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迎接新千年和在年末年初的发行大战中赢得主动,全国许多省级党报早在去年就陆续对版面进行改革。 新华日报在1999年3月就进行了大规模改版,强化“新闻”主角,大大压缩专刊、副刊版面;北京日报1999年5月扩版。由每天8版扩为16版,新闻和专副刊的比例为14:8;贵州日报1999年7月对版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重组,拓展新闻在改版中得到充分体现,并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天津日报1999年8月改版,推出10个新闻版;辽宁日报1999年9月由8版扩大为12版,从6个方面加强新闻信息;南方日报从1999年10…  相似文献   

2.
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记者摇篮》杂志.从本期开始,改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与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管、主办,有关编辑、出版、发行、广告等业务,由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为了把这份全省唯一公开发行的新闻理论业务刊物办得更好,本刊编辑部草拟了《记者摇篮改版方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进一步办好《记者摇篮》的意见。这个改版方案(征求意见稿),以服务为宗旨,竭诚为新闻媒体、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为大学新闻传墉学院(系)师生服务,力求办得更实用、更耐读、更权威。希望各新闻媒体和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及有关单位.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大学师生座谈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的精髓,更是党报的“拳头产品”。最近一段时期,辽宁日报着力强化评论在主旋律宣传方面的引导功能,在“封底”版开设言论专栏《关东时评》。这个专栏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每天发表一篇针对性很强的言论,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品味辽宁日报的《关东时评》,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4.
要闻中心:主旋律报道是面旗帜 政教部主任蒲若梅说,在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会上,总编辑提出了"新闻党报"这个概念。这个全新的办报宗旨,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传统党报的很多特点都集中体现在时政这块——会议多、经验多、工作多、指令性计划多,更侧重按宣传规律处理稿件等。所以,办新闻党报,时政新闻任务十分艰巨。但时政新闻这部分有个"转身",也一定会给"双进"的新闻党报带来变化。大幅度的转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就给每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让订党报的人看党报.让不订党报的人买党报。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强势进入报刊零售市场。4月1日首次改版,提高了报纸的阅读魅力.在读者中引起一片“叫好”声:7月1日再次改版,实现了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让党报在市场上有了让人满意的“上座率”。  相似文献   

6.
李波  何旭 《新闻导刊》2006,(3):24-26
2006年2月.《重庆日报》再次改版.与以往改版不同的足.此次新闻改革“不以形式的改变和版面的扩充为重点.而以内涵式发展和提高版面质量为重点”.进一步面向中高端读者.注重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法的创新。以不断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为此.重庆日报编委会把全新打造“重庆在线”版、“影响周刊”和重塑“特别关注”版作为此次改版的突破口.通过这三个方面带动全报社编采人员的意识、文风的转变.全力增强党报功能.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下面笔者就“重庆在线”版运行4个月来的情况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7.
由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协作会进行的全国省级党报扩版提价意向调查显示:全国30家省级党报中,12家有明确的提价意向,全年订阅价上涨金额从27元-100元不等,涨幅在12.8%-47.29%之间。其中,《北京日报》计划由216元提高到288元;《辽宁日报》计划由248元提高到288元;新华日报计划由288元提高到360元之间;  相似文献   

8.
据《辽宁日报》报道:经辽宁省委宣传部批准,省邮政局同意,从2002年1月1日起,《辽宁日报》在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城区(含郊区),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自办发行。实行自办发行后,《辽宁日报》的发行质量和投递时效将会有很大提高,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读者将会亲身感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包括:送报上楼;今日订报,隔日送报;早8时看到报纸(大连当日看到辽报);处理投诉不过夜等。辽宁日报明年在沈阳大连鞍山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4日,安徽日报开始进行试验改版,推出了A、B版,加大了主流新闻的分量。增加了新闻信息量,进一步强化了党报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主功能,提高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在版式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创新与改革。 内部机制改革和配套改革 为推进改版顺利进行,安徽日报首先开展了内部机制改革和配套改革,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行采编分开和“小编辑部、大采访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9月1日起,辽宁日报正式由每天8版扩大为16版(星期六、星期日暂不变,继续出4个版)。辽宁日报为什么要扩版?扩版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重视新闻,抓好新闻,是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这几年报业竞争相当激烈。先是党报同各种社会类、生活类报纸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在报纸进入浅阅读但能产生深刻记忆的时代,说起党报,一般读者的感觉往往是严谨、准确有余,文章冗长、呆板、枯燥,多空话套话,吸引力、感染力不足,这可能是党报的通病,而对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有!从2009年4月起,辽宁日报进行了改版改革创新实践,提出办新闻党报的工作目标,即党报的属性不变,服务省委、政治家办报的职责不变,在重视宣传规律的前提下,强化新闻规律,让新闻在报纸上唱主角。  相似文献   

