧艺术家、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欧阳山尊。年已82岁的欧阳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过程,介绍了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和关怀给他的鼓舞,介绍了他和他的战友们与美国友人的战斗友谊,以及这些年采他所参写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欧阳老学生时代就热衷于戏剧艺术,“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左翼戏剧活动,后来到延安,导演过许多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创建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10.
王荔 《文化市场》2002,(6):39-41
戏剧是综合艺术、群体艺术。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从戏剧发展史来看,他的几个高潮几乎全都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他的活动中心也差不多全都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才能保证戏剧所需要的经济来源。使戏剧  相似文献   

11.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本期新增"文化交流"栏目,由"康熙为什么爱喝葡萄酒"说开去,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海派戏剧是近代艺术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传统戏剧超越了固有的民族戏剧的范围,大量吸纳了西方文化成分,由此而引起剧艺结构和演剧形态的变异与发展,因其发韧于上海,人称海派戏剧.海派戏剧的基本精神是戏剧文化的开放、综合与创新,其实质是传统戏剧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余年来,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翼”。而以文化艺术为载体的传播,也因此成为国际交往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媒介。(接上期)4.中国传统戏曲及戏剧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且不论秦汉的古老音乐、舞蹈艺术,到了唐代诗歌、舞蹈与音乐艺术已经十分发达,尤其宫廷中已设有专门的“梨园”。宋元以后,我国的民间戏曲更为发达,全国有不下300种的地方戏曲。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生动的戏剧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4.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毕生追求真理,真诚地继承和革新民族戏剧,他所创始的赚派艺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影响深远。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他广采博纳,集前辈剧艺精华于一身,并大量吸纳西方戏剧文化的有益成分,先后演出过600多个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昆旦角表演艺术家,享有国际盛誉的戏剧大师.他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勇于革新,精心塑造了众多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他还是最早将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中占有承前启后的显著位置,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  相似文献   

16.
对于北京话剧剧坛来说,1998年堪称小剧场戏剧年。自1982年北京首次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小剧场演出以来,1998年是小剧场戏剧演出最多的一年。仅以上半年为例,就有16台之多,其中7台是由专业剧团演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等待戈多》和《雨过天晴》显示他们依然具有戏剧探索的勇气;中国实验话剧院以机无葬身之观和炼凡》的复排证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剧场保留剧目;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以《花房姑娘》宣告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小剧场,并以仁毛钱歌剧》表明自己仍然是在中国传播布莱希特戏剧经典的主要阵地;总政话剧团以《冲出强气流》突破原有的…  相似文献   

17.
借用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一种民族艺术的成熟要求对人、社会、自然的阐释和描绘能用"本我族类的眼光"。而这种文化样式能在"他者的目光"中成为研究人类文化创造力的范本。CCTV制作展播的《中国油画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所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内容之一的中国地方戏曲欣赏讲座《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日前举办。由此,这一自“中国文化年”开幕以来当地侨界参与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弘扬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动降下帷幕。在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期间,近3000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5个场次的演出,其中近一半为法国观众,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了解,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戏剧之美学与哲学价值更是赞佩不已。中国地方戏曲讲座使法国观众与中国演员得以面对面地近距离交流,许多法国观众认为,通过戏曲讲座不仅对中…  相似文献   

19.
戏剧和戏曲是两个有所不同的概念。张庚在《中国戏曲》中说:“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所以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包括话剧、歌剧、芭蕾剧、哑剧等外来的戏剧表演形式。换言之,中国戏曲是个较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是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的文学、戏剧爱好者组织了大量纪念莎翁的文学活动,莎翁的诸多戏剧在各地轮番演出。这股文学与戏剧的热潮同时席卷中国大地。英国文化协会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了以"永恒的莎士比亚"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作为对莎翁文学成就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致敬,以期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走近并了解这位世界文坛巨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