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文学思潮中,我国女性作家的面貌逐渐以崭新的形式崛起,特别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我国女性文学的话语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其文学思维潮流也在不断进步,女性自我主体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女性文学作品的质量以及数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男权文化传统的结构以及私人欲望写作的狂欢三个方面来分析20世纪八九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曾热噪一时,对推动我国当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在一些论者的眼中,似乎文学主体性也是西方的专利,与中国无缘。一些论者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根本无主体性可言,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以“礼”为规范,人物的个性被消灭了,人的主体性被一笔勾销了。对此,有论者已提出批评,指出这是偏见和无知,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也是恰如其分的。 其实,所谓主体性,无非是指文学实践中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这些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中是早有论述的,只不过没有用今天论者们所用的字眼而已。本文无意对此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只以《文心雕龙》为例,看看人的主体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高场。 (一)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是人,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作为对象主体的艺术形象以及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而文学主体性的核心是强调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的作家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导作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专门研究“为文之用心”的论著,他非常重视并强调了人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性问题。 《原道》是作者统领全书,借以阐述文学起源、文学本质的重要部分,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论述人在文  相似文献   

3.
试论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缺少个体主体意识。文章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知行关系入手 ,分析了早期儒家思想中蕴涵的肯定个体主体意识的倾向 ,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的个体主体意识原本就潜在于早期的儒家思想中 ,只不过被长期掩盖和忽略 ,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4.
流派是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大概念。它的提出,一向被认为是文学成熟的一大标志。尽管自古及今也有些人如浙西词派的厉鹗、新月派的徐志摩等反对提倡文学流派意识,但是流派的产生始终都是文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一个流派的成立,概不外乎三大要素:流派统系、宗主或盟主以及流派风格(参看陈文新《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在中国诗歌流派有意  相似文献   

5.
建安文学被称为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人的主体意识在作品中明显增强,标志着我国文学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产生了大批文人作家,“人的主体”与“文的自觉”是这个时期文学的主体特征。繁钦及其《定情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巨大成就,为建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关乎女性主体、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女性电影也成为评论界的一个焦点.从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穷动》着手,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进行了论述,试图揭示女性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神话中所体现的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不仅在希腊早期人类原始思维中初显端倪,而且在古希腊人的民族智慧、民族性格与文化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是古希腊神话永恒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审美主体意识在古代表现为“小我”和“大我”的对立统一,西方则表现为“有我”与“无我”的对峙相合。进入现代以后,西方审美主体意识发展呈现为人文价值内涵不断增殖的过程,中国在求索主体意识独立的过程中追赶着西方现代文学审美思潮。主体意识的不断提升是促进文学审美的独立自觉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之初,尼采一声“上帝死了”的断言,宣告了一个现代神话一“永恒偶像”的终结。文学在走向“自我”、走向本体的发展中,使人的母题置于作家所关注的焦点上。故张扬主体意识与压抑乃至消除主体意识就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隐性问题。而我国的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的交互变奏已日渐明显。有人因此慨叹“文学的世界很精彩,文学的世界很无奈”。那么,何处精彩,为何无奈?这便是本文所要阐释的主旨所在。任何一种阐释,特别是文学的阐释,要是没有主体意识的介入,要是没有政治意识和时代因素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三位女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们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她们敢于将传统地位中始终扮演“配角”的女性在文学中提到了“主角”的位置上来,打破了几千年采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意识,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曾经是历史长久的封建父权社会,男性拥有极端的上层性别阶级的权利。中国文学历来也是男性的文学,女性意识在文学领域被深深的掩埋在男性对女性的辖制性想象之下。作为父系社会建立伊始的性别霸权阶级,男性的文学便是性别文学史上那个单一的声音。即使抛开丝毫没有女性或者根本不意表现女性的文学作品,剩下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也在男性意识的压抑规整之下缺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女性形象大都依附着男性世界对女性的想象而诞生和发展,较少有生动丰富而真实的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人物。但时至近代,这种男性社会对于女性的想象却渐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又恰好较为完整的贯穿于近代狭邪小说本身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主体意识的强弱展现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文学欣赏有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这是由丈学的人学内涵、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文学鲜明的价值倾向等特点决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丈学欣赏获得自信心、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校园里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乃至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研究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受英美文学中新女性形象的影响,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体现的作用,并阐述了深度发展女性主体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主体对民俗学视角的运用,经历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漫长发展过程,文学创作的民俗学意识经历了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渐进过程。文学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演进,是文学民俗学意识发生发展的驱动力。感性文学民俗学意识与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是文学层面的民俗学意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观照文学民俗学意识的发生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状态,有助于纠正当下文学批评的民俗学认识偏颇及消除某些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9):85-90
夏志清的文学批评实践与他的文学认同观念密切相关。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偏爱,对英美"新批评"传统继承以及对艾略特、利维斯、威尔逊等人批评方法的借鉴,成就了他兼备国际视野、审美标准、历史眼光、道德视景、主体色彩浓重的"夏氏批评"。夏志清的批评实践与学术理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批判意识与学术自觉,对中国本土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意识"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文学观念的自觉、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否是相伴相行的。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读者意识的发展流变来看,当代中国文学读者意识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读者意识到审美形态的读者意识再到消费意识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孙犁文学具有美善相生的审美品格。这表现在他以善的伦理为认识世界的方式,对美善合一文学世界的展示,以及与善相和谐的艺术特征上。孙犁审美品格的主体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同时融汇了现代西方人道主义精神和艺术方法。审美品格是孙犁个人精神和人格的写照,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道路和文体选择。孙犁的审美品格与他生活的时代文化存在一定冲突,也因此未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但它使孙犁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意蕴,也切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既超越了时代,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开放性发展的方法。孙犁的审美品格非常切合当前中国的文化要求,对中国文学具有充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文学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活动,除了使得一个人的语言感悟能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习者在"交际、意识、民族差异、敏感性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界限需要突破,视野得到拓宽,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融入英美文学的评价的价值,使得学生对于文学评价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