12.
辽宁日报从4月1日起,把一张从“形体”到内容面目全新的瘦报奉献给各界读者。编辑部著文表示,改版后的辽宁日报将扣紧时代脉搏,与省委工作同步,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站在新的起点上,展示新型党报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保定日报》为中共保定市委机关报,1948年创刊.如何紧跟时代、满足需求、扩大发行、增强效果,在新形势下提高党报引导力和吸引力?改版后的《保定日报》出版对开8个版,其中A版为新闻版,B版为专题版.A1、A2版为"要闻"版,突出本地特色,打造精品新闻;A3、A4版分别为"中国"和"世界",采用新华社播发稿件,力求使读者"一报在手,全球在握".B版推出农村、财经、科教、文化、体育、旅游等六大周刊,形式更新颖,视野更开阔,"悦读"性进一步提高,赢得了市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4.
刘尊利  赵伟 《记者摇篮》2006,(10):20-21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和编委会十分重视国际新闻的宣传报道。从1999年辽宁日报扩版为16个版面至今,每天都有一个整版的国际新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面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字)全部来自新华社通稿,不使用网络等其他新闻渠道。多年来,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图片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沈阳,众多阅报栏前阅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的读者可以说是最多的。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级或省级的“优秀版面奖”,每月都有一个被辽宁日报编委会评定为“名牌版面”;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有3位编辑先后被中国时事学会评为…  相似文献   

15.
《湖北日报》经过精心策划准备,改版、扩容、套彩,版面活起来了,内容更丰富了。“使党报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群众”是该报实行新一轮改版的目标。 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每天从过去的8个版增加到12个版,前4个版面为一组(A版),主要刊登省内、国内、国际重大新闻.重大典型和重大言论。第二个4版作为第二组(B版),主要刊登全省各市州县区有特点、有较强借鉴和启发作用的新闻;刊登各类深度报道,热点透视,以较强的权威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最后一个4版作为第三组(C版),主要刊登武汉地区的新闻。 为了有效保证《湖北日…  相似文献   

16.
著名报人、新闻学家赵阜,长期担任省、市党报总编辑重任,主办过《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优秀的党报、尤其是他培养了一批特别优秀的新闻人才,范敬宜、谢怀基等名记者、名编辑,都是从他身边腾飞的。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2005,(9):62-64
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记者摇篮》杂志,从本期开始,改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与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管、主办,有关编辑、出版、发行、广告等业务,由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为了把这份全省唯一公开发行的新闻理论业务刊物办得更好,本刊编辑部草拟了《记者摇篮改版方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进一步办好《记者摇篮》的意见。这个改版方案(征求意见稿),以服务为宗旨,竭诚为新闻媒体、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为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系)师生服务,力求办得更实用、更耐读、更权威。希望各新闻媒体和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及有关单位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大学师生座谈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曲波 《记者摇篮》2010,(5):13-13
去年,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了"瘦报"和"进家庭、进报亭"两次大的改版实践,改版后辽宁日报始终坚持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功夫,用新闻手段完成宣传任务,顺利实现了要闻版的成功改版。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9,(5):4-6
4月1日《辽宁日报》的成功改版,是一次党报创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全省媒体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记者摇篮》从本期开始将跟进党报新闻改革,并对此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本刊拟从第五期开始,陆续在“本期关注”栏目以“党报创新”为主题,发表相关文章,请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杨尚聘(左)在编辑会上在全同260多家地、市级党报中,这是一张别具一格的党报,周七期,四天综合新闻版,三天专版:套绿色的教育版、套红色的科技版和《周末》版。这就是具有鲜明党报特征的多功能系列报——宜昌日报。这张报年发行20多万份,宜昌人每4.5户有一份。 1990年12月16日《新闻出版报》以《宜昌日报推出科教版,形成周六期系列报新格局》为题报道了宜昌日报的新尝试。认为“地区日报办系列报的设想是为了适应开放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满足社会不同读者群的需要,使基层党报发挥更好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