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模糊AHP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及决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AHP评价及立项决策问题。首先,针对现有层次分析法无法处理模糊信息的不足,将模糊数学的相关概念引入AHP中,用隶属度描述评价专家的判断结果,给出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随后,从风险层次结构模型构建、模糊AHP评价和立项决策模式选择三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模糊AHP评价及立项决策的基本思路和过程进行说明;最后,通过一个实际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决策问题验证研究成果并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风险越来越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本文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来源,讨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风险来源、风险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从河南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中选取了30项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实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出模糊BP神经网络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ANP-GRAP集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P)的集成评价方法,构建了ANP-GRAP评价模型,并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  相似文献   

5.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信息速度的加快,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顺利进行却有一定的阻碍。本文建立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并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求高校和企业提高警惕,从而提高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技术创新风险的定义出发,建立起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技术创新风险预测与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稀缺技术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根本源泉,在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技术创新又是一项失败率很高的风险活动,这种高风险从某些方面制约了创新项目的实施与发展。所以,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风险评价的因素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风险因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核心企业视角,归纳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风险的类型,包括企业融合风险、机会主义风险、核心资源流失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创新单元风险;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风险类型中具体的参评指标;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风险,有利于系统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
BP神经网络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设置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引入神经网络,提出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模型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BP神经网络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联系数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企业并购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灰色识别法。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引入到企业并购风险模式识别中,依据专家评判得出的各种并购风险因素重要度,对企业并购中各种并购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在企业并购风险识别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人员考评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伟  李春梅  郭耀煌 《软科学》2002,16(1):46-49
本文分析了人员考评所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具体内容,引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分析综合评判结果,得到了一个综合评判结果的唯一确定的数值,以便于对所考评的人员进行比较和排序,为人员考评的定量化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而且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管理干部综合素质模糊评价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晓芳 《科技通报》2004,20(3):225-228
本文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利用高泛化性能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模糊评价模型,通过仿真和实例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给管理干部综合素质的测评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评价法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判定,为了更加合理公正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审核评价,本文将模糊评价法引入到该项工作过程中,通过评选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判定,为了更加合理公正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审核评价,本文将模糊评价法引入到该项工作过程中,通过评选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the difficulty on processing it has made knowledge management a promising area of research. Several topics are related to it, for example distributed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formation filtering and information evaluation, which became crucial.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knowledge evaluation problem. With the aim of evaluating information coded in the standard non-proprietary format SGML (as also in XML), we propose some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L-grammars which are fuzzy grammars. In particular we apply these methods to the evaluation of documents in SGML-format and to the evaluation of HTML-pages in the World Wide Web. L-grammars generate recursively enumerable L-languages, as it has been proved in Gerla ((1991), Information Sciences 53), and so they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fuzzy languages based on extensions of the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 (DTD) involved by SGML. Given a DTD, we extend its associated language by adding a judgement label. By selecting a particular label and by taking the start symbol of the grammar associated to the DTD, we can generate any DTD-compliant document with a fuzzy degree of membership derived from the judgement label. In this way we fit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underlying the recursively enumerable L-languages to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different evaluations of the same document. Finally, we outline how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se methods of evaluation can be appli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for different roles, as for example for information filtering.  相似文献   

18.
亓奎言 《科学学研究》2008,26(6):1143-1148
 传统伦理学中的理性主义在面临冲突的道德判断时往往束手无策,而情感主义提供的解决方案又面临相对主义的危险,近年来,随着自然主义向伦理学领域的延伸,人们注意到也许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神经伦理学能为我们提供一条新的解决问题的进路,从而使科学地研究道德判断成为可能。本文着重评价Joshua D. Greene及其同事们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道德判断冲突处理理论,并认为,道德判断有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情感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竞争性的,而其原因来自于人类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王灿荣  刘喜球 《现代情报》2014,34(4):117-120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利用档案社会化服务绩效测评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确定绩效指标层级,并综合分析专家评判的数据,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出档案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量学方法,以2008—2015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引文数据库为依据,从学科分布、机构分布、高被引论文及ESI学科分析等视角下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的论文及影响力水平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发表论文的情况揭示省自然科学基金这8年来的资助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广东省基础研究工作的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