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藏高原崛起一个新的艺术群体,人称"西藏画派"。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韩书力为这一画派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的"韩氏黑画"在绘画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海内外向其求画、订画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2.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绘画与书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与境界,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石涛集古出新、开张恣肆的书法艺术特征。他的画款书法主要是围绕绘画的幅式安排、艺术观念、风格意境、审美表达而题写的,具有古质朴拙的风格美、随形就势的章法美以及文图并茂的意境美,并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先生的诸多小说篇目中,极好的印证了"画人""点睛"总关情这一艺术特色.   ……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陆画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遗存。最初水陆画以佛教诸佛、菩萨、诸神为主,明清之后,随着儒、释、道三教融合,道教诸神,儒家诸神,民间诸神逐步进入水陆画。包括佛、道、儒三教的天神地祇、人鬼仙圣、诸佛菩萨、各色人物等,可谓宗教艺术、民间美术类型的重要代表。这里仅就水陆画中的雷神而言,介绍有关的图像资料及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不但擅长雕刻,他的绘画也极为出色。特别是他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作的天顶画,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这组天顶画是教皇朱理二世把米开朗基罗从佛罗伦萨召来指示他画的。自1509年动笔到1512年完成,共用了三年时间。此画全部选材于《旧约圣  相似文献   

6.
青花瓷画是中国瓷器绘画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唐宋开始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发展至今,经久不息地辉煌了700多年。中国文人画以写意著称,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精神,与民间青花瓷画具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追求;笔和墨,不能各自独立存在,一笔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在基督教艺术发展的历史长廊中,圣像画占据了重要一席。从早期简单凝练的寓意图像、象征记号,到后期复杂多样的宗教人物,无数艺术大师凭借无穷的想象力,融入独特的情感,将圣父、圣子、圣母等宗教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艺术人物,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寓意和无与伦比的美感,直击人们的内心世界。圣母子是圣像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圣母子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不竭源泉。艺术大师列奥纳多·迪皮耶  相似文献   

8.
明·钦抑撰《画解》都四万馀言,是一部绘画理论著作。王世襄先生于一九五八年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发现此书的精抄本,遂加以标点,并撰写了这篇《后记》,收入王编《画学汇编》,当时腊版油印二百部。百馀年前,程庭鹭已谓“今《画解》一书,若在若亡”,余越园著《书画书乐解题》列入“未见”,故堪称孤本。一九八○年,上海编辑“画论丛书”,曾向王世襄先生索去复印本一份,准备印行,后因经费无着,未克实现。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在“文革”中将原写本丢失,故油印本成了仅存的本子。现在本刊发表王世襄先生的《<画解>后记》,以引起艺术理论界和出版界的注意,为《画解》续命。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在红墙绿瓦的故宫或是气氛庄重的国家美术馆陶醉于民族艺术的不朽杰作之时,是否想到过在巴黎或是伦敦的那些金碧辉煌的艺术圣殿里,白皮肤蓝眼睛的人们也在为自己传统的艺术圣物而激动不已。当你胸怀五千年历史的荣耀走出国门,却突然发现西方拍卖行里中国古代大师的那些杰作常常不抵西方作家价格的零头,你内心情绪的反差会激起何等强烈的波涛!轻视,好奇,视如未见,客气,喜欢,几乎构成了西方人对中国画的各种反应。甚至那些表现出惊喜和赞叹的西方人,当你说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同样伟大时,他们往往就要收住笑容而摇头不已了。就…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蓬生 《世界文化》2011,(4):20-21
美国曾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诞生于1894年,在著名的国立美术学院接受正规训练后,选择了一条通俗艺术或者说是实用艺术的道路,终生几乎都在为杂志创作封面画,以至于在漫长的岁月里,被一些经典画家所不屑与排斥。  相似文献   

