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与何炳松都是20世纪上半期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在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李大钊比较系统地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其作为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方法,推动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由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蓬勃兴起。何炳松注重翻译"新史学学派"的著作,独树一帜地开启了以鲁滨逊为代表的"新史学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在史学思想方面,李大钊与何炳松对历史学的相关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的功用等有着许多相似的认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人在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史学理论框架,形成了各自的史学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则是从史学本身来看,这一百年的史学在性质上的变化和成就上的辉煌都值得大书特书;二则是从史学同社会的关系来看,这一百年的历史发展对于史学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史学发展对于历史发展的反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历史学的认识,进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及其丰富内涵与现代价值的认识。这种变化和进步是空前的,尽管历史学在这一百年中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和坎坷的,但这并不能改变其根本性质与整体面貌。引言:怎样认识20世纪的中国史学怎样认识20世纪中国史学?首…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思想体系都有自己的源和流,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源”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大厦,就竖立在唯物史观这个基础之上。唯物史观自诞生以来,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等等)提供了基础和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然苏东剧变后,学术界有人对唯物史观持怀疑态度,为此,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唯物史观与21世纪社会科学”研讨会,探讨唯物史观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发展和命运问题。本组笔谈文章是从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研讨论文中摘取的,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价值,目的是引起更多的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切思想体系都有自己的源和流,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源”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大厦,就竖立在唯物史观这个基础之上。唯物史观自诞生以来,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等等)提供了基础和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然苏东剧变后,学术界有人对唯物史观持怀疑态度,为此,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唯物史观与21世纪社会科学”研讨会,探讨唯物史观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发展和命运问题。本组笔谈章是从与会专家学提交的研讨论中取的,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价值,目的是引起更多的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史学界出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术风气,十七年历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包括:坚持唯物史观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在史学理论和大规模献整理方面取得重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捍卫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尊严作出了努力。十七年史学将20世纪中国史学推向新的阶段,显示出唯物史观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皖籍著名历史学家李则纲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了历史学的功能,强调史学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通其他学科,培养史家的科学精神,正确认知历史和传承人类文明,更新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的史学功能观对我国史学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这个理论形态的创造包括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研究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革命,确立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这是世界革命的维度;二是研究和吸收第二国际的唯物史观的思想成果,建构中国的革命史观,这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时代维度;三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范式,这是中国史观变革的维度。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这三个维度的张力中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进而推进了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史学革命,为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央财经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及中央财经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近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唯物史观与21世纪社会科学”研讨会。著名学者梁柱、田心铭、刘明翰、庞卓恒、赵家祥、张守民、瞿林东、吴恩远、郝立新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出版界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21世纪社会科学”这一主题,就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唯物史观与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 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一扫国内外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冯友兰就已经开始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并逐渐将唯物史观作为其分析历史、社会、文化以及进行哲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成为当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个范例,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冯友兰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研究和"冯友兰现象"提供了部分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与史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引导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出,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唯物史观又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所处的时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依据唯物吏观,总结历史,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历史、史学互动,推动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的基础就是唯物史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之共识,这将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与史书编纂,将会在10个方面主导中国史学的未来发展,即历史编纂、理论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研究、地方志及《中华一统志》纂修、中国史学融入国际学术、世界公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史料整理及数字化、史学研究方法的新突破、新学科的兴起、唯物史观的新阐释与史学的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3.
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青年恩格斯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青年马克思侧重哲学批判的现实批判路径.他通过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的观察研究,确立了"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对经济因素重要作用的研究和强调,确立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对物质生产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等重要因素的作用及其逻辑关系的研究和强调,提供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大体框架;对社会革命必然性和可行性的探索和论证,提供了变革不合理现实社会的必然性要求和现实性路径,这些理论贡献为唯物史观最终创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青年恩格斯以资本批判为明线,以探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隐线,通过分析富人和穷人的矛盾、理念和现实的矛盾呈现出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脉络、基本特点和独创观点,走出了一条探索历史之谜的"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作为历史学科素养之一,唯物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理念、新教科书使用、新高考的“三新”指引下,高一年级如何就《中外历史纲要》开展复习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浅谈指向唯物史观培育的高一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1世纪之后,史学史的研究者们回顾20世纪西方史学的时候,莫不惊叹在这个已不是"历史学的世纪"里历史学所取得的不同寻常的发展。19世纪里引以为傲的史学成就,如历史学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德意志的历史主义传统、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历史编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份历史学刊物《历史教学》将迎来创刊70周年的纪念日。从回顾《历史教学》的创始历程、办刊宗旨、归属转移、停刊与复刊、大胆改版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学刊物在70年中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守正创新、培育新人、紧跟热点、回答时代命题的共同特征。《历史教学》既注重史学教学、又关注学术研究的办刊取向及其企业化后的艰难曲折和所取得的无限荣光,正可看作是新中国史学发展、历史学刊物持续演进的时代缩影。  相似文献   

17.
粱启超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创始人,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过奠基作用.梁启超对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史学方法的创新,在当时学术界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后世的中国史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1 1月 2 5 - 2 7日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了“唯物史观与 2 1世纪中国史学研讨会” ,全国 8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探讨的问题有 :(一 )回顾唯物史观在 2 0世纪的历程 ;(二 )当前中国史学在运用唯物史观方面基本形势的估计 ;(三 )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怎样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中心主任瞿林东教授作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的主题发言。他认为 :唯物史观不仅推动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 ,还将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在更高的科学程度上运用和丰富唯…  相似文献   

19.
求真是历史学的灵魂。历史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所探之“真”具体表现在史实考证和历史解释两个层面。求真是历史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特征,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深刻反映了这一点。求真关乎历史学的存在与未来,它与史学的功用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公众历史就是在这两方面进行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所探索和发展的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和显示出活力,是根源于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主体逻辑、经济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遵循.唯物史观揭示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人民至上的主体逻辑、物质生产起决定作用的经济逻辑以及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等三重逻辑,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动力基础和基本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