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天下速览     
《教育》2010,(12):8-8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考试周刊》2010年第47期发表周娟的文章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应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把学习方法的研究作为探讨教学方法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密切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意思是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教师不仅要把现成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把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提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呢? 一、帮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身的认识活动,教师施加的全部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卢桂梅 《山东教育》2003,(10):49-49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参与能力呢?一、激活“动情点”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主动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例如:教学“小数性质”时。课一开始,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了“2、20、200”三个数字,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感到很有趣,顿时议论起来。通过认真思考,有的说:分别…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生对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智力因素.而且还涉及非智力因素.兴趣就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一个。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参与的热情.才能在学习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要使学生会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自尊心,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因素,热情鼓励,精心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以思维为核心的活动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始终着眼于启和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杨兵 《学周刊C版》2020,(13):45-46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就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一个过程。要使教学过程变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体会和享受探索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内驱力,由“乐学”进而达到“会学”,这才是“主动学习”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校数学的教育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主体意识。要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作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的“加油站”,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催化剂”。积极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数学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不单单以“学会”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进而生成学习能力.高效课堂要颠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本文就打造高效课堂提出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上来,教师在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重要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相似文献   

11.
龙海勇 《新疆教育》2012,(16):230-231
教学活动是师生问知识、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将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由被动、“他主”型学习转化为主动、“自主”型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更要尊重、信任学生,“放手”、“放权”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他们在主体参与中体验学习的欢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海霞 《学周刊C版》2011,(11):117-11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其中,把“数学活动”引人数学课堂就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 ,构建了“主体参与 ,创新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即把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可主动参与的活动过程 ,学生不仅“学数学” ,还能“做数学”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发现 ,由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主动参与 ,他们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知识的掌握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学语文》2002,(3):53-53
一、激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直接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出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疑是激发学生动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强调身体性参与.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一句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写字是低年级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在写字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记忆一个个字形,而且要了解字形与字音、字义三者间的联系;在写字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不同笔画的写法,而且要掌握笔画之间、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在写字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字写对写准,而且要把字写好写美.这就包括从感知到认识到实践的复杂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在着眼于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节写字课,使写字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活动,使学生既“学写字”又“会写字”还能“写好字”,同时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变“要他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学会很重要,教学生会学习更重要。教学体现过程,教会显示结果。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在教学中,要巧妙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既研究教材教法,又探索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有效教学”指导“有效学习”,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变“要他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以达成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应该说既是“方法”。又是“过程”。那么“过程”能否目标化呢?近来的系列文章可谓争论激烈。因为“新课程观”强调“历史课程的实施不仅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生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