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在微信平台传播中,高质量的调查性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新生气,成为媒体组织提升影响力、获取核心受众的手段。在微信公众号传播的过程中,调查性报道是媒体组织确立"新闻专业性"的重要工具,成为媒体公众号影响力的"增幅器"、确立风格特色的重要的立足点。本研究通过研究利用微信成功传播的调查性报道,挖掘成功传播的报道和传播活动背后的规律,这将有助于媒体公号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也能够促使优质报道的传播更精准有效。此外,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明确微信传播活动给媒体组织和新闻专业所带来的新影响。研究表明,微信显露出更强的"把关"效应,通过对运营资源倾斜、内容题材筛选、文字风格化加强等方面的选择,将调查性报道的呈现逐渐收拢在更小的范围之内,技术对内容的控制更为隐蔽而强烈。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在一次小型媒体交流会上,直陈了国内财经媒体许多不成熟之处。 1.分类不明确 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分类很不明确,报道管理、财经(宏观层面)、商业(微观层面)的媒体统称为财经媒体。财经在国外确切的说法是财“金”(Financial),例如《福布斯》和《财富》编重报道微观层面,《商业周刊》倾向报道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释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内嵌的五重逻辑——政治逻辑、新闻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产业逻辑,指出现有主流媒体正在从“政治逻辑+新闻逻辑+技术逻辑”层面初步完成转型融合,更亟待从“市场逻辑+产业逻辑”层面大胆探索,为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夯实“造血功能、内生动力、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明园兽首拍卖再次激发起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媒体也发现了可以持续报道的热点.本文指出,媒体是民族主义话语倡导者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通过媒体平台,民族主义的话语得以进入公共表达,影响社会舆论,并与国家的某些制度安排形成互动.通过个案分析,本文呈现了主流媒体与民族主义互动的逻辑,而网民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对民族主义建构起到了叠加放大作用.本文通过对民族主义及其媒介建构的分析,试图阐释主流媒体在圆明园兽首拍卖中民族主义情绪的调动及其背后的政治和商业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5.
全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梦”的系列报道呈现出不同特点.电视媒体利用声画传播优势,将理论具象化,着重讲述个人追梦故事.报纸媒体以深度解读报道形式,在厘清“中国梦”内涵逻辑的同时,平衡话语比重,让个体畅聊“说梦”.网络媒体提升视觉传达效果,探索政策报道在“屏阅读”时代的最佳传播方式.随着这类报道的持续推进,应注意对政治修辞与新闻修辞的双重关照,处理好故事化报道“反常议题”与“平常接受”的关系,逐渐将报道议题的选择从“内涵”转向“路径”层面,才能使传播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它被称作媒体的利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当前媒体上呈现的一些调查性报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精、调查不深、批评监督没有威力,致使利器不利,成为无查处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与改进的烂尾新闻。如何使调查性报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呢?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调查性报道应遵循选题的新闻价值要高、调查要深入、叙事要完整、逻辑更缜密、言辞要有度五大方面的采写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海燕 《青年记者》2016,(22):41-42
6月15日,值2015年股市暴跌发生一周年之际,众多媒体对股市报道进行反思,有专家指出媒体的推波助澜是造成股市暴跌的原因之一.其实,媒体遭遇这样的“滑铁卢”,正说明专业财经记者的缺失. 财经报道领域越来越重要.从微观层面来讲,经济的发展已使国民积累了相当的财富,民众需要进行多渠道的投资;从中观层面来讲,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也使其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从宏观层面来讲,如何管理控制好资本的跨境流动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高质量的财经报道、高素质的财经记者少之又少.在媒体行业内大家都认可:培养一个社会民生类记者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专业财经记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是因为财经报道领域记者必须具备专业财经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否则,很难让报道不出错.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生产、社交、数据等可供性的传播生态下,基于产品逻辑的媒体单独创造价值演进为基于平台逻辑的多方价值共创。主流媒体价值共创表现为四个层次:价值主张层面,精准匹配供需与智能推荐产品;价值创造层面,媒体、相关方与用户整合资源共同参与生产;价值传递层面,用户通过社交连接与互动交流实现价值共享;价值体验层面,满足用户的多元价值期待。主流媒体平台需要从主体层面、内容层面、分发层面与社交层面等构建价值共创机制,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出色、有效的科学报道方式和方法,调查性报道在西方新闻界很受重视.1990年日本《新闻学评论》称调查性报道是“报纸再生的希望之星”.调查性报道以其详尽、费时、彻底、全面、主动而有别于其他日常报道,成为报纸媒体的重型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查性报道也逐渐开始得到了新闻媒介的普遍重视,成为托举报纸、电台、电视台知名度,收听、收视率上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媒体与专业调查机构合作开展报道的案例近年屡见不鲜,央视与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合作开展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江苏卫视与零点调查协力打造的"中国幸福指数"等都已成为品牌活动.媒体借力专业调查体系,可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把握社会潮流脉动,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1.
苏枭 《新闻窗》2014,(6):82-82
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调查性报告,以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身份、采访制作的投入之大、对问题深入剖析之深、逻辑缜密、叙事完整、细节充分等特点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之电视媒体的鲜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使"调查性报告"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本论文以中央电台新闻评论部的调查新闻节目其中一期《新闻调查——陈丹青出走》为例,分析电视媒体如何呈现"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12.
殷航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11-111
<正>美国媒体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自由化的商业媒体,不管是其内部运营还是在新闻选择与报道上都完全的遵循着商业化的运转。本文首先展示了美国现如今政治报道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其政治报道越来越娱乐化、区域化和表面化。随后从美国选举法案的改变和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化上来分析政治报道商业化出现的原因。最后,本文着眼于美国公众对政治商业化报道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待政治新闻日益趋于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学明 《青年记者》2006,(18):30-30
随着现代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报道方式逐渐得以细化,近年来,调查性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由此关于调查性报道方法的探索也成为了广大记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赵润森 《今传媒》2016,(9):50-51
传媒制度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媒介体制,具体为运作于特定社会与政治系统内的所有媒体及其组织方式。本文主要梳理了西方主流学术界对于媒介体制研究的脉络。文章重点选取的文本为《比较媒介体制》,笔者将技术作为影响传媒制度的重要因素,也纳入媒介体制的比较框架。此外,对于文中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公共服务取向以及与政治平行性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利用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第四权力理论等重新做出逻辑阐释。  相似文献   

