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显著变化,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薄、金钱第一的本质。当于勒穷时,菲利普夫妇骂他是个“花花公子”、“无赖”、“流氓”;当于勒来信说要赔偿菲利普夫妇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马上发生变化,认为于勒是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整天盼着他早点回来,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菲利普夫妇带着女儿、儿子和女婿到哲尔塞岛去游玩,恰巧遇到于勒,发现他又破产了,这时他们又像躲瘟疫一样躲开了。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
邱兴宇 《现代语文》2008,(9):121-122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提示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确实,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3.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首先,菲利普夫妇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一部分。菲利普夫妇一家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买日用品通常是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于勒的所做所为无疑是给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从这点看,菲利普夫妇并不是冷酷自私的,他们对弟弟还是宽容的。其次,生活迫使…  相似文献   

4.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确,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但因此就说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你认为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并说明你的理由。我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因为。参考答案:菲利普夫妇。因为他们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通过他们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高度统一而且十分肯定,他们认为《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就是于勒。"对呀!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我们都错了。"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文章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这个要求,我对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有以下几点见解。一、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根据通常的说法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小说通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精巧构思,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变”;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变…  相似文献   

8.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一般都认为是以“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叔叔态度的几度变化为线索。即菲利普夫妇先是把“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于勒打发到美洲去;后来从于勒的来信中得悉其在美洲做买卖赚了钱,发了财,并要赔偿他们的损失时,却又渴盼于勒赶快回来,并对其大加赞扬,说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可是在去哲尔赛岛途中的轮船上意外地发现于勒不是一个赚了钱、发了财的“大商人”,而是一个“衣服槛楼的年老水手”时,又让全家人赶快躲开他,并对其破口大骂,说他是一个“流氓”,一个讨饭…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的生动描写,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人物形象,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1))。这是运用传统的小说解读方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法解读出来的小说主题,这种解读方法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这种解读方法导致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解读出来的人物形象比较单  相似文献   

10.
于勒简历表     
我认为教授《我的叔叔于勒》,只要把握好于勒的简历表,便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便捷地掌握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结构特点。首先我要求同学们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填写于勒简历表:接着围绕这张表,根据于勒三个时期经济状况的不同,分析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从而揭...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被指定为菲利普夫妇,于勒只起线索和陪衬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可是我一直不敢苟同,且耿耿于怀,想为于勒翻案:于勒才是本文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起反衬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是:在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身上却有着令人震撼的可贵的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历来的论者,都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定性为“自私、冷酷、刻薄、虚荣、势利、无情”的典型。其实,仔细分析文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也有比较懦弱,甚至比较宽容的一面。在这篇小说的插叙中,作者明确交代于勒“行为很不端正”,“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如果菲利普夫妇也像于勒一样是“坏蛋”、“流氓”、“无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能被于勒一次次侵占、一次次挥霍吗?如果菲利普夫妇不顾及兄弟情感,不是乱棒把于勒赶出家门,就是把于勒告上法庭,断…  相似文献   

13.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他们的弟弟、“我的叔叔于勒”的反复无常的态度为线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文章情节曲折,构思匠心独具。小说开始先交待了“我们全家”热切盼望于勒叔叔归来的心情,这种盼望缘于于勒叔叔lO年前的一封来信,“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全家沉浸在将有好日子过的喜悦之中,并且这盼望和喜悦与日俱增,父亲甚至已经有些痴迷,“唉,要是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该叫人多  相似文献   

14.
有问必答     
山东日照市五莲县三中的尚南慧同学来信问: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若从标题看,于勒应是小说的主人公;从人物所占篇幅看,“我”应是小说的主人公。但老师却说菲利普夫妇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为什么 ? 天津武清县第四中学的许文怀老师答:   尚南慧同学所问的是一个如何确定小说主人公的问题。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 (约瑟夫 )只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小说中各类人物的活动都是在“我”的视野内发生的。于勒在小说中也是个辅助人物,菲利普夫妇前后语言行为的变化都是由于勒这一人物的贫富变化而引起的。而作者所要…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对照起来读,就不难发现,两篇小说,虽然不同出一人之手,反映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在选材布局、表现主题的方法上却有很多“殊途同归”的地方,这就给我们教学上一个启示: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可以把它同《变色龙》对照起来,进行比较教学.首先两篇小说在刻划人物,表现主题的方法上是相同的.《变色龙》是以狗的地位的变化引起奥楚蔑洛夫态度前后多次变化来刻划其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多变善变的性格特征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以于勒的暴发与沦落引起菲利普夫妇态度前后变化来刻划其贪鄙势利、冷酷自私、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的.通过人物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的对比来揭示人物性格、反映主题,正是两篇小说的相同处,因此,以《变色龙》表现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解读】 一、小中见大的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取材于家庭生活。主要讲述菲利普夫妇和“我”的叔叔于勒由于遗产分割问题而产生的家庭矛盾。以及菲利普夫妇随着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不断变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悲惨的景象.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相互帮助、共度美好生活的一种人际关系。小说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生动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从他们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中深刻地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描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在情节的叙述中,文章巧妙的插入了二女儿订婚全家去哲尔赛岛旅游的细节,这个细节看似孤立,可有可无,细细品味,便可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第一,串联、拓展文章情节。文章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学生为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绝情唏嘘不已,我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标题中的"我"是谁?多大年纪?一个学生很快回答:"我"是菲利普的儿子、于勒的侄子约瑟夫,在故事中出现的时候大约十多岁的年纪。大家似乎都对他的回答表示认同,我对此不予置评,又问:你们能看出来约瑟夫对于勒是什么态度吗?学生再次浏览小说,有的说:约瑟夫很同  相似文献   

20.
于勒是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倾轧的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在小说中,于勒首先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变化的人物,是一条线索。于勒的命运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围绕“于勒”这条线索,作者安排了四个情节发展的过程: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使文章条分缕析,一线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