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郎织女》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后被王母娘娘发现后,把织女拉回天上,一个幸福家庭终被拆散的故事。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片断。案例师:王母娘娘“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织女该罚吗?请你  相似文献   

2.
《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牛郎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过着自由,欢乐,幸福的生活,可是王母娘娘却不顾牛郎织女的反抗,无情地把织女抓回了天宫,最后由牛郎和织女的抗争,才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相似文献   

3.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乘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因此,当这故事完完整整地印在语文课本上,走进我们的课堂时,学生们自然会感到分外的亲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小小的心中对夏夜的星空充满了美好、纯洁的幻想。故事里牛郎与织女的结合具有很浓的传奇色彩。首先是老牛提供…  相似文献   

4.
赵龙 《教育文汇》2006,(3):40-40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纳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  相似文献   

5.
袁小芳 《考试周刊》2012,(70):52-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学情分析:《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动人,学生很容易被课文内容所吸引。但是学生对人物所代表的精神不能一下子领悟。还需要点拨:如牛郎和织女在婚后男耕女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说明美好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再如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他们,因为牛郎与织女私自结婚不合乎封建礼教而硬生生被拆散,也体现了封建专制者六亲不认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最后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一说,王母娘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的观点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1.反对王母娘娘的,例如,王母娘娘非常霸道,对自己的女儿都那样狠毒;王母娘娘十分专横,没有同情心,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生活;王母娘娘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等。2.赞成王母娘娘的,例如,王母娘娘大公无私,秉公执法,  相似文献   

7.
转眼又到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已经是2005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样……银河的一边,牛郎披着牛皮,带着他的儿女们飞奔而来。银河的另一边,织女也加快了脚步。他俩终于碰面了。“牛郎哥!孩子们!”织女激动地大声喊。“织女妹!”“妈妈!”牛郎和孩子们也兴奋地叫起来。又是整整一年没见面,牛郎和织女互相倾诉着思念之情。说着说着,织女伤心起来:“牛郎哥,王母娘娘太狠心了,她无情地拆散了我们,只允许我们一年见一次……”说到这里,织女不由得哭起来。“织女妹,你别哭,明天我就去求玉皇大帝,让他老人家成全我们。”…  相似文献   

8.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乘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因此,当这故事完完整整地印在语文课本上,走进我们的课堂时,学生们自然会感到分外的亲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小小的心中对夏夜的星空充满了美好、纯洁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王艳 《大学时代》2003,(2):9-10
2.14,Valentino。当我们沉浸在《TITANIC》的“Youjump,Ijumptoo”,cry得满脸泪痕,用去纸巾无数时。回过头来,却望见了“七夕”———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七夕”的来历)孤儿牛郎,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美丽的仙女们私自下凡到银河沐浴、嬉戏。在牛郎的恳求下,剩下的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下界抓回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牛皮,担起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天空出现另一条银河,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于是,牛郎织女隔…  相似文献   

10.
百灵鸟是树林里著名的故事大王,这不,它又开始讲它的故事了:“天上有条银河,隔河相望的是牛郎和织女。牛郎和织女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狠心的王母娘娘硬是拆散了他们。”好奇的黄鹂连忙问:“难道他们就一直不能相见了吗?”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牛郎织女》,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让我记忆犹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断】师:说说你对王母娘娘的评价。生:心狠。生:厌恶。生:心狠手辣。师:有不同观点吗?生:有原则,但无人情味。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段话:出示: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师:现在,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王母娘娘?生:有点人情味。生:刀子嘴,豆腐心。师:再联系到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王母娘娘要等到牛郎不在家的时候将织女带走?  相似文献   

12.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衣食无着、倍受欺凌、忠厚老实的农村穷孩子牛郎竟然和“宇宙皇后”王母娘娘攀上了亲——娶了天仙织女作妻子,但终因门不当户不对、惨遭棒打鸳鸯而夫妻分居、在水一方。  相似文献   

13.
《诗经叫、雅·大东》鸣织女、牛郎之不平,所谓织女“不成报章”、牛郎“不以服箱”,这就透露了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牛郎织女相会之故事雏形。尔后有天帝为织女主婚,以释织女之怨情,并解孤独。由此切入,就敷衍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东汉以来大量有关记述神异和习俗的典籍,只把牛郎、织女“限河梁”当作故事的前奏,而把鸟鹊填桥以渡牛郎、织女相会视为故事的圆满结局。千百年来,我国人民把“七夕佳期”当成喜庆节日,并以之为习俗年年庆贺。诗人词客因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把七夕喜庆当作永恒主题予以讴歌。七夕节的基调是儒家的和乐美满,不过又打上道家的神仙思想的烙印,因而带有超现实的神秘色彩,终于使牛郎、织女相会成为千古不衰的爱情佳话。有人认为,七夕节是个哀怨日子,当日婚嫁不吉利,这一说法显然不妥。  相似文献   

14.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最有名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过牛郎织女星故事的记载,可见这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后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南朝梁肖统收汉氏无名氏诗作合为一组,并题名为《古诗十九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牛郎织女》,教学中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说说你对王母娘娘的评价。生:心狠。生:心狠手辣。师:有不同观点吗?生:有原则,但无人情味。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段话。(出示)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日久天长,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熟识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小学二年级思品课上的"意外":课堂上,老师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当讲到牛郎为了挽留住织女而拿走了织女的衣服时,一个孩子大叫:"老师,牛郎是流氓,偷看女生洗澡,还抢人家衣服。"遇到这个"意外"应该怎么办?为此我写了一篇博文《牛郎是不是流氓并不重要》,一位朋友读后与我交流。他说,可以这样回答那个孩子提出的问题:牛郎织女的故事应该  相似文献   

17.
此木 《家庭教育》2009,(12):48-48
如今在网络上,一些美好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常常因加入一些粗俗的网络语言、恶的内容而变得面目全非。如“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因为牛郎有七位数的存款才愿意与他结婚;牛郎最后是吹着牛皮上天去找织女的!文章中还出现了“小心肝”、“MM”、“豆腐渣工程”、“变态”等字眼。此外,格林童话的经典故事“小红帽”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也遭扭曲。  相似文献   

18.
记起七夕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的织女下凡,爱上了勤劳的牛郎。两口子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王母娘娘发现后,追到人间强迫织女返回天庭。结果、王母娘娘挟持织女在前边飞,牛郎担着箩筐,箩筐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所认识的世界里,有两种“浩瀚无边”:一是历史时光的进程浩瀚无边:一是星球组成的河系空间浩瀚无边。而恰足在这两种浩瀚的交汇点上,产生了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每年夏历的七月七日这天夜晚,化成牛郎和织女的两颗星座要在天河相会。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无巧不成书”,这个“巧”,就是指巧合。巧合作为一种创作技巧,它是使文学写作做到构思精巧的常用方法。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可以说,它正是运用巧合创作取胜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何时,我们且不去管它,但凡夫俗子与天仙美女成婚匹配,这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巧合,并且充满着神奇的怪诞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