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强是我妈妈的好朋友黄阿姨的儿子。他和我同在一个年级,但比我小八个月。他长得很瘦很瘦,要我说呀,简直像根细面条。不过,我妈妈、爸爸更爱管他叫“猴精”。的确是呀!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从来不肯老老实实坐上一分钟,似乎天底下所有的椅子都钉了钉子。我们常常笑话他是“陀螺屁股”坐不稳。他从不肯好好地吃顿饭。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黄阿姨总是羡慕地对我妈妈说:“如果我们家  相似文献   

2.
朋友的儿子从小就是个令妈妈骄傲的孩子。上幼儿园时,聪明可爱,阿姨都很喜欢他;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自觉认真,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是老师公认的好苗子;上了初中,开始成绩依然很好,但初二时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从此成绩开始下降,以致最终这个人人看好的孩子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为大家的遗憾。一个学习尖子为什么会中考落榜呢? 一、老师的“无心”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该生在初二时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这个老师有个孩子同该生从小学起一直是同学,但学习成绩远不如他。老师为了孩子的进步付出了很大心血,终于…  相似文献   

3.
教育,应该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蒙台梭利不一样的“我”孩子甲:“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呀?”阿姨:“你先告诉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吧!”孩子甲:“我叫金洁,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妈妈希望我像白雪公主一样洁白。”孩子乙:“阿姨,我叫刘赢(实际上是“寅”),就是爸爸希望我做什么都赢的意思。”孩子丙:“还有我,我叫王雨非(菲),是因为我出生时下了非常大的雨。”……确然,不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我”,从他们一出生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告诉…  相似文献   

4.
“两面人”     
以前,我经常听大人们谈起“两面人”,可我总是弄不明白,一个人怎么会有两副面孔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两面人”,这可是我亲眼所见噢!元旦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位身材苗条的阿姨和她的儿子。她们长得漂亮,穿着也十分时髦,吸引了很多行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儿子背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背着背着,他的问题就来了:“妈妈,清明时节是什么意思呀?”我怕说复杂了他理解不了,就说:“清明是一个节日,和你们的儿童节一样啊。”下午,我好友来串门玩。儿子高兴地跑过去,拉住我好友的手炫耀似的说:“阿姨,你知道清明是什么意思吗?”我好友被他问得莫名其妙,说:“是一个节气呀。”儿子顿了顿,用稚嫩的语调对她喊:“阿姨,祝你清明节快乐!(”慌忙安慰好友的焦焦妈)4岁的芳芳养了一只小鸭子,每天跟它说话,周日还带它到楼下散步。出门前我叮嘱芳芳:“要注意安全。”芳芳认真地说:“放心吧,…  相似文献   

6.
老棒·老妈     
我就是“老棒”,可我一点都不老,今年才12岁。怪名是阿姨取的。那时我还在读幼儿园,一天老妈正给我洗澡,阿姨来了,我慌忙把露出水面的胸部紧紧捂住。阿姨大笑,要掰开我的小手瞧瞧捂了啥宝贝。我郑重其事地抗议:“男女授受不亲。”阿姨捧腹大笑,老妈先是一愣,接着笑骂:“憨头儿子,小小人哪学的老三话?男孩子让人看看胸部有啥关系?”我将信将疑望着阿姨,阿姨向我扮鬼脸,说我老气横秋,真逗,以后就叫我“老棒”算了。就这样,“老棒”从此就叫开了。我爱学成语,老妈说我学了就技痒,乱用。老师夸我用得蛮高级呢,就老妈爱吹毛…  相似文献   

7.
魏静 《今日教育》2008,(9):49-50
一直以来,自认为对语文情有独钟,学生时代喜欢语文,工作后热爱语文,自认为还算一个比较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是语文?”我愣了片刻,是啊,到底什么是语文?我这个教了十几年语文的教师,一时竟然语塞。反问儿子:“你认为什么是语文?”儿子想了想说:“语文就是一门学科。”是啊,在多少人眼中,语文就是一门学科,一门基础学科而已。  相似文献   

8.
去接儿子放学,在门口看到多日不见的熟识的朋友一家也在等候孩子。于是几个人兴奋地攀谈起来。谈到有趣之处,我们都“哈哈”大笑。一扭头,发现儿子已经静静地站在我的旁边。儿子平静而礼貌地说“阿姨好”。  相似文献   

9.
儿子中考那年,作文题是:“我有一双……的手”。同事的孩子不少是高分学生,考完一问,他们全写的是“我有一双笨拙的手”,好像商量好了一般,而我那顽劣的儿子写的却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15岁的儿子颇为得意地讲述了自己这双手在电脑上做了许多他过去不曾做过、甚至不敢想的事。得知儿子与别人不同时,我心中窃喜:与众不同,就有新意,有新意就……中考成绩出来了,儿子比别人的分数都低。我也有点犯懵,在不停地反省后终于彻悟:我忘记了我们社会最起码的行为规则———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与众不同,其实是最危险的。我想,在阅…  相似文献   

10.
儿子只有5岁,按理说正是天真无邪的年龄。然而,不知为什么,儿子特别爱耍小聪明。那天送儿子上幼儿园,阿姨讲了儿子的一件趣事。儿子调皮,坐在小椅子上总是不安分,晃来晃去的,有时还站在椅子上来个“金鸡”独立,结果把学校的小椅子给弄坏了。小朋友们纷纷向阿姨告状,可不论阿姨怎么开导,儿子就是不承认错误。后来,我  相似文献   

