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6月7日至9日,上海近11万考生赶赴150个考点参加2007年中国高考。这是一次意味深远的高考:中国恢复高考30年的特定时间节点让许多当年受"高考惠泽"的高三教师和家长平添了几许感慨;最后一批"80后"的"高考登场"又让这社会寄予了新的期待和厚望。2007年的高考,因为这些"特殊符号"而充满温情。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2001,(10):11-11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我国的高考改革要把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 全国统一时间、统一试卷进行高考在我国实行了很长时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考模式也正在走向多元化.今年全国就有"3+2"、"3+X+综合"等6种试题.从明年开始,北京市将单独命题.录取方式上,今年江苏省加大高考改革力度,允许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所部属重点高校,在全国率先实行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3.
为躲避酷暑天气、保障高考顺利进行,2003年教育部将高考时间从每年7月提前至6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汽车的普及,相对固定的高考日期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高考日期固定,如果赶上工作日,赶考路上"上班流""上学流"和"送考流"混杂在一起,加上考试服务人员,估计直接涉及人员超3000万人.为保障好这几千万人的行动,全国大多数城市均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但考点周边仍出现比日常更为拥堵的现象.为此,建议再次调整高考时间,把每年固定的6月7、8两天高考时间调整为6月的第一个周末.如此调整有以下几点好处: 1.可以为老先生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方     
《教育》2009,(31)
北京:高考新方案出台"十一"长假刚过,北京市公布了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由于2010年是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的第一届高考,因此,这次高考的改革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这次改革在考试时间、卷面分数等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高考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1]在江苏俗称"小高考"。为什么称"小高考"?因为它与高考科目挂钩,其一,江苏考生高校录取时必修科目必须合格(达到C等级);其二,测试等级获A等,可以在高三阶段的高考成绩中获得奖励加分。如此就使得每年3月份高二学生的学测应考充满着高考气氛,大多数中学就会要求教师、学生延长工作时间,家长督促着孩子加班加点,在不断地讲、背、练中实现"保C"、"冲A"的目的。这种"白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2,(5):3
学历史能不能变得轻松一些?复习历史的时间能不能少一些?高考中的分数能不能多拿一些?在"3+X"高考中,语、数、外的成绩至关重要,但无论"大综合"还是"文科综合",历史科的分数谁也不想丢掉.用尽量少的时间复习历史、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取得好成绩,这是每位考生的愿望,<历史学习>的"跟我学"工程能帮助你做到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7.
离高考还剩十余天时间,记者连日来采访了19位近两年以高分考入名校的学子,请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你分享当年高考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高考过后,留给广大考生的志愿填报时间并不长,但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高考考场上的拼搏。如果说,能够在高考中挥洒自如地发挥出"深厚功力"必须付出"数年磨一剑"的潜心磨练,要想在短时间内填报出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同样需要你充分准备、精心考量、厚积薄发。让高考分数和高考志愿默契配合,联手出击,你才能笑傲高考,叩响理想高校的大门。填报高考志愿,其实就是一个在众多院校中逐步缩小选择范围并取得最终结果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地来了解,为自己量身定制满意的高考志愿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育届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要算"高考语文加分、高考英语减分"的政策调整。绝大部分省市都纷纷以调整英语和语文分值为高考改革的着力点。值得关注的是调整高考中英语的分值权重,引发曾因英语"备受折磨"公众的强烈关注,一时间纷纷"拍手称快"。而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分担承载了英语学科降减的相应分值。降低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可以在汉语日益颓势的今天起到重新提振的作用。从传承文化角度考虑,可以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民族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高考结束后,本应该是考生历经沙场后脱下"战袍",一身轻松的时期,而有人却将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称为考生心灵的"真空期"。这段时间又被心理学专家称为考生心理问题的"井喷"期。这是因为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这个漫长的假期中,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结束后,各地都传出高考生"一醉方休"的新闻。高考之后,考生适当放松无可厚非,但放松变为放纵,则不可取。从高考结束到大学开学报到,长达3个月左右的时间中,有不少考生无所事事,整天在同学聚会或网络游戏中度过,这暴露出极为严重的问题。一是把高考作为求学的终点。具体表现在,高考临考前,有的学生撕书烧书,而高考结  相似文献   

12.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的一个稳定考点,很多考生尽管为此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此考点得分率仍很低.为使高考语文"字形识记"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高考中考生的得分率较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问题,值得广大师生重视。文章结合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省高考文综卷自主命题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每年11道历史选择题中均有1道是漫画材料题。取材多来源于教材之外,符合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的命题要求,也符合"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笔者从近三年安徽卷的漫画题分析入手,谈一谈高考历史漫画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反映北京文综卷阅读量大,自己"奋笔疾书",才算"勉强答完试题",还有一些考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答题。相关媒体也以《2016年北京高考文综试题阅读量大答题时间比较紧张》为题进行了报道。对"试题阅读量大"的问题,应进行辩证分析。一、文字信息量增加,加大审答压力2016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政治试题的文字阅读量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是我省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反思2013年的高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地理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一、在复习策略上,应该讲究"点、线、面"的结合点,就是《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考点。这些"点"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各种类型考题的"万变"之"宗"。抓住了这些"点",并在复习中注意进行落实,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线",就是"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应该说高考所涉及到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7,(23)
姓名:王永庆职业:沈阳市某机关公务员高考时间:20世纪70年代高考对于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因为高考给了我文凭,文凭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10年"文革"  相似文献   

18.
进入5月份以来,各地陆续公布了2012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在教育部一再发文要求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的背景下,各地的高考加分项目依然纷繁复杂,名目累加超过百种,加分标准也是千差万别.以少数民族加分为例,各地的加分分值就有好几个版本,加5分、10分、15分、20分的省份都有.这样的混乱使高考加分再次成为"高考月"里广被口诛笔伐的靶标,一时间取消高考加分的呼声再次响起.  相似文献   

19.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各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但要提出什么时间完成"时间表的"最后实现年限"则由当地政府决定。(3月5日《新京报》)杜玉波说,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戴婧 《教育》2015,(7):49
艺体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背负着双重高考的压力,专业高考+文化高考。因次他们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因此文化学习,特别是用在数学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让这些原本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能有所提高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学习。提兴趣,树自信,促习惯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其中一方面表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蕴含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