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从英语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中在交际能力中从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交际能力概念的理论来源、交际能力理论的内容和发展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交际文化中从打招呼的文化、寒暄文化、称呼文化、赞扬与祝贺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楠  周滨 《华章》2012,(12)
从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感到交际能力与文化交际的重要,文中通过对英语中的文化和文化交际知识的介绍,探讨了英语的交际能力与文化交际的关系,揭示了英语交际能力和文化交际相互间的关系,对文化交际和.问候语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反思能力等多层次内容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既有可能因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也有可能因为不会使用外语进行文化表述而导致交际中断。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历史及社会根源,同时指出,重构民族文化认同感、修正国内外语教育体制的偏误、加强文化输出是结束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化图式是已知事物和信息储存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图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认识文化图式、构建文化图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作用的过程、文化图式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作用的分类等方面对文化图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明确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对比分析认为: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突破了交际能力的文化局限;跨文化能力是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符号。而且,到目前为止,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多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行为规范上,主要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基本知识、西方早期理论的介绍以及亚洲与西方国家的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研究对比上,对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之间的差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诸多差异,产生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失败。因而探讨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形成有效交际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分析了文化障碍的形成,探讨了跨越文化障碍的原则及策略,以便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文化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语言不同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这就决定了英汉交际文化的诸多不同.其在问候、称谓、赞誉、恭维、答谢、道别等交际礼仪方面各有其讲究.了解这些差异,可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语言研究人文化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一个研究热点.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语言.作为外语教师应该熟悉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分层次探索实践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文化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语言不同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这就决定了英汉交际文化的诸多不同。其在问候、称谓、赞誉、恭维、答谢、道别等交际礼仪方面各有其讲究。了解这些差异,可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英言语交际文化略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交际文化是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中英言语交际作了初略的探讨,并列举了一些事例,试图说明交际文化对交际的制约性,以及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文化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化教学,又分为知识文化教学和交际文化教学.其中交际文化教学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交际文化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从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谭幸 《考试周刊》2012,(33):20-2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对比入手,阐释了高低语境交际理论、高低语境交际产生差异的渊源和在人际交流方面产生的冲突,找出高低文化语境人际交流时的应对策略,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人们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包括语言文化交际和非语言文化交际。众多语言学习者普遍只重视语言文化交际,而忽视了非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事实上,合理地将非语言交际渗透到韩国语教学中,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韩国语语言的兴趣,更能加深学生们对中韩文化的了解,促进韩国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姜利 《考试周刊》2007,(28):59-61
跨文化交际已经由过去的单向交际转变成今天的双向交际,然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现象等的能力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三种方法:即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重视中国文化教学和母语教学及培养学生双向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库尔特·卢因和埃德加·沙因提出的文化力场说与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跨文化交际语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语境内化于交际者内心,包含了文化产品、文化习俗与行为、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心理三个层次。文化顺应是一个瞬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交际者通过内心消化与反复协商,激活相关语境要素,顺应跨文化语境,推动交际的线性发展。文化顺应是一个反复的解冻→改变→封冻的过程,也是交际者积累跨文化知识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汉语热潮在全世界的掀起,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留学生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语言交际障碍、体态语交际障碍、环境语交际障碍。要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审慎选择文化教学内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文化的渗透和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旭鸥 《文教资料》2006,(22):118-119
语言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交际是目的并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本文通过对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的深入的阐述,论证了英语语言中“词语文化”习得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词语文化”习得的具体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教师应该接受良好的口语交际教育,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语交际素养,口语交际课程是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本文主要从幼师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幼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幼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匮乏的原因分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冯丽 《教育与职业》2008,(18):72-74
文化负迁移是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现象。文化负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障碍、误解甚至是冲突。文章从分析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入手,探讨了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