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设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交叉性专业。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从就业角度出发,在分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本专业在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即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学生就业去向过于宽泛,就业形势严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差。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不断促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其他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各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的专业、就业定位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培养模式也面临重重困难。当前社会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对该专业学生的环境与资源法学专业素养均有要求,而大多数高校却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导致学生就业与专业设置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各类院校应该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将资源与环境法学作为单独的模块纳入资源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了当前高校地理专业新技术的基础上,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培养目标及其主干课程的基础等方面,对该专业所涉及的课程进行了详细的框架分析,初步提炼出该专业不同层次的课程分布模式,并据此总结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几种特色培养模式,希冀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快速而准确的专业定位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转变办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对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网络查询和典型调研,获取部分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对比分析了10所典型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从专业特色、专业交流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不断促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广西某工科院校该专业的设置改革为例,结合全国其他部分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松志 《考试周刊》2008,(19):229-23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由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合并的本科专业,从各高校资环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由于所依托的平台不同,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太规范、教育模式滞后、人才培养错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该专业应借助于CBE,以能力模块为核心,构建三维结构的课程设置,凸显立体化、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包括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新疆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等76个院校开设这个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9.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不断兴起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对该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探讨了该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以期使该专业进一步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率,本文通过调查当今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分析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剖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结合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提出了“四结合”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素质、实践和技能相结合.“四结合”模式的提出对其他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网上调查、电话调查和典型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23所师范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机制。结果显示: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学生知识和技能单一性的矛盾,表现为学生规划能力偏低、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人文”精神。因此提出加强学科优势建设、科学配置课程和调整培养阶段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冰 《考试周刊》2013,(76):166-167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2013年新设置专业,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上广而综合,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农林院校等不同类型院校对开设其专业.对该专业的定位、培养模式的选择、课程设置等都没有参照体系,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不是很清晰,就会导致学生就业与专业设置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与多个专业竞争.作者认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可以根据各类院校自身特色与条件,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专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云南大学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结构、学生技能和专业特色的角度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原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基础课、增强实践课及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从突出专业特色和加强实践课程的角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以不断促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同时为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泉州师院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的分析,探讨了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践,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期能为推进我国高校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原则、学分分配和课程安排措施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实行以“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为特色的三个方向分流培养,强化专业基础,提高外语水平,注重实践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方案与设想,构建了包括课程实践、社会实践、专业集中实践和综合实践模块构成的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1999年新设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对我国目前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有状况的调查,全国现有的近百所设置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绝大部分的课程设置较注重社会、经济类课程设置。针对市场需求,从研究人地关系出发的教育体系特色被大大弱化,课程设置局限性较强,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较弱,无法满足当前城市中大量物质性规划与实施性管理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明确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与条件,探求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并提出"2+1+1"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河南理工大学开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系统分析了分散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完善以及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进行分散实践教学的模块化和集中实践教学的分类型设置方式,以及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实验项目训练+实验总结+反馈"分散实践教学实施模式和(资料收集)+项目设计(野外实习)+总结报告"集中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最后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今后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