12.
“离奇独特是创作的源泉”。这是詹姆士·罗森奎斯特的标准。纽约的艺术黄金季节,人们疯狂地抢购罗森奎斯特的巨画。犹如离别很久又回到舞台上唱主角的演员,罗森奎斯特对艺术生涯的变迁乐此不疲。一如他曾说过的,“人不可垂直向上,艺术家也一样,总是有上有下”。现代流行艺术的发端流行艺术的兴起,被誉为大众艺术的文艺复兴。罗森奎斯特的“复出”基于多种因素。为此,新流行主义突破性的艺术氛围随处可见:画廊、音乐录像封面、室内装潢、平面设计、电视画面,甚至流行原创广告……。流行艺术的走俏是经济繁荣的象征;艺术家被商业利益驱动,成…  相似文献   

13.
滕氏布糊画     
腾氏布糊画是丰宁著名民间艺术家腾腾先生发明的新画种,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芭,其制作工艺获国家专利。"腾氏布糊"继承发扬了中国画特色和中国民间传统艺术风格,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刺绣、表糊、剪纸等工艺之大成,具有立体感强,色彩绚丽,画面逼真和取材新颖,做工细腻,适于珍藏之特点。作品创作面宽,无论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县情态生动,制作工艺讲究,一画作成,须经给样、图角、制版、整型、配料、布糊、组装、装饰、成画等9道手工工序,用料繁多,以经、罗、缎等为主,其它如手饰。绢花、纸板等多达数百种选料。股…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世界上最会画胖子的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他的艺术回顾展,获得热烈反响。立志成为斗牛士如果只看博特罗的作品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能够画出如此"雍容华贵"的肖像画的艺术家,其生活肯定也是相当优越的,可是博特罗的家境并不富裕。193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的博特罗,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为了摆脱贫困,他进入当地一家斗牛学校,立志成为一名斗牛士,希冀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2008,(9):40-42
俄罗斯东正教古典圣像画是宗教艺术的一枝奇葩,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同时,圣像作为对神圣事物或对象的一种形象表达,又是“东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东正教传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东正教区别于天主教和新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与拜占庭圣像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源于拜占庭圣像画,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点。在俄罗斯,圣像在广大信徒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用于装饰教堂,还被人们挂在家中和一些公共场所,携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祈祷。在家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至今,学界与一般大众莫不认为石涛"在创新上的成就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将石涛画学与"创新"等同,而最重要的证据即是石涛自己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等名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辨析,认为:以"创新"论石涛画学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画仙故事     
客家,人杰地灵,善画芸芸;然堪称画仙乃凤毛麟角。武平李灿是也。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50年代认识孙宝林,他是从煤矿送到西安美术学院学画的,毕业后一直扎根于煤矿和矿工甘苦同济;做矿区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如一日,是全国煤炭系统的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大家知道,他执意追求的是画画,组织美展、办美术班,编《书画学习》,为煤炭系统的美术事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女作家伊莎贝尔·沃尔夫(Isabel Wolff)被称为英国女性小说的掌门人,自她的"情缘小说"系列的前两部(《古董衣情缘》《画中情缘》)出版后,便立刻席卷英国畅销书市场,刮起了一股继简·奥斯汀之后,最具治愈效果的英伦小说潮,位居亚马逊全球热销作家排行榜前列。比起《古董衣情缘》中对各种颇有历史的奢饰品所进行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普式描述,《画中情缘》则像是一股涓涓细流,不紧不慢中婉婉道来一段段故事:女画  相似文献   

20.
不忍画完     
偌大的画室,偌大的画布,白发的老画家。他在作画,他在画她。她皱纹密布。然而画布上,他笔下的她,非常年轻。日光西斜时,他歇了手,他说明天接着画。他与她便手牵着手,走到林荫道上去。这样有好些时日了,这幅画,他画得真是慢吞吞的,以致于画布上的她,老像是多年以前的那个她。那时,他是美术学校的学生,她是他的同学。她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兼做学校的模特。她对他极好,他也喜欢她。可她年龄比他大。懵懵懂懂地,他带着另一个女孩去征求她的意见。她含泪祝福他,然后离开了学校。谁知不久另一女孩仅仅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的原因离他而去。这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