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众多自媒体节目中,《罗辑思维》无论从节目制作内容,到影响力,再到关注度上都是自媒体节目的领先者。目前人们通过互联网对自媒体节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自媒体节目形式看,以脱口秀节目受欢迎程度最高。《罗辑思维》作为自媒体节目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节目的构成安排外,更重要的是主持人个人的主持魅力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罗幸  吕志昆 《传媒》2015,(17):46-48
近来,在我国兴起的众多自媒体节目中,《罗辑思维》从节目制作内容到影响力,再到关注度上都是该领域中的佼佼者.目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节目形式应运而生,人们通过互联网对自媒体节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自媒体节目形式看,以脱口秀节目受欢迎程度最高,《罗辑思维》作为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更是以其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杨青山  李霞 《传媒》2016,(8):72-75
自媒体节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宽松的网络环境、较低的制作要求,使自媒体节目“草根”现象严重,节目的制作、运营水平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及营销策略的欠缺,使得大量节目夭折.尤其是我国的女性节目,边缘化现象明显,而且很多节目因为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本文从自媒体营销策略的角度出发,以女性节目《彬彬有理》为例研究其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媒体节目运营需要互联网思维,并尝试着总结出几条有益的营销策略,供当下自媒体女性节目运营参考一二.  相似文献   

4.
金建楠 《今传媒》2016,(2):114-1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生态的变化正在悄然进行.一大批网络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晓说》《凯子曰》等进入大众视线,成为大众关注的新焦点,其中《罗辑思维》节目凭借其独有的特点脱颖而出.本文以"五 W"模式为基础,分别探讨《罗辑思维》节目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方面的特色,希望为今后网络自媒体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晓明 《新闻世界》2011,(12):116-11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呈现纪实性美学的特点,而人物访谈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节目形式之一,在多媒体融合、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腾讯视频将纪实性与人物访谈相结合,推出社会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某某某》,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本文从《某某某》的节目定位、手法运用、主人公与主题选择、节目运作等方面对其成功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于仰飞 《今传媒》2011,19(1):75-76
自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到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国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格外引人关注,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前列,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本文试图解析新派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以及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9.
靳磊磊 《今传媒》2014,(12):94-9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媒体洗牌正在悄然进行,在微信公众平台、易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平台暗自较劲的同时,一大批依附它们生存的网络自媒体节目涌现,《罗辑思维》《凯子曰》《晓说》《把事儿说旺》进入大众视线,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罗辑思维》。在对凭借多平台、不同终端呈现专业化、个性化内容的《罗辑思维》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节目的传播内容和自媒体平台发展现状,发掘出这档节目有着本质创新潜力的传播特色,希望为今后网络自媒体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选取《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为例研究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知识分享问题。通过总结自媒体视频脱口秀节目的知识分享特质,分析传统自媒体模式和社群营销模式对知识分享效果的不同影响,结合当前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分化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在"娱乐至死"泥淖中进退维谷的电视媒体拨云见日,一批洋溢着五千年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让沉醉于自媒体、微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观众重新回到电视机前,这为电视媒体节目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卢健 《传媒》2016,(18):42-44
2012年,优酷视频制作的自媒体脱口秀节目《晓说》正式上线,并先后推出了两季,第一季总播放量高达1.8亿次,第二季总播放量则高达3亿次,创造了自媒体脱口秀的收视纪录.此外,《晓说》的版权在经过激烈哄抢后,落地浙江卫视,成为我国第一个由自媒体向电视媒体输入的节目.此外,央视新闻频道借《晓说》的影响力,邀请高晓松录制"五一"特别节目,由此成为了国内第一档被主流媒体所认可的自媒体脱口秀节目,也为我国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创新与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什么是自媒体,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We Media(自媒体)”这个概念最初由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斯(Chris Wil s)这两位美国学者提出。2003年7月,他们在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称:“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①媒体人潘越飞对自媒体的定义是:“说人话、接地气、有标签。”他理解的自媒体,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罗辑思维》的创办人罗振宇也颇为认同这点:“第一个特征是以人格魅力为核心;第二个特征就是全平台,不局限于某一种载体;第三个是必须有商业价值。”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必须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风格。那么自媒体就势必是一个主观媒体,是一种评论式的媒体。”②本文所指的自媒体节目,是指自主化的传播个体或组织通过电子化的手段,以固定的节目形式和时间向不特定的大众群体或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相似文献   

14.
李萌 《青年记者》2013,(6):66-67
电视评论节目发展转向的背景和原因电视评论节目是媒体在新闻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倾向性意见的一种节目形式。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实时性、交互性等优点,将自媒体时代推向高潮,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存在个性化缺失、重述轻评、拖沓冗长、评论角度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的出现为广播民生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节目改革的脚步,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融媒体的重要性。本文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关于广播民生节目创新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通过提升从事民生调查记者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加强广播民生节目的建设等一系列具体形式,从而积极、有效地推动广播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借助融媒体时代优势,进行全面的创新工作,提升节目活力。本文对融媒体时代进行探究,分析它对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引导作用。总结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分析创新的策略,应该提升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丰富直播节目内容、创新节目运维模式、增强信息整合的能力、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相似文献   

17.
李婷婷 《传媒》2020,(10):71-72
知识型音频广播的诞生、发展既受信息技术不断前行的驱动,也是大众消费观念变革的必然之势。如今,知识型音频广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是传统广播媒体进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口才培训节目《好好说话》为例,从五个方面入手探讨知识型广播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当前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夏守智 《新闻世界》2014,(4):135-136
2012年底,一档名为《罗辑思维》的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在优酷网上线播出,此后每周更新。近一年时间以来,《罗辑思维》持续更新50期,优酷网播放总量超过五千万,已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本文将从其节目特色、节目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罗辑思维》进行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兰金龙 《报刊之友》2014,(9):137-138
本文针对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栏目为例,对传统电视媒体在自媒体环境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其发展问题,从自我定位的转型,从合理应用自媒体的角度出发,对比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优势,探讨如何进行节目内容的变革,增强资讯时效性,打造权威信息平台,为传统电视媒体摆脱困境,适应自媒体环境,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视问政”节目是一种利用电视媒体直播问责官员的电视节目,自2010年在湖北、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兴起之后,凭借着搭建政府部门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作用,吸引了观众的支持和长期关注.不过,电视问政火爆电视屏幕的背后,制作者也应未雨绸缪,其节目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得更稳当?本文拟通过对“电视问政”节目的策划、制播以及取得的社会反响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电视节目如何获取受众的认可,进而产生最大化的辐射效果和影响力,最后对问政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