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2.
一、从阅读中抓有利情趣,相机作文。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作。让学生学习名篇佳作,进行尝试性的模仿或读写课文情节,能打破单纯传授语文知识与作文教学绝然分开的传统教法,使学生把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使学生首先去掉怕作文的“厌烦”情绪,从而萌发写作兴趣,产生创作欲望。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指导写作,在阅读中指导细节描写,收到一定的效果。二、灵活处理,变换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把课文作为习作之"源",那么习作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我们希望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轻松愉快地写好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目前在教学中它却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难以拿捏。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往往用四步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老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其实这四步教学并不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写作不能白手起家,它需要一定的积累,写作教学应在写作的准备阶段下足功夫,把准“脉搏”,切不可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曹文轩曾说:“语文教学最大任务是什么?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应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向课文要素材
  课本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材料库。现行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古今中外大量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成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如名言警句:“见贤思齐焉”,“五十步笑百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名人事迹: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历尽磨难,豁达洒脱笑对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轼;周游列国宣传主张屡次碰壁痴心不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等。这些人物的事例都是极好的写作材料,而许多学生却以为课本就是课本,守着宝匣却不懂得挖掘,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时,可以让他们摘录优美词语、语段,指导他们对材料进行分类。这些材料的积累,对学生写作的好处不言而喻。只要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本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我们决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烦恼。  相似文献   

6.
苏蔓丽 《考试周刊》2012,(68):46-47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把它们落实到对“写”的指导上.使课文成为“现身说法”,使课文的写作奥妙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因此,指导学生写作可以与语文课文阅读紧密联系起来,以课本为本,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而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许多老师把完成课文教学看得很重,按照计划,扎扎实实地稳步展开,而对作文教学,则缺乏全盘考虑,教学随意性较大。这样一来.学生很难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既挫伤了他们写作积极性,也束缚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很难真正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得知,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书中的文字信息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经典名言警句,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足见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指导,而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离开来,没有很好地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能学课文归学课文,学写作归学写作,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1.
沈晓岚 《文教资料》2007,(17):144-145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单元与写作单元往往是并行的,许多教师与学生都习惯把语文课文单纯地作为阅读教材使用,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要么集中阅读文本,辅之以相关的阅读练习,要么集中上两节作文课,大谈写作技巧,再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长此以往,深受课业重压的学生不仅疲于应付,而且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语文资源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称其为写作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那就是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2.
平时一遇到写作文,学生常常是抓耳挠腮,到处找作文选来看,抱怨不知道怎样写。语文老师也常常是感到作文不好讲,抱怨学生写作水平低,难提高。高中现阶段没有专门的适合学生用、老师讲的写作教材,但如果善于挖掘的话,语文课本其实是一本很实用的写作教材。老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常常将注意力放在思想内容、情感、基础知识的积累等一些方面,如果我们能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将每  相似文献   

13.
当前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课文讲授与作文教学脱节。教师不能把课文知识与写作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学到的课文知识与写作知识“两股两行”,即是孤立的静止的,因而学生不会写作是很自然的。尽管人教社在课本各单元之后都配有适当的写作练习,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只顾讲基本篇目,置写作练习而不顾。教师仅仅满足于对课文内容的左分析右分析,不能把课文讲授与学生的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到头来,多数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作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阅读和作文“分而治之”,教材上的课文主要成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范文,而没有把它当作学生学习写作的摹本。这不能说不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那么,能否将阅读与作文教学有效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大修订语文课本的“积累·运用”中的第一题都是“读读背背”,其中安排了不少名言警句、成语、对联或古诗词。怎样教学才能使这些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呢?首先,要让学生把“读读背背”的内容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其他资料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在什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逃避作文。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呢?笔者谈一些工作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季金凤 《现代语文》2006,(11):104-104
瓶颈一:作文教学,与课本、备课资料风马牛难相及从理论上讲,每个语文教师都懂得,课本与备课资料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这正如学生学数学一样,先学例题,再做习题。作文教学中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题,作文应是学生的习题,而备课资料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但实际教学中一些怪现象的出现很令人深思。怪现象之一:语文课本,似乎只为阅读教学服务,丧失了作文教学的功能。有些教师讲课文的目的好象都是为了阅读考试,很少提及课文对作文有何指导意义;评讲作文时,也难得从课本上找范例给学生以丰富的营养。其实,现行课本,特别是新课标下的课…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要求,其中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因此,“语文”的这“半壁江山”也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但学生写作文往往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把作文视为难事.要改变这种状况,引导作文良性发展,可从三方面入手: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素材积累与课外练笔相结合,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尤其是作文表现最为明显,词汇贫乏,缺乏文采。究其原因:学生轻视词汇的积累,忽视名言警句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采用“课前五分钟板练”来扩展语文学习的知识面。为积累写作素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