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修文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30-30,32
汽车起动本是一个多因素、情况复杂的物理问题,但中学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理想的两类起动问题:一是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的问题;二是汽车以恒定加速度起动的问题.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人教社编)第一册P183“功率”一节涉及此问题时,只讨论了汽车在平路上起动的基本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当牵引力F和阻力厂相等的时候,速度达最大Vm,且Vm-P/f.  相似文献   

2.
汽车起动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常见的问题 ,因为在讨论汽车的运动时涉及运动学、动力学 ,以及摩擦力、牵引力、功、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等内容 .为简化物理过程 ,许多文章把汽车的起动分成两大类 :以额定功率 (或恒定功率 )起动和以恒定牵引力起动 .一般文章认为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起动 .开始时由于汽车的速度很小 ,由公式P =Fv知 :牵引力较大 ,因而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知 :汽车的加速度较大 .……”[1] 对此 ,有文章提出 :“汽车是不可能以恒定功率起动的 ,因为根据P =Fv ,在起动初期速度v很小 ,牵引力F应很大 ,特别是刚起动时速度为零 ,牵引力F应是无限大 .”[2 ]笔者认为汽车能以额定 (恒定 )功率起动 ,且其物理过程并不是如上面引述的文章分析的那样 .1 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现象的描述在一段平直公路上 ,假设驾驶员先把汽车排挡置于平时能以额定功率运行的适当挡位 ,踩下离合器 ,点火起动发动机 ,随即加足油门 ,使发动机的转速在短时间内达到额定功率的要求 ;然后迅速放开离合器 ,使发动机的动力瞬间挂上驱动轮的转轴 ,驱动车轮飞速地转动起来 ,但轮胎在地面上出现打滑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庆军 《物理教师》2004,25(2):8-9,11
[问题]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突然加速运行,运行距离s后获得动能Ek,设汽车运行中各种阻力恒为f,问在此过程中汽车做了多少功?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中机动车常见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恒定的功率P(额定功率)起动,一种是以恒定的加速度a起动。假设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的额定功率P一定,那么同一辆汽车从起动到最后达到相同的最大速度v_m哪种起动方式  相似文献   

5.
拉日措 《中学理科》2007,(10):37-38
问题1:机车起动的最大速度问题 [例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汽车质量为2.0×10^3kg,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2倍,试求: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出发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情景展示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0×10~3kg,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1倍,试求: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出发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解析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时,它的牵引力F将随速度v的变化而变化,其加速度a也随之变化,具体变化过程可采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相似文献   

7.
在教授《功、功率》这一节中,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有两种: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这两只启动的方式不同,如果最后都达到了匀速运动,启动过程中消耗的能可能不同,那么哪种启动方式汽车做功更多呢?下面详细分析.如果汽车以恒定功率P启动,其v-t图像如图1所示,由P=Fv可知汽车刚启动时,速度很小所以牵引力很大.但随着速度慢慢增加牵引力就减小了,所以汽车做的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t B时刻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即图像中的B点,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8.
分析 若拖车不脱钩,则汽车与拖车行驶位移相同,与拖车不脱钩相比,牵引力做的功没变,汽车所受阻力做的功没变,拖车部分阻力做功减少,外力做功代数和为正,总动能增加,选(B).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汽车以恒定功率行使时,由功率的公式P=Fv可知,P一定时,牵引力F与汽车的行驶速度v成反比.牵引力增大时速度减小,例如:汽车上坡时可以采用换挡(减小速度)的方式来增大牵引力.速度增大时牵引力减小,牵引力F大于阻力f,且当阻力f不变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得出:F减小,合力减小,加速度a减小.当F=f时,a=0,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汽车将匀速运动.最大速度vm=Pf.这里值得注意的是P可以是额定功率,也可以小于额定功率,由此可见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  相似文献   

10.
在本刊1999年第9期《“汽车起动问题”简析》一文中,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起动”分为二类,其中“一类是以恒定功率起动”. 笔者以为,汽车是不可能以恒定功率起动的,因为根据P=Fv,在起动初期速度v很小,牵引力F应很大,特别是刚起动时速度v为零,牵引力F应是无限大.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汽车发动机的“出力”须通过活塞连杆、齿轮、轴等机械构件传递到车轮上,机器的内部构造、构件材料的强度以及各种磨擦均限制着牵引力的最大值;同时,牵引力实际是地面对驱动轮的簿摩擦力,根据fm—n。g要farefR大以至…  相似文献   

11.
龚茂兴 《物理教师》2004,25(6):40-41,44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如今正在全国使用的两本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在前本书的第1 3 8页和后本书的第1 5 4页上都有这样一道参考题:“一台柴油机装在汽车上,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可达90km/h ;装在汽船上,在额定功率下,汽船匀速行驶的速度可达2 0km/h ,汽车和汽船哪个受到的阻力大?二者阻力之比是多少?”两本书所作解答均为:“当汽车或船匀速行驶时,车或船受的阻力f与牵引力F相等.柴油机的输出功率P等于克服阻力f消耗的功…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含多选)1.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  ]A.力F所做的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B.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2.在升降机的地板上放一秤,一人站在秤上.用W表示升降机匀速运动时秤的示数,W1和W2分别表示升降机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秤的示数,则[  ]A.W2…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1]中,一个关于阻力功的习题问题。认为在质点动力学选择该题,是不适宜的。并给出了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一类问题 ,要求对一些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并讨论一些特殊位置的速度及加速度。本文选择了高中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 3个例子进行分析说明。1 由于速度变化引起题目 :质量m的汽车的恒定功率P在平直公路从开始起动 ,设阻力 f的大小恒定不变 ,分析运动情况 ,求最大速度。分析 :汽车功率P和速度v、牵引力F的关系为P =Fv ,汽车起动后 ,速度v的大小是变化的 ,故牵引力F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水平方向汽车受力如图 1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 f=ma ,因P =Fv ,故 Pv - f =…  相似文献   

15.
功是力在空间位移上的积累,是一个过程量,这就决定了功这个物理量的复杂性。由于学生对功的概念和功能关系理解不深刻,功的计算方法不清楚,一遇到功的问题,就出问题。对此笔者就功的求法总结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简单机械问题,存考虑额外阻力时,可用杠杆平衡条件或功的原理求解;在额外阻力不可忽略时,则要用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求解。机械效率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个概念。题型是千变万化的,弄清了概念,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7.
“车辆起动问题”是“功率”教学中的一种典型而重要的实际问题,由于2种起动过程变化复杂,下面本文就对2种起动进行逐一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一、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与平静呼吸相比,血液中的pH 值会(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趋于中性二、关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启动问题。设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以恒定的牵引力启动,不可能达到最大速度B.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不可能作匀加速运动C.汽车的加速度是跟它的牵引力成正比D.不能不考虑阻力,如不考虑阻力将出现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不能正确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如果对人们有价值,则该功为有用功(此阻力为有用阻力);如果对人们没有价值,则该功为额外功(此阻力为额外阻力).  相似文献   

20.
一、分段求和法用公式W=Fscosθ求功时,s的大小有时等于路程.例1如图1所示,摆球的质量为m,悬线长为l,把悬线拉紧到水平位置A后放手,设在摆动过程中阻力f的大小不变.求摆球从A运动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解析阻力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改变,任何时刻都与运动方向相反,若将弧AB分成若干个小段,使每一小段小到可以看作直线,则在每一小段上的阻力的方向可视为不变,且与位移方向相反,f做的总功就等于每一小段上f做功的代数和.Wf=-(fΔs1+fΔs2+fΔs3+…)=-π2lf.同理,有时求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时,s的大小也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