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派纸鼓魔术《纸鼓献彩》 表演现象:北厅纸鼓魔术《纸鼓献彩》中所用的“鼓”不足肚楠凸起的中国鼓,而是直管状的西洋鼓,住不熟悉西洋鼓的中因人眼中,就是个矮个的直筒子(图1)。直筒纸鼓侄制作上当相对简便,因此仿制的人也比较多,发展出了“大浆鼓”“中蒙鼓”“小蒙鼓”和“长蒙鼓”等多种的演法。  相似文献   

2.
表演现象:南方魔术中似乎没有《纸鼓变绸》这个节目,实际上北方魔术中这个节目的演出也不普遍,但陈亚南陈亚华兄弟俩却演得很多。  相似文献   

3.
北派纸鼓魔术中的“中蒙鼓”和“小蒙鼓” “中蒙鼓”的表演同“大蒙鼓”基本相同,只是道具形制上扁薄一些,彩品数量也相对减少,便于手小的女演员及经济能力较弱的票友使用(图1)。  相似文献   

4.
我原是一名杂技演员,是在1999年桂林国际魔术邀请赛中喜欢上魔术的,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香港魔术师邓子梁,我很喜欢他所表演的扑克牌魔术,他也很热心地教给  相似文献   

5.
正我童年在农村生活,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魔术这门艺术。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学生看县城里的文艺晚会,其中有一个魔术节目,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魔术演出,我一下子被它的神秘迷住了。从第一次看魔术演出,我从心里就爱上这门艺术,萌生了学习魔术的想法。可到哪儿学,有谁来教我呢?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我的心愿是很想上高中、上大学,人世间做任何事情没文化是不行的。尤其学魔术这门艺术,没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对魔术创作和表演的兴趣日渐浓厚,对魔术及其演出市场的关注也比过去更多。我发现目前的魔术舞台似乎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节目有些雷同,往往是哪个赛场上出现几个编排新颖的节目,马上就有许多魔术师复制出差不多的节目来。二是传统魔术缺乏新的表现,经典节目虽然经过千锤百炼非常精美,但是过度熟悉之后观众很难在其中感到魔术的神奇莫测;三是魔术新作品的创作不太关注市场和观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快速寻牌     
陈振豪先生是一位久居危地马拉的华侨,今年80多岁了,非常喜欢魔术,很早就参加了国际魔术师协会,研读过许多魔术书籍和资料,也有许多成功的业余演出实践并获得过奖励。上世纪90年代陈先生在桂林参加过桂林国际魔术节后,同国内的魔术师们交上了朋友,有许多魔术方面的书信来往,曾为国内的魔术师定寄魔术期刊、邮寄复印资料和亲手制作的道具样品。每次收到他用久已生疏的繁体中文写来的魔术书信,我的心中总是非常感动,深深体会到他对中国魔术的关心和期待。此次发表他写来的两篇扑克牌稿件,让更多的魔术师分享到他的这份热忱和友情。——编者  相似文献   

8.
对于魔术我应该算是外行,但是很有兴趣。2009年世界魔术大会将在北京举办,机会很难得,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魔术能不能有上佳表  相似文献   

9.
尹浩 《杂技与魔术》2012,(1):39+41-39,41
2008年,随着社会上近景魔术热的兴起我开始接触魔术。我开始学的是近景魔术,因为这类魔术能够让我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虽然肤浅,但是很快乐。2009年7月,FISM魔术大会在北京举办,我去观摩,看见了许多我以前只在视频里看到过的大师,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让我疯狂。我本来是侧重看近景节目和讲座的,可是由于近景魔术表演和讲座的地方小,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自己创作的励志纸牌魔术台词,很精彩啊!这篇文章旨在探讨魔术台词,文中涉及的手法都很基本,实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就不具体写出来束缚大家的思想了。  相似文献   

11.
表演: 上世纪4.0年代,我还是个孩子,喜欢魔术.我在魔术书上学到的第一手魔术便是《骰子变色》,因为它道具易做.崩纸板粘合、描画便可完成,如图1。表演时我把一个大白骰子拿在手中,用布一遮,白骰立即变成了黑骰。后来表演娴熟了.也可以不蒙不盖,两手一晃.白骰就变成了黑骰了(图2)。  相似文献   

