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一个大学生没有评论过教授,但也很少有像老清华的学生如此大胆又如此深情地大面积、公开化地大谈特谈教授甚至是校长的。我们不得不为老清华学生的大胆惊叹,更不得不为那时的宽松的师生氛围惊叹。从中能够领悟出的远不止是一幅幅教授众生相。“常言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好像特别是为我们的刘叔雅先生而设的。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侯,喜洋洋地坐在三院七号教室里,满心想亲近这位渴慕多年的学术界名  相似文献   

2.
"宰予昼寝"之所以成了千古话题,从本质上说不在于考证宰予白天睡大觉的原因,而在于评价孔子的是与非这一根本问题。其实,这一章的基本内容,显然是孔子对宰予白天睡大觉的一个批评,或者说一个师长因为恨铁不成钢而说出的几句气话。除此而外的解释,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3.
宰予,孔门弟子之一,通过《论语》中"宰予问五帝之德""宰予问三年之丧""宰予问仁""宰予答哀公问""宰予昼寝"这五个对话,表现了他另类的叛逆思维与怀疑精神。宰予并不是孔子所说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而是一个利口雄辩、富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4.
宰予是孔门私学中最擅长言辞的弟子。孔子对宰予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宰予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言实乃信"——孔子对宰予言语能力的评价教育艺术;三是"朽木不可雕也"——孔子对宰予的惜时教育和诚信教育艺术。此外,宰予与同门弟子的关系也值得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5.
“宰予昼寝”之所以成了千古话题,从本质上说不在于考证宰予白天睡大觉的原因,而在于评价孔子的是与非这一根本问题。其实,这一章的基本内容,显然是孔子对宰予白天睡大觉的一个批评,或者说一个师长因为恨铁不成钢而说出的几句气话。除此而外的解释,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6.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古人对他的评价毁多于誉。司马迁说他:“予之不仁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圣览象赞》对他的评语是:“辩以饰诈,言以致文。”现代亦有持此见者。如台湾学者王仲厚在《圣门人物之综合观》一文中就认为,宰予“虽长于言语,然孔子常斥为朽木,为不仁”。宰予的骂名由来已久。然而,作为“朽木”的  相似文献   

7.
<论语·公冶长>有云:"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我想孔子口中的"朽木"就是今天的后进生.后进生中有像宰予一样的昼寝者,也不乏大闹课堂者,旷课上网玩游戏者……朽木真的不可雕?要把朽木雕成栋梁,教师必须先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弈 喻 [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 )败,嗤( )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 )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金查堂查篮查厶主:垒鐾( 2查厶查塞;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 )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知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 )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口才方面显示了不同的功力,孔子的口才主要体现在与弟子的谈话当中,其思维之敏捷,回答之精妙,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论文撷取了"孔子与宰予"的几段对话,对孔子的语言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要说“一睡而成千古名”,就非孔门之徒宰予莫属了。  相似文献   

11.
宰予是孔子弟子当中性格较为突出的一个。"宰予昼寝"的原因,既非"志气昏惰",更非身体欠佳,而是其聪明才智不得施展,革新思想不受重视,因而陷于压抑、苦闷、不知所措的行为表现。但是基于与孔子真诚的师生关系和对老师"爱殷责重"用心的理解,一时消沉之后,即振作精神,积极进取,终以孔门十哲弟子之一名传后世。  相似文献   

12.
<正>孔老夫子见学生宰予在大白天睡觉,发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感叹,认为宰予是块"烂木头",不堪"雕琢"。但你若去根雕馆,你会发现,在那里"朽木"绝对比"良木"的价值要高,更值得雕琢。因此我的观点是"朽木"更可雕。故事还得从一粒花生米开始说起……一粒花生米引发的谜案  相似文献   

13.
令尊烧了     
一师好昼寝。东家忧之。一日,书斋闲坐,问师曰:“学生今学何书?”对曰:“《论语》。”东家曰:“授以‘宰予昼寝一章,何如?”师明其意,曰:“其意甚浅,毋庸讲解。宰者,杀也;予者,吾也;昼者,白曰也;寝者,睡也。”东家曰:“宰予者,人名也,岂能谬解如是?”师笑曰:“实不相瞒,斯(此)乃予家遗风也。家父好昼寝,家母好昼寝,家叔、家兄皆好昼寝。东翁(东家)即便宰(杀)予(我),予为鬼亦复昼寝也。”  相似文献   

14.
秘诀     
“啪啦,啪啦……”一阵鞭炮巨响把孔子从梦中惊醒了。“校长,恭喜了!您的学生宰予考上清华了。”老校工老马兴冲冲地闯了进来。“什么?宰予?怎么可能?不过,也好,也好。”孔子有点儿吃惊,这个吊儿郎当的宰予竟然考上清华了。“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想到自己给宰予下的评语,不免有些尴尬。不一会儿,孔子就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请问宰予同学,你这次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个记者把话筒伸到宰予面前。“闲来无事不从容,高卧东窗日已红。我平时上学从来不用功,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另外喜欢上网聊天,喜欢踢足球,这不,自己…  相似文献   

15.
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二位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粪土"的那位,现在我认为孔夫子骂人很可能是借题发挥:想当年在陈蔡,这厮俩眼  相似文献   

16.
李万刚 《中学教育》2006,(11):62-62
一部《论语》,孔子对学生绝少恶言恶语,多为鼓励启发,不过也有例外,其中一次就是对宰予。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宰予到底干了什么,引得孔子对他如此失望呢?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昼寝”。  相似文献   

17.
朽木也可雕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教材释义:朽木不可雕,指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孔老夫子在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上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讲得起劲,却突然发现少了些什么。对,少了个人,是宰予。孔夫子忙让人去寻找宰予,一会儿,弟子回来报告说:老师,宰予在房里睡觉呢!孔子一听,勃然大怒,脱口而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瞧瞧,作  相似文献   

18.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13年第5期刊登了《怎样敲响当面锣》一文,文章有这么一段文字:身高本是胡宗南的劣势,但他抓住考官擅自以貌取人,还讽刺挖苦考生等错误,然后从革命和救国大义出发,有的放矢,使考官荒谬逻辑一览无余。显然,文中"一览无余"用之不当。"逻辑"再"荒谬",也不可能"一览无余"。《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小雅·车攻》记周王狩猎于甫田泽,曰"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说者皆读"失"如字,失之。今案"失"当读为"佚"。上古失读审母质部,快读喻母质部,审喻旁纽,质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公羊传减公二年"佚获也",释文曰"一本作失"。《尚书·盘庚》"惟予一人有佚罚",伪孔传曰"佚,失也"。佚、逸通用,《说文·部》曰"逸,失也"。旧谓马之奔突不驭曰"扶(逸)"。《国语·晋语》"马逸不能止",韦昭注曰"逸,奔也"。《苟子·哀公》"其马将失",杨惊注曰:"失读为逸,奔也。《家语》作马将佚也。"诗曰"不失(佚)其驰"…  相似文献   

20.
正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两个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