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多元化价值并存的时代,传统的学校德育却仍在按照一种所谓的理想模式在灌输德育理论,采取强调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或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说服式”和“管教式”的德育模式,由于它不重视品德内化过程,所以弊端多多,德育实效差。通过品德内化,就能较好地引起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新需要和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意志、价值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将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一、依托课程改革,丰富德育课程内容1.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德育实现无痕化首先,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水  相似文献   

3.
对话式德育模式以自觉的价值认同为基础,以提高道德学习、选择、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互动作用为特征,较充分地体现了品德发展的本质意义和素质教育方向。因而,对话式德育模式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取向的理想方式。道德对话教育模式将给现代德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现代教育迈进素质教育的阶梯。  相似文献   

4.
“小学角色教育模式建构研究”是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这一德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角色承担、角色学习、角色体验、角色认知和角色冲突等为方法,解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团体和个体相互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的应用新理论。其目的是个体通过社会化,体验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使儿童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角色,即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人的道德植根于人的现实生活,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自然不可能建立在远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然而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存在着“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过程偏重道德认知,轻视情意发展,强调行为规范形成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假、大、空”现象十分严重,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对此作了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  相似文献   

6.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不应是学校通过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对学生的灌输和改造,而应是生与生、师与生间的自由交往、和谐共存。小学伙伴德育,旨在通过伙伴关系展开儿童的道德学习,让儿童能在朋辈文化中相互帮助、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并且将这种伙伴关系延展到教师、家长、社会等方面,改造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以形成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广阔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徐州市求是小学(以下简称"求是小学")的"‘换位体悟式’正心润格德育实践"项目,是让儿童在真实场景中体察、在角色变换中共情、在心智换位中品格提升的在场实践。这是一场儿童品格学习的体悟式行动,儿童道德认知和表达、品格习养和实践,在真实场景中发生并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试图以小学德育中礼仪教育为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创设全新的教育情景,优化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互动的道德生活和道德主体,努力消除现行德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实现突破,走出自己的礼仪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和德育水平。相对于小学生的理论能力较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课程德育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种德育方式。课堂教学隐性德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品德、教材、教法以及课堂气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道德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课堂教学隐性德育的内涵和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对课堂教学隐性德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