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着"[·ts']在祁几方言中是个功能负担较重的词,它有方位介词、动态助词、方位词、语气词四类用法.从认知角度探讨方位词"着"的来源.并结合现代汉语中"上"、"沿"等词集动词、方位词用法于一身的现象,可以看出方位词"着"[·ts']与方位介词"着"[·ts']一样是源于附着义的动词"着"[ts ' 3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方位词的定义与归属等角度对方位词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从语义的角度对方位词进行研究更为合理,这样做能够兼顾到共时与历时。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方位词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语言学界对其界定、词性、语法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关注不断。本文以学界对方位词的界定为考察对象,从语义语法学的角度出发,对方位词的界定及研究范围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两名1~3岁说汉语儿童的方位词习得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早期方位词的习得过程,结果显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遵循一定顺序;"上"类及"里"类方位词的习得要早于"下"类及"外"类方位词,且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方位词.笔者认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受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方位词的语义理解难度、语言输入频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一点可以从汉语方位词里找到理论依据。空间方位词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具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汉语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等14个单音节方位词,它们在表示空间方位的同时还是汉语重要的文化隐喻工具。从成语可以看出汉语方位词蕴含有生机隐喻、尊卑隐喻、中心隐喻、亲疏关系隐喻等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方位范围划分的问题上,因方位词内部尚缺乏完整的鉴定标准使得某些词能否划入方位词出现争议,其中"旁"就是一个典型词语。文章从空间表义及语法功能两个角度对"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可以划入方位词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和评论有关现代汉语方位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关于方位词的科学定义应该从语法功能角度来进行,即能普遍地附在其他词(或比词更大的单位)的后面表方向或位置意义的词叫方位词.根据不同的标准,方位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从总体上、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等三个方面对方位词的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定义,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单纯方位词有17个,典型的单纯方位词有14个,合成方位词有138个,方位词总共有155个.  相似文献   

8.
方位词的语义和功能丰富多变。方位词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选取“上”和“下”这一组常用方位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入手,结合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理论,对“上、下”基本义、隐喻义的演变及隐现的不对称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方位词在构成一定的句式后可以表示反复。本文考察了构成表反复的方位词句式情况,分析了进入这些句式的动词、数量短语的语义特征,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方位词表动作量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方位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从语法学史的角度,分期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立类过程做梳理,可以看到前人和时贤对待方位词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店铺取用了谐音店名,从谐音店名现象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渴望被关注、心理上寻求认同、对店铺的心理价值取向等一系列语言心理。  相似文献   

12.
公安职业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应当面向公安工作实际,突出职业特色,但从公安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仍存在诸如人才培养、课程规划、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目标定位、加快课程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教师队伍职业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完善高校内部学生管理规定的立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部2005年颁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某大学内部学生管理规定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内部学生管理规定获得了可喜进步,但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构的高度审视,在权利保护和立法技术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应当改变价值取向,借鉴公务法人、正当程序原则等理论,完善高校内部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从征稿启事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小资文化已成为当前报纸副刊的主导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副刊的表现对象、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报纸副刊在征稿启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倾向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其影响有利也有弊,因而,在征稿启事内容表达时我们就应当予以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深化"素质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需要突破在研究视野上多集中于对政府文件的字面注脚、在研究方法论上多拘泥于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举(立)、在研究内容上多着力于对"素质条目"的列举这样一种刻板研究程式。疏通素质教育的历史脉络、辩正其学术义理、阐明其未来取向,是突破这种程式的关键一环。就"教育目的"而言的"素质教育"与就"测量手段"而言的"应试教育"二者是不同类型因而也就不可类比、未必对立却又可以交叉重叠的范畴。就教育目的而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教育一以贯之的"素质"要求;现代公民教育当是素质教育的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6.
《牡丹灯记》是《剪灯新话》中的一篇小说,它在日本经历了编译、翻案、改造,形成了日本文坛中举足轻重的"牡丹灯笼"现象,从"牡丹灯笼"现象可以窥探到《牡丹灯记》在日本的流变和本土化历程,以及接受《牡丹灯记》时对作品内容的选择倾向,最终形成了日本幽艳的文学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从历时视角考察汉语附加问句的三大基本话语功能,在该句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情境语义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凸显度和具体内涵。具体表现为:附加问句产生缘起即"概念功能"导向→附加问句主观肯定性增强即"语篇功能"导向→附加问句深度主观化即"人际功能"导向。可见,汉语附加问句不仅语法结构是动态的、浮现的,而且其所具有的话语功能也是动态的、发展的,也会因语言的不断运用而不断变化、发展与丰富。同时,运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考察语法结构的话语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阐释语法结构主观化和语法化进程的功能需求动因。  相似文献   

18.
情感与社会因素相联系,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情感取向的培养与引导,应正确理解情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动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情感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但他常常超越教育领域来讨论教育.他与别的一些教育家不同的地方正在于他的大教育观.毛泽东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这可以从他对教育由谁教、谁被教、怎样教、教什么等教育的根本问题的回答来判断.由于毛泽东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造成了毛泽东教育哲学的三大特点:高扬主体性、追求平民性、深刻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investigation examines the place of initi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ver the life-course of workers across Europe. The evidence presented demonstrates that in countries with a strong orientation towa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mong employees is higher than in countries that mainly provide general education. Moreov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effect of the voca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creases over the life-course of worker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hat further education complements rather than substitutes for initial education. This implies that n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ies meant to encourage lifelong learning should not only attempt to expand or redirect training received by already experienced workers, but also try to facilitate participation in initial vocational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