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编辑作为网站内容的建设者和把关人,是网络舆论引导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网络论坛编辑,是网络舆情的直接监测者和引导者,而且还可通过标题发置、置顶等多种技术手段和编辑方法进行"议程设置",使一些网民的帖子获得较高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制造网络热点。所以论坛编辑"把关人"的角色正在向"网络舆论领航员"这一角色推进。但网络编辑在享受技术支持的同时,又受到网络环境的巨大限制。传统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组织热点讨论时,编辑  相似文献   

2.
王宏 《新闻知识》2015,(2):19-21
网络编辑活动是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生产或整合各种信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社会上对网络编辑的内涵还存在种种误读,曲解了网络编辑"人才"的概念。本文通过实践中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分析和探讨,更新了网络编辑的概念,对网络编辑人才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获得了"第四媒体"的地位.网络信息"把关人"和"网站灵魂设计师"即网络编辑也成为一个热门职业.据估算,日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的.[1]  相似文献   

4.
张锦华 《出版科学》2011,19(6):36-38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编辑都是主要把关人。在"小月月"事件中,网络社区编辑、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编辑作为把关人出现明显缺位,致使"小月月"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在发帖人承认造假之后迅速落幕。网络时代编辑作为"把关人",要坚持传播真实,做到客观公正,避免"隐瞒性谎言",分清"知情权"和"知情欲望"的界限,尊重隐私。  相似文献   

5.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在网络编辑人才培养过程中,以"1234"为框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驱动为引领开发核心课程,以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畅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网络编辑人才培养质量。该探索不仅为本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且能为其他院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大新闻网站的建立,网络新闻编辑越来越重要,也对网络新闻编辑的素养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它包括网络编辑的基本能力,网络编辑的"四识",以及网络编辑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7.
"网络水军"谋求的是公共的注意力和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网民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并非基于理性选择,也无法直接辨别新闻事实的真伪。一些主流网站的编辑不顾舆论导向,片面追求名人效应,给"人咬狗"式的新闻开绿灯,为"网络水军"推波助澜。网络编辑严格过滤"网络水军"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闫川 《中国编辑》2011,(3):55-56
转载新闻和制作新闻标题是网络编辑最日常的两项工作。作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对网络编辑转载新闻和制作新闻标题提出,网络编辑必须练好基本功,做好基础工作,保持应有的责任心,随时提炼出新闻或者资讯的基本内容,制作精彩的标题。切不可为了"骗取"一时的点击率,加入"标题党",最终丧失网站的格调。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3):67-71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侵权归责的两个重要法律规则——"避风港规则"和"红旗规则"的适用条件,来探析新媒体编辑从业人员在编辑实务中的合理注意义务,从实务操作层面来探析新媒体降低网络侵权法律风险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编辑既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网络传播的策划者。编辑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判断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策划和整合,应用加工标题、网络推广等技术手段,把新闻的"信息内核"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其媒介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介质量和用户的媒介体验。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需要得到相应提升。本文分析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探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及媒介素养新要求,阐述提升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把互联网看作是"有呼吸"的,这是一种生态型的网络观。在网络已全景式地深度覆盖出版领域的情况下,编辑人员时有巨大的压力感和不可知感。如何在网络条件下自我主导编辑行为,仅靠经验和勤奋已不足。面对阅读市场的巨大需求,分享社交网络体验和感知受众情感,培养基于数字化手段的用户洞察能力,把握网络的节奏与节点,都是编辑人员无可回避的新命题。这一切行为的基础,都在于建立新的生态型的网络观念,把握走向网络自由王国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某些传统编辑感到地位和功能有被削弱的趋势,而某些网络编辑为了追逐市场利益而丢失了"把关"功能。因此有必要呼唤编辑角色的认同和重塑。文章就编辑角色的重塑提出了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下的编辑"六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把编辑的基本工作概括为六个步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校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六个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环节之间的界线也呈现淡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出版的兴起,网络编辑是用新的方式在新的载体上工作,其工作流程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去甚远.那么,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流程有些怎样的特点?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比有哪些异同?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使编辑学这样一门实用型学科跟上时代的步伐.故此,本文以"六艺"为线索,讨论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回应网络兴起环境下各种"唱衰传统媒体"的言论,解读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笔者从学术研究行为和学术期刊出版行为的基本特征出发,梳理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和内生条件,并提出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峻 《新闻前哨》2022,(3):14-15
融媒体时代,网络小编制作出一个好的标题,就是在给网络新闻擦亮眼睛,能大大有效提升网络新闻的吸引力、传播力.如何让网络新闻标题鲜活起来,既"会说话"又会"讲故事",是一门有难度的学问和奥妙无穷的艺术,是检验一个网络编辑综合素质的"试金石".网络编辑如果能在标题制作时,精准植入口头语、恰如其分的引经据典、适度运用网红语言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遍,网络编辑这个工作也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岗位。网络编辑飞速发展的同时对报纸编辑、电台编辑和电视编辑等传统编辑工作也带来巨大挑战,面对传统编辑的重要地位和市场因素,加强网络编辑规范化建设,对全媒体时代影响下网络编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对基于全媒体时代的网络编辑规范化模式进行探讨,以实现对网络编辑的全面认识,结合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新型发展,加强对网络编辑进行规范化建设,以推动全媒体时代影响下网络编辑的深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曹洁:电子图书版权保护可以引入"网络信用度"的概念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曹洁在《中国编辑》发表文章说: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建议引入"网络信用度"的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编辑何以成为另一种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可以把那些捧红"芙蓉姐姐"和"天仙妹妹"的幕后高手、把那些在毒奶粉事件中帮助问题企业做"搜索优化"的网络公关者称作网络推手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该忽视另一批更强力的网络推手,那就是网站的内容编辑.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成为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基本模式.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现代化简单过程后警呼"时不待我,后起可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