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插花艺术在日本称为“花道”,在全国很流行.人们取来各种鲜花、树枝和青草,经过修剪整理,在花瓶中组成各种美观的艺术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日本,人们常以会插花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尤其是姑娘们,在结婚前都要学习插花,要是不懂插花,她的父母就会觉得难堪.日本人学插花还需要拜老师,即加入“花道”.一般每星期上一二次课,一年内学会几种基本造型,两年后就可以根据个人的想象力来自己构思创作了.但插花要插得美,除了要善于艺术构思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例如,在剪枝时要将鲜花的枝干放入水中剪,因为在水里剪一刀,枝干就能吸收一次水分,从而使鲜花保持艳丽.如果在空气中剪枝,花的枝干就会吸收空气,因而容易枯萎.有的花卉喜欢吸收酒精,因此放在酒精中剪枝更好.如方法得当,一盆插花可在室内保存一星期左右.日本的插花艺术来自于中国,据说是在唐代与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开始是作为祭佛用的“供花”,后来,“供花”的宗教色彩逐渐减弱,观赏作用增强.15世纪末,日本的插花艺术有了高度发展,瓶花成为室内的重要装饰.同时,人们对花瓶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装饰品、陈设品的协调也有严格讲究,开始出现插花能手.  相似文献   

2.
正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一位出生在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他被誉为欧洲文坛的"怪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卡夫卡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作品。作为一个西方作家,卡夫卡却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曾经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卡夫卡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想象中国、阅读中国、描绘中国和创作中国这一过程,这在西方作家中虽然不能说是绝无仅有的,至少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难能  相似文献   

3.
小泉八云的文笔优美流畅,来日本后发表的作品差不多都是用英文写的。他对日本的伟大贡献,不仅是在松江、熊本、东京任教,更重要的是向外国,特别是美国介绍日本。他不是用外国人的眼光客观地介绍日本,而是带有自己的偏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另一个功绩,也许是更大的贡献,便是使日本人认识了自己。当时日本刚开始有议会,一味崇拜舶来品,轻薄自己。是小泉八云让日本人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美好。这一切,他不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而是从日常生活方面加以揭示的。如果这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链上的种种因素,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形成很大的差别。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较强的分析性、思辨性,中国人看事物往往带直观性,侧重于从统一性上进行把握,较少细节性分析。因而,有人说西方人的方法是"探究式"的,而中国人的方法则是"静观式"的。西方重还原说,中国重整体论。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中西思维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发现易卜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的反抗精神与鲁迅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人也喜欢格里格,因为他的作品和中国传统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不乏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人还欣赏蒙克的绘画,因为他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呼唤,很象近百年来中国人发自心灵的那种呼唤。…既有共同,又有不同,这就是最有趣之处。”以上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先生在中、挪文学研讨会开幕致辞中的一段讲话,他为整个研讨会定下了轻松、友好的基调。在中国居住多年的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也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中挪作家的讨论能在一种坦…  相似文献   

6.
阿健 《世界文化》2006,(9):51-52
你的胸部很可能不如摄影模特那么完美,你的臀部也不如她们的那么匀称,腹部也不那么扁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那松垂的乳房、圆滚的臀部和肚皮上的褶子本身也是一种美,当然是在另一个国度。这种说法也许能让一些人放宽心,看来女人的美在世界不同国度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西方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接吻是人们用来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在这以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们却是用接吻这种习俗来表示一种敬意。在非洲许多部落里,土人们有吻酋长走过的土地的习惯。最早吻手和脚是表示对某人的尊敬。在古罗马初期,人们为了表示庄严的欢迎,才吻口和眼。有一位古罗马皇帝准许他最亲近的大臣吻他的嘴唇,次一等的大臣吻他的手,最疏远的大臣只能吻他的脚。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一带的人是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一早一晚有水浴的习惯,其次,日本人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爱洗澡的民族了。这种不厌其“繁”地洗澡的习惯,和日本国土处于温湿的季节风地带不无关系。元禄年间打破日本的锁国状态、初次来到日本的美国提督柏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本人认为洗澡可以使人精神爽快,日本人还认为在澡堂随着出汗就能使身体解除疲劳。”对日本人来说,沐浴不单是保持皮肤洁净,也是消除疲劳、提高精神境界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净化精神的手段。人们都可以看到,在日本即  相似文献   

9.
达森 《寻根》2012,(4):137-141
19世纪末,在欧洲的文化舞台上,活跃着一位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他频繁出入于欧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龙,成为政治杂志的封面人物;他还用法文创作了多部作品,是第一个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作家。在中学西传的历史上,辜鸿铭、林语堂也只能瞠乎其后。他就是晚清的外交官、曾朴的法文导师——陈季同。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火炬传递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火的历史可追溯至史前。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人类的礼物。在古希腊每个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家家户户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火炬传递在古希腊时期,最早是作为宗教仪式在夜晚举行的,后变为青少年中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最终演化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采集圣火的…  相似文献   

