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铅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手指关节非常容易发生损伤,试从指关节的解剖学结构结合铅球项目最后用力的发力特点,分析指关节受伤原因,探索出铅球运动员手指关节的训练设计。  相似文献   

2.
分球怪论     
铅球变成宇宙 一个实心的铅球被切割成了几块奇形怪状的碎块,经过数学家的妙手进行旋转、移动和拼合后,竟然组成了两个与那个被分割的铅球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铅球,有这样的怪事吗?  相似文献   

3.
铅球的掷远成绩是一项很有代表性的力量指标,铅球运动对增强人体的机能能力,掌握投掷技术提高力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田径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是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该项目运动负荷较大,技术复杂难以掌握,加之教学方法的陈旧、呆板。使得学生对这一项目很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很差,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质量,达到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程序教学法,对铅球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陈洁 《科教文汇》2013,(5):94-96
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发挥率、试投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当今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点,对我国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给予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男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正朝高大化方向发展,而且运动员的年龄和极差偏大,最佳竞技年龄段呈后延趋势;同时指出:本届奥运会男子铅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稳定,心理的稳定性及竞技能力自控性是运动员能否高水准发挥自身竞技能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洁 《科教文汇》2013,(15):94-96
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发挥率、试投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当今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点,对我国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给予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男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正朝高大化方向发展,而且运动员的年龄和极差偏大,最佳竞技年龄段呈后延趋势;同时指出:本届奥运会男子铅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稳定,心理的稳定性及竞技能力自控性是运动员能否高水准发挥自身竞技能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分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探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背向滑步技术,提高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7.
分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探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背向滑步技术,提高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校的学生在体育课铅球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调动成绩较差同学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改变自己落后的状况,最终提高自身运动水平和体育成绩,是体育教师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要阐述的正是通过长期对铅球教学法的研究和了解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寻找出的提高学生铅球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雪峰 《内江科技》2011,32(5):98-98,10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近20年全运会和奥运会中外男子铅球运动员成绩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落后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飙  姜静 《内江科技》2009,30(2):158-158
本文分析了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探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背向滑步技术,提高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11.
方浚 《科教文汇》2013,(6):147-147,151
四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学习方法变革的核心之一,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用物理的知识和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魏亚飞 《科教文汇》2011,(29):49-49
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不仅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方法、模式,而且要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要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理念,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袁立帑 《科教文汇》2020,(5):127-128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随着学生日益提高的需求而逐渐完善起来。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始走进校园,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模式,受到师生们的广泛欢迎。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为学生未来打下良好基础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关注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教学中的生本课堂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是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的前提。本文基于小组学习背景,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杨景江 《科教文汇》2014,(6):171-17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一节课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融合。新课改的数学教学要求是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5.
茆艳 《科教文汇》2013,(23):94-95,97
师生言语互动是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师生间有效的言语交流则要保持师生和谐关系和友好合作的课堂气氛。维护师生双方的面子是建立这种关系必不可少的前提,而模糊语的使用不失为保全面子的有利武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兼顾自己和学生的面子,恰当使用模糊语,在讲解、提问、评价、布置任务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模糊语形式上模糊的优势实现更为准确、严谨、客观的言语表达,为自己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合作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瑾 《科教文汇》2011,(25):F0003-F0003
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氛围,可以沟通师生情感,活化教材,进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想使学生乐学、善学、主动学习,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和谐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7.
周洁 《科教文汇》2014,(5):110-110,112
新课程提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推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知、积极参与、友好合作等方式来开展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通过对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析,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事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士中 《科教文汇》2012,(15):101-101,103
分组学习模式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有效学习模式,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与交流意识、责任感以及自主意识。合理分组,科学的课堂组织教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文军萍  阮小飞 《科教文汇》2011,(30):68-68,81
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通过笔者调研发现,合作学习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如师生缺乏对合作学习价值的正确认识,学校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及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与角色转换等问题,这些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文对这几个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巧创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绪 《科教文汇》2012,(6):102-103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加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充分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地探究学习数学,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乐学情境,教材重组,为学生创设研讨情境,巧设问题,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互帮互学,为学生创设交流情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