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洪水神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共同的神话主题。作为人类社会童年时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同样是洪水神话,在细节上中西方存在很多差别。文章以中西方洪水神话的相似之处为基点,从文化视域下价值观的以下分析中西方洪水神话的不同之处,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文化的滥觞,西方神话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被大量译介入中国。然而,相关学术专著文本的翻译研究却非常少见。西方神话学术专著与西方神话一脉相承,具有近似的文本特征和行文风格。本文以《巴比伦与亚述神话》专著汉译本为例,基于对西方神话学术专著简易风格的分析和探讨,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合句、释义、增译和作注等多种翻译方法,以最大程度保持原文朴实文风,使译文显豁流畅,减少读者阅读障碍,促进西方神话学术专著更好的译介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神话学将考察的对象局限于古代遗留下来的神话文本,并且认定神话只存在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而导致神话学和神话研究的没落。西方学者开启了重新认识神话的学术视野,颠覆了固有的神话樊篱。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类本原问题的探询,宣扬了立足于信仰的永恒的精神境界。神话叙事意味着我们认知世界的努力。神话从远古一直向我们走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传统神话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而现代神话则成为奇迹创造和另类叙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叶,随着神话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神话不如西方如古希腊神话发达。然而从多个角度分析中西方神话的差别,无论哪一方面,这命题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神话研究仍然必须回到神话的本质上来,它涉及到神话的定义、神话产生的原因及其时代等诸方面。只有真正认识到马克思的观点立场在神话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才能真正理解神话的本质,厘清神话研究中出现的一些谬误。从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出发,通过对神话本质的重新认识,最后可以得出中国神话不如西方神话发达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5.
将以伏羲、女娲为核心的中国洪水神话和希伯来洪水神话(《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进行了比较、互释,认为这两个神话的初次创世产生于原始母系社会,再次创世产生于父权社会,洪水是两次创世的分水岭,其功能在摧毁母系社会、开启父权社会。神话中的洪水可分自然洪水和文化洪水,中国的洪水后兄妹婚神话和《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不反映洪水自然现象本身,属文化洪水,与所谓的历史上爆发过的一次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无关,想从中挖掘历史真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6.
西方之“神话”于20世纪初引入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神话研究。中国神话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以创世神话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特征。文章按照历史时期对中国创世神话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与评述,以彰显中国学者在中国创世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牛角山授记》、《于阗教法史》、《于阗国授记》是具有典型性的于阗起源神话文本。以不同于以往历史文献考据的方法,利用西方现当代符号学、神话学、解释学、后现代哲学等前沿理论,从元神话文本、神话事件、差异性文本、总体神话文本,多个角度展开哲学意义上的分析和阐释:单个神话文本结构、符号、逻辑以及整体于阗神话文本特征及功能化阐述。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神话学是神话学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迎来的一场变革,它一方面破除以男性为主的神话话语体系,另外一方面也使神话不再停留在只是对图像文本的分析,而走到了与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社会话语体系。20世纪西方的神话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的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9.
雷神是一位世界性的神祗,许多民族中雷神完全就是位至上神。汉以后,中国文献关于雷神的记载渐多,但大多叙述其降雨与惩罚的职能,雷神的一些神格在后世被遮蔽和遗忘了。当回到失落已久的历史语境中,探析雷神神话的深层结构.会发现中国的雷神曾经也是位地位极高的神祗。首先,在一些宇宙起源神话中,雷神充当了凿开宇宙之卵的角色;其次,雷神生育了万物,被奉为始祖神和丰收神;最后。雷神发起了毁灭性的洪水.但雷神并非如洪水神话文本表面上所描述的是一个小心眼的复仇者,因为洪水神话体现了先民们循环论的历史观,所以雷神在洪水神话中是要再创世、再造人。  相似文献   

