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  相似文献   

2.
<正>"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  相似文献   

3.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 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  相似文献   

4.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对“马迹”的解释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此马非常马     
“蛛丝马迹”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一些辞书对于这一成语的具体解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说马     
甲:我姓马,大家叫我小马。乙:我属马,乳名叫马驹。甲:“马”字是声母m、韵母a拼成的。乙:不错,一声ma,二声ma,三声ma,四声ma。甲:妈妈您干吗?乙:妈妈去牧马,你听明白了吗?甲:“马”字带个“口”,有时读二声,有时读轻声。  相似文献   

7.
星光点点晃在夜空,虫鸣忽起伴着细细的雨声,河水泛起星星皱褶,在时间的抚摸下,心却不能平静。雨越下越大,打湿了双眼,模糊了我的视线。您在一个雨天,穿着一身蓝裙,撑着一把蓝伞,映进了我们的眼帘。伴着头发上的点点水星,嘴角略含一丝笑意:“我叫柳雨,你们可以叫我柳老师。”我们齐声叫了一声“柳老师”。柳老师您示意我们翻开课本,一阵纸张的轻响,您用清脆的声音读道: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3,(5):52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蛛丝"是指蜘蛛吐出的丝,自然是很不明显,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是什么呢?如果是指马的蹄印,马那样的庞然大物,在没有水泥路与柏油路的古代,留下的蹄印与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与"蛛丝"根本无法相  相似文献   

9.
这天课间休息,教语文的柳老师忽然叫我和孟壮壮、米拉拉,一块儿到她办公室去。“你们看看,上次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审题的?你们写的是有意义的事吗?主题是什么?”柳老师把三本作文本递到我们面前。上周的作文题目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的是观察黑天鹅的事情。我们不敢抬头看柳老师。“审题”呀,“主题”呀,都是柳老师上作文时最喜欢强调的。我在写作文时,尽写那些观察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把题目中的“有意义”三个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概孟壮壮和米拉拉写的作文也差不多吧,真是难兄难弟。“这篇作文,你们都要重写!”柳老师说,“别玩疯了…  相似文献   

10.
    
女孩对她妈妈说:“我们老师甚至不知道马是什么样子的。”妈妈说:“这不可能。”“那我在课堂上画了匹马,她却问我那是什么。”马@谢革  相似文献   

11.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级长告诉我,有位学生家长在办公室找我。我匆忙赶到。学生小东的父母说:“老师,小东两天没有回家了,可能离家出走了。”我很惊讶,小东是我班上的一位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在学校表现不坏,遵守纪律,一向较有礼貌。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漫画     
家长签字 老师把考卷发给学生,要求家长签字。 小东:“老师,是让我爸爸签字,还是让我妈妈啊?”  相似文献   

13.
一次教育培训中,授课老师讲了一则小故事:有一位智者,他问如何才能让马喝水。有人说采用强迫的方式,将马的头按到水里。智者摇摇头说:“这种办法可能谁也不会去使用。”又有人说采用利诱的方法。智者依旧摇摇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马,是不懂得奖励的,也不会配合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学习“文”是如何表现“图”的;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教学教程师:上节课老师指导大家预习了《马踏飞燕》这一课,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将它们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出示小黑板)问题一: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上?问题二:马是什么样子?问题三:怎样使马保持平衡?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哪一段回答以上哪一个问题?生:第三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第四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师:对。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看图听…  相似文献   

15.
初秋的正午.热意依旧很浓,学校安排学生在校午睡。我把班里学生安顿好。又找了一个小助手看管着。也趴在桌上打个盹儿。正迷糊着,“小老师”炎炎来报告了:“老师,小东的手一直在抽屉里弄塑料袋,吵得大家都睡不着觉。”又是小东!虽然接手这班新生没几天。但小东给我的印象并不好:总是一身脏兮兮的衣服.还常穿拖鞋;说话结结巴巴,上课管不住自己;常常影响同学们,一点儿也不懂事。  相似文献   

16.
马,作为一种家畜早已为人类所驯养,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马”字。北方民族对马的认识更是细致入微。以雌雄分,雄马称“骝”,雌马称“骒”;以优劣分,良马称“骏”或“骥”,驽马称“骀”;以毛色分,黑白相间的马称“骓”,楚霸王项羽骑的就是“乌骓马”,黄白相间的马叫“骠”,秦琼骑的就是黄骠马。  相似文献   

17.
“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的缺点.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来,“毛病”由专指马扩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点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称为毛病了.  相似文献   

18.
谈古诗《马》中的“月”字我在听课时,发现一位语文教师讲解古诗《马》,挫“月”字解释为“新月”。我觉得这样解释不确切,因为《马》中的“月”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残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新月:...  相似文献   

19.
《少年科学》2014,(1):51-53
马年来了,让我们骑“马”走世界,看看地球上与“马”有关的风景吧。 “一马平川”的平原有个成语叫“一马平川”,所谓的平川,就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没有高山的阻挡,没有河流的隔断,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就是美丽的平原。  相似文献   

20.
我属马     
今年是羊年,但我叫周骏,不用猜你都应该知道我是属马的。也许是属马的缘故,我的个子很高,比同龄人要高出一个头来。邻居总爱冲着我指指点点地说:“你看,这孩子真是牛高马大。”我皮肤黝黑,而且有点肥。在家里,叔叔总爱开我的玩笑,且总是拧我的屁股。有时我睡着了也不放过我,经常害得我哭笑不得。妈妈笑着说:“别哭,别哭,这是叔叔喜欢你。”这点我也知道,但谁不怕疼啊。我还是愿意瘦一点,一来,每天放学上七楼也不会喘气了;二来,我的肚子有点大穿裤子总是有点紧,也不用天天在肚子上留一条红色“警戒”线了。我属马,但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