11.
儿子能走摇摆步了。每天下班后,我们将他从幼儿园接回家,让他一人玩耍。于是,我们便忙着烧饭,洗衣,再也无暇问津。可是,他却不甘冷落,独自投奔邻居阿姨家。邻居尚是快乐的二人世界,午饭总比我们开得早。我每每过去叫他回来吃饭,总见到他是这副模样:手指搭在桌沿上,仰着头,垫着脚尖,小嘴张得圆圆的;或者坐在小凳子上,两只眼睛不是骨碌碌盯着茶碗,就是跟着阿姨叔叔手上来来往往的筷子移动。一旦嘴里的吞完了,脚跟就有节奏地敲击着凳子腿,发出“嘟、嘟”的声音,那是给阿姨叔叔的信号:嘴里没了。于是阿姨小心翼翼地往他嘴里拨点饭或挟点菜。此时此刻,无论我说多少个“我们回家吃好吃的”也打动不了他。阿姨家的饭就是  相似文献   

12.
爱插嘴的我     
我就是我,幽默风趣,又很调皮。你要问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爱插嘴”一定是当之无愧。我这个人,这个不爱、那个不爱,就是爱插嘴。平时在大人们讲话的时候,还有在课堂上,不知怎么的,我都会鬼使神差地插上几句,结果总是会得到一顿“舒服”的“表扬”。唉!为了插嘴我可吃过不少的苦头。有一次,妈妈在和一位阿姨聊天,妈妈对那位阿姨说:“我家这儿子像个小老头……”“那你不成了‘千年人妖’吗!”我随口插道。像我预料中的一样,后脑勺被妈妈敲了一下……后面的结果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吧!像平常生活中的事例多得数也数不清。当然,我插嘴的次…  相似文献   

13.
一碗饺子     
母亲有病,我和妻子回去探望,给9岁的儿子留了钱,让他中午到街上买饭吃。一天晚上回家,妻子忙问儿子吃午饭了没有。儿子高高兴兴地说:“吃了,吃的饺子,真香!”妻子又问:“在哪家饭馆吃的?”儿子扑闪着纯澈的大眼睛说:“是隔壁张颖阿姨给我送来的。”“什么,张颖?”我和妻子同  相似文献   

14.
时近中午,我正忙着做饭,忽听儿子在楼下面喊:“妈妈,阿姨出事了!”“阿姨出事了?”我心里一惊,来不及换衣服,便往楼下跑。出了大门,往坡底下一望,一群人围在一起。我以最快的速度往下冲。这每日必走的100多米的大坡,今天显得格外长。近前一看,是我们隔壁的阿姨骑车下坡,不小心翻了车,两只手摔破了,满身都是泥,我便用力搀扶着她往家  相似文献   

15.
大家好!你们知道吗?“BLS”别动队已经开始行动了!什么?“BLS”什么意思?“B”就是早餐,“L”就是午餐,“S”就是晚餐。对呀!我们8个人就是“一日三餐饮食小分队”。别看这一日三8餐事情并不大,我们却做出了大文章。  创业初期,每天早晨我们从每家每户叔叔阿姨手中  相似文献   

16.
小笛姐姐:转眼就要中考了,虽然我在班上成绩还不错,可一想到“中考”我就很紧张。父母一直希望我能考上重点中学,如果我正常发挥的话,应该没问题,因此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定要考上重点”的目标。可我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遇事一紧张,就什么都忘了。要是中考的时候我也这样,那可就糟了。小笛姐姐,请你帮帮我!小云小云同学:你好!你担心中考时因紧张会出现“什么都忘了”的现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正是因为常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付这一现象的许多有效办法。根据你的情况,我想从这样几个方面和你谈谈应对之策。一是如何认识考试结…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8.
哪来的警车     
一天,我带着儿子与朋友在一家餐馆就餐。期间,朋友说要去洗手间,儿子自告奋勇地带她去。过了好久,只见儿子兴冲冲地拿着一辆玩具警车回来了。“哪来的?”我问。“是阿姨自己给我买的。”原来儿子对朋友说今天是他的生日,朋友就带他到旁边超市选了一个礼物。其实那天根本不是儿子的生日。我当时非常生气,但顾及儿子的自尊心,我没有拆穿他的谎言。回到家,我一边分析儿子行为的原因,一边思考着即将进行的谈话。“儿子,到了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了。”儿子非常高兴地等我讲故事。我给儿子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然后问:“为什么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去…  相似文献   

19.
幽默     
《教师博览》2009,(10):32-32
开心与关心 一天。在幼儿园的儿子问我:“妈妈,开心是什么意思?”“开心就是高兴的意思。”我说。“哦,我明白了。”儿子说,“那关心就是不高兴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6岁的儿子聪明而且富有同情心(比如他会为小动物受伤而难过),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很讨人喜欢。我一直为他自豪,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充满信心。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开始反思。徐阿姨是我们家的保姆,已经在我们家干了整整6年,可以说我家小宝是徐阿姨一手带大的。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她要回老家了。为此,我准备了很多吃的、穿的、用的让徐阿姨带回去,同时还多给了阿姨一个月的工资。没想到我家小宝不高兴地说:“妈妈,你为什么对徐阿姨这么好?她又不是我们家的人。她是保姆。”“她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你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