10.
张晓  邵谧 《外国语文》2023,(6):122-131
神话是颇具民族属性的文化内容,由于东西方神话体系认知差异,其对外译介并非易事。部分华裔文学作品通过“译述”的方式将神话这类具有较大文化信息差的文化内容推广到西方世界,并颇受认可。此类华裔文学作品与其他外译中国文学作品同属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明确了此类文学作品的创作是“译述”概念的扩大化应用。然后以《月夜仙踪》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文化内容、语言、副文本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小说对中国神话故事的“译述”:即通过整合“源文本”资源,增添故事细节、建立凝念聚合文化意义的形象、采用“中国英语”融入语言表达、充分发挥副文本“信息弹性”功能等方式,实现中国神话的跨文化再生。希望本研究能为拓宽我国本土儿童文学的译介出海思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洪水再殖型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著名故事类型,彝族洪水神话是茂缅亚型的主要代表,彝族与他民族间在洪水神话这一主题上体现出诸多明显的联系与相互影响。纵观洪水再殖型故事,主要存在四类典型母题,而彝族的四大创世史诗之一《查姆》则统摄了这四个典型母题。现以《查姆》为例,从时空的角度,以纵向的历史观和横向的地理概念剖析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希腊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一样反映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本文从宇宙的生成、人类的起源、大洪水的传说和兄妹通婚现象等四方面比较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中国与希腊虽因所处地理及人文条件各不和相同,而思维方式各异,但从两国的古代神话对比中,我们还是能发现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洪水神话在中国许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它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多地了解国际上对这个故事搜集和研究的情况,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考察洪水神话在国外的发现经过,以及地中海、印度、东南亚、美洲印地安入等不同洪水神话故事圈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神话与中国的同类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对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阐释谱系,它凝聚着早期人类对生存、宇宙秩序、世间万物等的基本阐释,蕴含着某种文化原型,规定着生存于该文化系统中的群体与个体的生存意向。"夸父逐日"和"西绪福斯"作为中西具有代表性的抗争性神话范例,不仅折射出中西不同的生存历程,同时也规定了两种文化范型各自的人文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寻根小说《小鲍庄》进行重读,旨在通过对洪水神话在小说中的置换变形,以及"为人类受难的英雄"和"毁灭—重建"的神话原型在文本中移位的探讨,深入分析以"仁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衰微。  相似文献   

16.
洪水神话在很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出现过,本文对古希伯来和希腊民族中的洪水神话从洪水起因、过程、结果及独创之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现两个民族在洪水神话上的异同并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羽蛇》中,D.H.劳伦斯大量使用了来自于阿兹台克文明的神话质料,将古代阿兹台克人所信奉的羽蛇神“魁扎尔科亚特尔”塑造为如“虹”一般象征了天地的融洽调顺,充满了印第安文化的异域色彩。然而,来自于犹太文明的喀巴拉神秘主义却主导了小说的隐性叙事进程,显文本中的神话修辞与潜文本中的神秘主义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一个有着超凡魔力的隐喻。  相似文献   

18.
广泛流传于彝族民众中的洪水型兄妹婚活态神话以民间信仰为源头,并借助定期、反复的信仰仪式展演而不断活化和强化。民间信仰又运用口耳相传、文本记述、媒体录制等方式,唤醒并加深彝族民众关于洪水型兄妹婚神话的记忆。彝族洪水型兄妹婚神话中的主人公或神物即是民间信仰中的祖先神、崇拜物,在供奉、祭祀祖先的活动中人们的神话思想逐渐明晰,神话寄托愈加强烈。依托民间信仰这一载体,神话的自然传承便有序、顺畅地延续开来,所以说,神话与民间信仰水乳交融,难分彼此,两者在强化对方的同时也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存续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神话,目的是塑造神的伟大与崇高,因此,传统神话都有一些神秘的气息。“神话是一种言谈,神话是一种传播体系,是一种讯息。”[1]对我国历史上的孔子、关羽、大禹等进行神话学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人民对他们的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