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办学中,课程衔接是最为重要部分,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都面临课程衔接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养成课程等多个方面。而针对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就需要对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3+2”中高职衔接等多种方式.针对衔接过程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重叠等问题,探讨“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等五个模块探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特别是课程内容衔接的细节,以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莹莹 《考试周刊》2014,(66):163-165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中职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拓展和深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有效衔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课程性质和任务、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及评价方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构建中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专本衔接"试点项目是江苏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又是保证"专本衔接"项目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专本衔接"试点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专本衔接"试点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践,从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任课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教学标准与高等职业学校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与衔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专业教学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促进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课知识缺失、专业实践课倒挂等,针对性的措施是对中高职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联系,进行区分定位,然后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衔接,并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文秘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进行论证,成绩突出,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8.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职业核心能力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问题,从中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调研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核心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解决了能力目标衔接不到位和实践技能培养重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素英 《文教资料》2014,(4):159-160
作者针对家纺艺术设计专业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下课程衔接方式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出发,就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与初探。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合理构建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0.
张大伟 《成人教育》2014,34(10):46-48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从现实依据、理论依据、现代教育学依据以及操作依据等方面找寻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设计依据;围绕着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技能训练等方面对课程衔接的设计思路进行思考;面向现实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落实提出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1.
对中高职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以下简称中高职衔接)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中高职衔接包括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学制的衔接、教育体制的衔接和课程的衔接等,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而课程的衔接,首先是课程目标的衔接。一、课  相似文献   

12.
陈畅 《考试周刊》2014,(64):167-168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关键,但课程衔接一定不是中高职相同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均相互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幼儿教育学》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题从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指出构建《幼儿教育学》课程体系,有利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院招生专业为例,分析了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24个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摆出了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所面临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有效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重要教育政策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经历了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尝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纵观发展历程,这四方面似应受到重视并努力为之,即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实践发展需求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点、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服务区域经济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1):168-169
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据中高职阶段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探索了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实施策略,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立护理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做好中高职衔接,既要保持各层次教育的特色,又要强调职业观念对护理行为的影响,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最终落脚点是课程和能力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理论、技能实训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高尔夫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矛盾,提出从模块课程、学分课程、资格证课程等方面进行衔接的方法,并对各方法课程衔接的路径进行研究,指明了统筹管理、强化沟通、整体设计、系统衔接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铭 《考试周刊》2010,(46):182-183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的特点,作者从教学内容与已授课程的衔接,与环境工程专业的衔接,以及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环节的衔接三个方面探讨教学体会,以帮助同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技术人才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阐明中高职课程衔接缺乏统一的课程衔接体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课程内容落后行业岗位需求等问题,可以通过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师资对接、证书互认、校企合作等方法完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体系。采用调研方法了解机电类职业对于中高职学生不同的能力要求,以专业基础课——机电基础为例,按层次、分级别制定中高职机电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制订思路和课程设置原则,以及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衔接方案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