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游泳出发台出发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结合游泳规则变化,对出发台出发技术分阶段进行了技术分析。总结了前人对出发台出发技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流体力学对水下滑行技术和打腿技术提出新的见解,为广大游泳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竞技游泳的出发台出发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泳出发台出发技术包括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分析其技术要领和各自的优劣,可对不同泳姿、不同运动员运用不同的出发技术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3.
仰泳新旧出发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技术飞速发展,各游泳强国都在研究如何快速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出发技术是游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出发技术不仅可使运动员获得心理上的优势,而且能使人体在肌肉不做功的状态下,以2.3-2.7m/s的速度前行7m左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游泳的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六种出发台出发技术的技术要领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指出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应选用不同的出发姿势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与全国前三名游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的差距,为提高陕西省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黄山全国游泳锦标赛陕西省运动员所参与项目的出发反应时进行等级划分,并从性别、主项、游距等方面与全国前三名游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省游泳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明显不如全国前三名运动员(P<0.01),男性游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显著优于女性(P<0.01),仰泳出发反应时要明显快于其他泳式(P<0.01),自由泳出发反应时明显快于蝶泳(P<0.05)。结论陕西省男、女游泳运动员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应有计划的加大出发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短距离游泳比赛中,出发、转身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出发、转身技术;运用各种训练方式提高出发、转身能力,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水平游泳选手的出发技术诊断及科学化辅助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出发技术进行诊断,通过分析研究,找出了运动员在出发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帮助运动员提高出发技术,研究者发明了一种可以显示出运动员从发令枪响到脚离台所用时间的电子台上时间测试仪。通过采用该仪器帮助运动员训练出发技术,所有运动员的出发10米段时间都减少了:减少的平均时间男子为0.48秒,女子为0.62秒(P<0.01),最大值为0.83秒。  相似文献   

8.
宋琦勍 《游泳》2007,(4):6-9
1、前言众所周知出发技术好坏对优秀运动员来讲十分重要,甚至出发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近年来随着世界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发技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72年奥运会前,占主要地位的是传统式出发技术,后来抓台式起跳技术也相继问世,然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是1974年新的蹲距式出发技术。自从美国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像解析、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14名健将级以上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振动训练运用在平时的力量训练中,经过9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出发的反应时、出发效率以及转身动作改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9周振动频率为30 Hz,振幅为2 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振动刺激能够有效的提高游泳运动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对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出发、转身蹬边速度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游泳竞赛的激烈程度在日益增加。目前更多的运动员、教练员都重视和加强了出发、转身技术的训练,这对促进游泳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出发、转身技术的优劣,往往对比  相似文献   

11.
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对12名男性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抓台式出发技术的预备姿势、离台技术、重心移动以及入水技术的运动特征,为今后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2.
选择10名广州大学高水平男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力板、高速摄像机等仪器设备同步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资料,对游泳接力项目中常用的两种接跳出发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更适宜接力项目的摆臂式出发技术对自由泳成绩最好的4名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接跳训练,籍以探讨两种接跳出发技术的优劣及摆臂式出发技术训练对接跳时间的成效.结果表明,摆臂式出发技术相对于抓台式出发技术具有较大起跳角度、垂直速度和起跳作用力,入水阻力小,在入水距离、出发10m时间具有较大的优势,更适合游泳接力的项目特点,更适宜在游泳接力项目中使用.实验证明,运动员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跳训练,采用摆臂式出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游泳接力项目的接跳时间.  相似文献   

13.
游泳接力是最激动人心的比赛。在游泳运动史上确有些处于劣势的队,通过全队的努力,后来居上,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以往大多数比赛,接力比赛都采双计分制,说明人们对接力比赛的重视程度。接力比赛出发技术与现今人们采用的抓台出发技术有重大差别。交、接棒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对接力比赛胜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游泳比赛的开始称为出发。出发技术好,能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尤其是现代游泳比赛的名次以百分之一秒计算,所以,出发技术更显得重要。游泳竞赛规则规定,除仰泳在水中出发外,其他各种游泳姿势都必须从出发台上出发。从实践中看,运动员出发的速度度要比游泳的速度快得多,因此游泳运动员的出发技术好,在出发后的最初一段距离内既能赢得时间,又能节省体力。出发台出发技术有摆臂式、抓台式等形式。目前,在比赛中运动员普遍采用的是抓台式出发。出发,一般是安排在学生掌握游泳技术后进行,先进行辅助练习,掌握一定的出发技术后,再过渡到抓台式…  相似文献   

15.
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出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研究、文献调查等方法对竞技游泳2种主要的出发技术进行研究。对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决赛运动员224人次的出发技术的分布比例进行了统计,对出发反应时(start reaction,SR)、出发15 m时间(start efficiency,SE)、800 m以下项目的成绩(Score,SC)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出发技术的研究文献数据。研究表明,蹲踞式出发技术(track start,TS)从10余年前不到40%的采用率增长到了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的98%。蹲踞式出发技术在SR和SE上均比抓台式(grab start,GS)有优势。研究认为,抓台式技术将成为历史,所有运动员应掌握带有助推器的新型出发台的蹲踞式出发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技术辅助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洪  于仙贵  程燕 《体育科学》1998,18(4):53-56
为改进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出发技术,采用观测和实验方法,通过拍摄运动员陆上和水下出发技术录像以及出发计时,对出发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不同泳姿提出相应的入水启动方式,并研制出发训练辅助器材,对出发预备姿势、腾起角度以及飞行远度和入水角进行控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出发技术辅助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抓住世界游泳发展动态,选取16名一级大学生游泳运动员对新型游泳出发起跳器上蹲踞式出发技术开展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游泳出发起跳器的使用,能够提高后摆蹲踞式技术的离台速度;但腾空高度低,水下滑行效果不好,在出发起跳器上不适宜采用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和抓台式出发反应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蹲踞式出发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起动速度更快和发力效果好,比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反应时短,具有显著性差异,成为主流出发技术;建议:在各层次运动队的训练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出发技术是游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游泳的成绩,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继抓台出发之后,美国对出发技术又作了研究和创新,他们的运动员在1976年的国际比赛中已开始试用洞式出发。此后,这种新的出发技术在国际比赛中成功地被运动员推广和运用。洞式出发技术的要点是: 1、予备姿势与抓台出发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两种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的运动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8名男子大学生游泳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前倾蹲踞式与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的规范训练.通过对两种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录相解析来比较研究其出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不仅在预备姿势、起跳、腾空等阶段有利因素较多,而且在入水及水下滑行阶段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