12.
很多魔术师和魔术爱好者都喜欢扑克牌的魔术.经常有玩牌术的朋友通过电话或者在网上向我询问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选择适合于表演的扑克牌,近景魔术用牌我就不多讲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舞台魔术中的牌技如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抛开舞台手彩及近景魔术的发展不说,我国舞台大型魔术的发展还是不太理想。五六十年代,我们有张慧冲、华特生、朱腾云、邓凤鸣、訾吉发、訾吉文等一批以大魔术为主要演出节目的老一辈魔术师,六七十年代基本断档不提,80年代初上海魔术团及广州魔术团又把大型魔术搬上舞台,80年代后期杭州有杜林森魔术团,90年代各地出现了一些包含有大型魔术的魔术专场晚会,比如秦鸣晓、姚金芬的《梦》、侯国经姐弟的《玄光》等等,目前值得一提的应该是汪奇魔的魔术团,一位农民出身的对大型魔术情有独钟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4.
魔术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魔术艺术的发展途中遇到了不少问题,魔术资料遗失现象十分严重。本人从事杂技魔术艺术资料工作多年,对此感受深切。我认为,为了振兴中国的魔术事业,加强魔术资料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已成为了中国魔术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天边,有一群背着红书包的黑衣人2012年7月9日到15日,第25届世界魔术大会在英国黑泽举办,同国内举办这样的活动多是文化部门为社会提供魔术表演不同,国外的魔术大会多是魔术师为自己搞的大Part,没有外人,也不需要吸引外人的眼球——找一个众人罕至的荒僻之地,按约定好的时间,大家悄悄地到来,短暂盘踞,自娱自乐,既开展技艺比拼、争取专业上的荣誉,也互通有无,做些物资和服务上的买卖——在我眼中,黑泽魔术大会正是这样一个很"巫师"的大会。黑泽地处偏远,样貌古老,狭窄拥挤的街道,小巧精美的房屋,高大壮硕的当地人以及特别高大壮硕的海鸥鸽子使这里就像是一个童话世界、玩具城堡。当然我会在心里一直对自己说,这可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搞的欧洲小镇、主题公园,这是原版的真实的生活,但虚幻感还是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6.
每当看见漫天飞雪,梅花绽放,听见台下的掌声,我的心总会感觉很欣慰。 我在2009年开始接触舞台魔术,为了参加当年的江苏省魔术大赛,我做了一套以出扇子为主要内容的魔术节目《扇韵》,  相似文献   

17.
正得知张昱获得2018FISM世界魔术大会近景纸牌类冠军时,我特别开心,因为我是最早希望在本届世界魔术大会上他能代表中国出赛的。我认识张昱的时间比较长了。他是南京人,上大学期间爱上魔术,同蒋亚平、张寅、陆奇等人创办了魔术俱乐部"黑色代码",其成员都是现今新一代魔术人,有王杰、范镇鸣及我丈夫赵俊等。他对魔术理解深刻,对魔术知识本着学无止境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魔术界的好友李霄飞及其门徒张成君来我新宅叙谈,回忆中国魔术界的许多往事。我虽大半辈子与杂技艺术结缘,但对魔术涉足较浅。闻名魔术艺坛的上海"四大魔王"——萧鹏飞、莫悟奇、科天影、张慧冲均属先辈名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杂协委托我在安徽举办全国魔术培训班,我曾邀莫悟奇之子莫非仙前来授课。当时湖南的陈智玲,北京  相似文献   

19.
IBM和SAM联合举办的魔术大会在肯得基的故乡Luisville圆满落下帷幕,我有幸作为嘉宾演员与众多大师级的魔术师一起,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千多名魔术师送上精彩的演出。此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魔术比赛  相似文献   

20.
在我年轻的时候,南派和北派魔术差异比较大,不仅表现在内容和风格上,而且道具质量和外观也能一眼看出来。内容方面,南派魔术师受西方魔术影响,舞台上多一人主演,多人助演,有大型团体的气派,而北派魔术多一人主演一人助演,更像家庭班子。道具方面,南派魔术的道具多从国外购入,行内称为“洋来的活”,比较漂亮,后来上海、苏州出现了魔术作坊,所作国内道具也极专业。而北派魔术师的道具只有少量是在国外买的,更多的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或请外行工匠帮着制作,精美程度不如南派魔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