15.
田华 《青年记者》2016,(20):13-14
伴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调查性报道在新旧媒体的合力下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调查记者群体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成为法治既保护又搁浅的对象. 调查记者的概念界定 调查记者作为记者的一类,以做深度报道、揭黑报道为职业特征.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国内媒体上的广泛呈现,调查记者开始涌现.关于调查记者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调查记者王克勤认为“真正的调查记者是新闻人加法律人”,这点明了调查记者的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周丹 《新闻爱好者》2012,(10):73-75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纸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博客、微博、播客等自媒体对纸媒又造成了新一轮冲击。基于纸媒新闻运作的特点和人们的阅读理性,本文认为调查性报道是报纸应对自媒体挑战的杀手锏,将引领报纸新一轮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调查性报道定义、特点的梳理,详细分析了调查性报道在自媒体时代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卉 《新闻窗》2009,(4):24-25
受众调查永远是媒体需要的。尤其对于面向市场、依靠读者来获得生存权与话语权的都市类报媒来说,受众拥有报纸命运的“票决权”。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纳者,而是话语平等的信息的提供者,甚至是决定者。分析媒体受众调查的形式,大约有三:一是高校的舆论调查机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二是社会专业调查机构,比如零点调查公司;三是传媒调查,这一类调查以前多在规模较小的层面开展,某些媒体也因此派生出依托媒体产生的专业机构,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已经成为中国最权威的电视收视率数据提供商。  相似文献   

18.
一、突发事件中地方媒体不应缺位在突发事件面前,地方媒体的缺位和失语,对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声誉无疑都是一种损害,也有悖于媒体的社会职责。特别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媒体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从传媒政治还是新闻专业角度分析,"媒体失声"这种"不作为"都是不适时、不明智的。1.政治层面。"不报道"即是放弃话语权,坐失舆论引导良机。直接后果就是谣言四起乱局丛生。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视察时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  相似文献   

19.
比较视野下的两岸电视新闻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以及媒体的商业竞争,台湾的电视新闻报道以其迅捷、灵活、丰富而受到民众的关注和欢迎.几十年时间里,大陆与台湾的电视新闻报道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伴随着两岸社会政治环境的逐渐宽松,不断增进的传媒互动与交流,电视新闻报道也呈现出更为活跃、更为丰富的状貌.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对两岸的电视新闻报道进行现象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近来国家推行的媒体融合政策谈起,剖析了市场化媒体的文化生产逻辑,讨论了媒体商业机制带来的政治影响。作者着眼于正当性政治、公共性政治与媒体生产机制及其培育的消费文化之间的矛盾关系,指出媒体的市场化发展路径不仅不是传播治理的有效手段,反而会带来基层组织力消解、正当性规范消散和传播民主化程度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