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觉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程。学习习惯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理念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真正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法.所谓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等六个模块,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维艳 《考试周刊》2012,(67):27-27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市实施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等六个模块.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合作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前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但...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步骤,能够指导学生从课前自学到课后运用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市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已两年多(所谓"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下同),这一新课改举措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贯彻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如果还有最值得研究和改进的话,本人认为当属"质疑"这一模块,也是最薄弱的一个模块.学生要么没有什么疑问,要么提出的问题可能不伦不类,师生都很难解答.当学生没有疑问时,许多老师为了硬凑这一模块,于是说"你们没有问题,那我还有个问题,你们来回答".当学生的问题不伦不类很难回答时,有的老师会挡回去:"这个问题,等你长大就明白啦."几次挡的结果,学生也就再也没有质疑的兴趣了.对于释疑,有的老师集中放在最后小结前这一时间段,本人认为不合时宜.质疑恰恰是学生自学与教师精讲点拨的连接点,没有了质疑,学生的自学就得不到进一步升华,教师的精讲点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的放矢.因此,质疑的生成符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内涵,故而应当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有推动作用;或者说质疑可以成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高效推进剂,充实了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8.
叙述“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运用”六个模块。“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实施中突出“以学为主”、“以教促学”,强调“六模块”的灵活选择、组合与运用。“六模块”建构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学成为开放的教学,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市县教育局的号召,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调整,现在运用的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为了在课堂上熟练地运用,笔者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越来越感到"六模块"教学模式的精妙所在,感觉和"三案·六环节"模式很相似,但却是"三案·六环节"模式的进一步提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这六个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笔者就其中的合作学习谈谈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连云港市也一直在推行六模块(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前不久,有幸参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活动,执教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11.3《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  相似文献   

11.
互动探究模块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关键模块.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互动探究的问题,灵活采用多样的互动探究的形式,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有利于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提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因学习的困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在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从2010年秋季开学,本市教研室在全市各中学实施了“六模块”(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的“自学质疑”.此环节依托于教师设计的“三案”(学案、教案、巩固案)中由学生完成的“学案”来实现的.“自学质疑”就是学习主体独立观察、阅读、思考、操作、质...  相似文献   

15.
六模块建构式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发展、自主巩固、自主检测的平台,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真正把课堂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交流的平台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创造的潜能在学生的身上迸发。通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师理解和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核心问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精神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决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质量和深度,只有使全体教师都得到专业成长,才能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动探究课堂应该是一种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教学结构。动态课堂的本质特征是能够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合作,相互质疑,共同探究,一起进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充分预设,为"互动探究"作铺垫在互动探究中强调"动态课堂"并不是否定了"教学预设"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第三单  相似文献   

17.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质疑释疑、交流展示、共同建构等,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为学生打造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会展示,确保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而高质高效。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展示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挥教师对学生课外、课内学习活动的指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就要布置课外预习作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连云港市也一直在推行“六模块”(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前不久,  相似文献   

20.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中最常用、最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个体在集体互助的情况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按照组内明确的职责分工进行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安定区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中,"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也强调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