11.
李兆忠 《东方文化》2002,(3):45-46,72
比较中日两国文化,一件令我感兴趣的事情是,中国的东西传人东瀛后,迟早会被赋以严格的仪式,因此而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比如中国的书法传到日本,变成了“书道”,中国的茶艺传到日本,又变成了“茶道”。故此,日本有数不清的“道”,除了书道、茶道,还有什么花道、棋道、剑道、柔道、空手道……真称得上一个“道”的王国。  相似文献   

12.
刘昭瑞 《寻根》2006,(6):47-53
一在对华传教的基督教宗教地理和中国对外贸易史上,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南海海面上的上川岛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位置。16世纪前半叶,广东境内与西方世界最早来华的葡萄牙商人非正式的通商口岸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浪白澳(今珠海市南水镇),一个就是上川岛,它们也是葡萄牙人的非正式居留地,而那时澳门尚未开埠。许多远航商船在上川岛停泊,与中国商人交易。在这些往来的商船中,不仅有商人,也有负有宗教使命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是其中之一。方济各·沙勿略一生有两次来到上川岛,第一次仅仅是路过,即1551年12月17日,他乘船从日本回印度果阿,途经…  相似文献   

13.
任荟 《华夏文化》2006,(4):33-34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主将,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与诗人。在《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中,柳宗元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他自幼信佛与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柳宗元之母卢氏便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亲戚中也有多人信佛,家庭浓  相似文献   

14.
西洋饮食文化入传中国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83年,当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冲破重重险阻,踏上中华帝国的土地时,他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系。在他留下的日记里,我们能寻出很多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疑惑性记载:“中国人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长约一个半手掌的光滑的筷子。他们的饮料可能是酒或叫条的饮料,都是热饮。中国人酿的酒和我们酿的啤酒一样,酒劲不很大,但喝多了也会醉人……”几乎与利氏发问的同时,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和西方商人的来华,西方饮食文化也开始陆续传入中国。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洋饮品是葡萄酒。如康熙二十…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和中国的神话里,蟾蜍一般充当了邪恶的角色。日本人认为蟾蜍是受巫师摆布的恶鬼。在中国,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只贪婪的蟾蜍蹲在深水塘里,呼出毒气。一个人用金子将它诱出水塘,并杀死了它。中国人也把蟾蜍和月亮联系起来。有人说,他们看月亮里没有人,只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甚至  相似文献   

16.
谈到西方现代戏剧家,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这位宗师就是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只要考察一下萧伯纳、霍普特曼、奥尼尔、斯特林堡等人的创作风格和精神脉络,就可以发现此言不虚。实际上从易卜生延伸出的这条大道,在中国戏剧界也是四通八达。易卜生不但是最早被介绍进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而且是影响最大最久远的西方戏剧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韧之初,他是戏剧革命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作家创作的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戏剧之父。20世纪初,正是…  相似文献   

17.
这些堪称世间最美丽的花朵,是在山东潍坊风筝作坊里面制作的,其材料是宣纸、中国画用的矿物颜料。除了民间喜欢的大红大绿外,画家还特地加上蓝色和紫色,使之与水墨更加协调。为了让这些花朵经久不败,画家一朵朵地为其刷上丙烯,使之坚挺。为了防卷、防水乃至防尘,花儿上还喷了一层上好的透明树脂,使绽放的花朵终于完美。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8月15日,日本人气漫画《樱桃小丸子》的创作者,日本漫画家、作词家、随笔作家和编剧樱桃子因乳腺癌去世,享年53岁。樱桃子的告别仪式在东京港区的青山葬仪所举行,来自日本演艺、声优、出版等各界人士千余人前来悼念。祭坛以樱桃子的老家静冈县为原型,按照樱桃子生前遗愿,以"明朗、开心、和谐"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法国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始祖。“他是第一个具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在数学方面他颇有天赋。说到这位哲学家,中国当代学人陈家琪说:“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全部历史上,以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命题而与自己以前的一切繁琐论述划清界限,从而也就开创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刘海粟是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画家.他的中国画以泼墨泼彩山水闻名海内外,他的花鸟画特别是他的泼墨泼彩荷花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其画风独具特色.他的荷花在色彩表现上,采用了泼墨泼彩的手法,在中国画传统的青绿泼色的方法上,大量加入了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表现,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的特征,而他这种泼墨泼彩荷花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其形成的原因及其荷花作品中所具有的印象派油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