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板书设计的美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他所设计的板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涂抹,而是按照板书教学的原理,遵循板书设计的原则,精心构思而成的。这就是说,板书设计要书之有效,就必须书之有方。所谓书之有方,就是要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度、书之有条、书之有时、书之有择。要书之有用,就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要书之有据,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书之有度,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书之有条,就必须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要书之有时,就必须具有周密的计划性;要书之有择,就必须具有适当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人教之”和“以书教之”,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以书教之”,强调的是所教的书,用韩愈的话来说就是所传之道,所授之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山以其特殊的才情、个性和丰富的生活历练,形成其独特的字型、特殊的章法并具有特殊的精神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表现在:以乐入书,构想旋律——旋律之美;以画入书,为书造型——意象之美;以诗入书,为书造境——境界之美和以情入书,彰显个性——情性之美。  相似文献   

4.
书之声笛声清越,箫声深沉,古琴丁东,琵琶瑟瑟。这些丝竹之音,吹之抚之,皆使人沉醉,却都比不上书之声。  相似文献   

5.
“书癫”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6.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7.
功夫在书外     
作书如作诗,功夫在书外。书外之功是超越笔法、结构、章法之上的艺术造界。主要包括:吭尚的人格情趣,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充沛的感情积淀;广博的知识积累,扎实的化功底;高雅的审美情趣,良好的美学素养;对自然万物的体会和感悟。书外之功是建立在书内之功上的,与书内之功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书,是《红楼梦》的哀愁;书,是《三国演义》的叱咤风云;书,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亘古不变的誓言;书,是《茶花女》中冰清玉洁的呼声……书之美,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书之甜,是一切甜得说不出的东西。读书,绝对是一种极好的享受,远远胜过冬日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书之网     
网者,捕鱼捉鸟之器具也。然“书网”何哉? “书网”顾名思义,乃以“书”为“网”也。网者众多,概而观之,不下数百,上天入地,无所不在。上有“鸟网”,下有“鱼网”,自然界态网”,人间亦有“关系网”。古人叹“天网之恢恢”,今人赞互联网之奇妙。然予独爱“书网”者,皆胜于其它也。  相似文献   

10.
倾听书之声     
仔细聆听,那快乐,那兴奋.那喜悦,那泪水,都只源于那书声。丝竹之声,吹之抚之,皆使人沉醉,但都比不上书之声。手执一书,或立于风中,或坐于夕阳,或独倚窗栏,或静靠一树,凝神静气,彼时便可倾听书的声音了。那是一种打动心灵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1.
古人也幽默     
书低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相似文献   

12.
赵氏春秋集传序东山赵子常①先生.元季师事九江黄楚望②传《春秋》之学,著《属辞》、《补注》、《师说》三书。为《三传》之学者尊称之。先生复有《集传))15,卷,则先《属辞》而成者,自序言:"策书之例十有五,而笔削之义有八。"迨后《属辞》成,以《集传》义例微有未合.更须讨论。至正壬寅③,先生再著其书至昭公二十七年,以病辍笔。门人倪尚谊援先生之义续成之,即今书也。先生常谓《属辞》特推笔削之权,而《集传》大明经世之志,必二书相表里而后《春秋》之旨方完。则是书宜与'《属辞》并行也,明矣!予得千顷堂藏本,因论次…  相似文献   

13.
赵敏 《现代语文》2008,(6):122-123
《广韵》一书虽经前辈学者校勘,然书中错误仍然校之未尽,有些地方则校之未精。故本文在《广韵》的注音、字形、注释和引书等问题上继续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14.
自古至今,人们对书发出的由衷赞美之词和褒奖之语实在太多了。对于爱书者,书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古人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之多。其实,今天使用这两个词才更恰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图书出版单位已达563  相似文献   

15.
养书     
王辉 《新读写》2013,(11):49-50
养鱼,鱼死;养花,花蔫。养猫狗,嫌吵闹;养猪兔,没小院。于是,养书吧。 竖高大书架若干,放阳光明媚之东室,盛年代不一、开本不同、五花八门之图书,且养之也。书有大有小,有新有旧,有古有今,有中有西。书姿摇荡,  相似文献   

16.
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邛崃八景之“书台桂影”,此“书台”是常安民“读书之庵”旧迹还是魏了翁“故读书台”之“鹤山书台”,历来争讼不断。遍考文史诸籍,宋代魏了翁在蒲江白鹤山而非邛崃白鹤山营造“鹤山书院”,而明代邛州知州汪中又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修建“魏文靖公书台”,《(正德)四川志》误为“蒲江鹤山书台”。杨廷仪曾记载蒲江“鹤山书院”迁址至邛崃威显庙,其后安磐始误幽居寺“魏文靖公书台”为魏了翁亲建之鹤山书院故地,并借用《(正德)四川志》“鹤山书台”之名指称“魏文靖公书台”。王圻又混淆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而误白鹤山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万历《四川总志》承袭王圻之误,影响了明、清各地方志的撰写,沿误至今。实际上,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明确记载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常安民“读书之庵”,并非魏了翁讲学旧迹。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中,书是无言的老师,只有读书,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  相似文献   

18.
《孟子》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要研究《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首先应从了解《孟子》一书的字、词、句入手。“之”字为古汉语中最常用之字,使用频率较高,仅《孟子》一书,“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本文打算把《孟子》一书“之”字的用法,略加分析。代词:一、“之”作代词,一般都用作宾语,可代人、事物、处所。所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是何异于刺入而杀之。”(《梁惠王上》)“之”,代人。“孰能与之。”(同上)“之”,指统…  相似文献   

19.
我说过,读书往往不是为了上进,而是为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因为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相似文献   

20.
初唐孙过庭所著《书谱》文思缜密,言筒意深,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氏在《书谱》中开篇即写道:“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通过《书谱》所写内容,分析了孙氏“善书者”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