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范围的所有语言可以归为几个亲属关系的语支,各个语支又分属几个语族,各个语族又属不同的语系,如汉语属汉藏语系。日语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与它有对应性的语言几乎没有,日语的源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语法上看日语是黏着语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尽管如此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圈国家,自古以来在文字和词汇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同形词这一汉日词汇的焦点作为对象,以共性和个性为主线从语义语法、语体、词汇体系等方面对汉日同形词进行分析、对照研究和探讨,力争阐明同形词在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为今后解决同形词"负迁移"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各语系中,阿尔泰语系的语种仅次于汉藏语系,而突厥语族则在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中,语种及人口都占首位。一、突厥语的地理分布使用此语言的民族在地域上西起波罗的海,东至西伯利亚的欧亚大陆。主居亚洲,其中又以中亚及其邻近地区和西亚的黑海、里海最为密集,总人口八千多万,  相似文献   

3.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探讨其性质和特点,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实践的需要。佤语、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佤族学生汉语习得实际属于二语习得性质,习得实践表明母语干扰是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佤语母语干扰特点对佤族地区汉语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探讨其性质和特点,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实践的需要.佤语、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佤族学生汉语习得实际属于二语习得性质,习得实践表明母语干扰是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佤语母语干扰特点对佤族地区汉语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先秦时便有原始民族群体存在,至明清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的民族体系。其成因有三: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外地民族流入云南、历代羁縻统治和土司制度使云南保留了众多的民族。汉族也是其中的一员,从汉代开始进入云南,但在明代以前是“少数民族”。云南又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旧石器时代已有元谋人、昭通人、西畴人、丽江人、昆明人存在,新石器时代从西北、中南半岛、东南迁入了氐羌、百越、百濮与云南土著结合,他们是形成今天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及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诸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民族之一的羌族,其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除具有本语系本语族诸语音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外,更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对于羌族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涌现出不少可喜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成分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有九千一百二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的整个工作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尤其是与沿海地区相比,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因而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更艰巨。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我国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通用汉语。土家族的传统工艺有织绣、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西兰"是"被面","卡普"即"花","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的花铺盖。西兰卡普构图大方,  相似文献   

9.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阿基诺山的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1979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祖国民族大家庭成员中的单一民族,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总人口为22124人(2010年)。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中都有“之”字,有悖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这一现象当源于汉藏语系的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反映,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的藏缅语族中仍有这种习俗。晋室南渡时位于江南的亦属汉藏语系的部族应当也有这一习俗,晋室大族就受到了他们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羌族释比经典》评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分布极广的民族、也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古代的羌族应与现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有着族源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时.现今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民族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现今羌族的人数。现今的羌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而他们一直较好地保留和传承着古羌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和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维吾尔分属于不同的两个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维吾尔语属阿勒泰语系,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这两种语言都使用量词,但在使用的数量上、程度上都有显著的不同。现就两种语言的量词在概念、类别以及语法结构方面的相同或不同点作一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在汉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中,"向"义句就其意义来讲,都是趋向性的表达;但由于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语系的不同导致语言的表达类型也不同。本文将从语句的性质、结构和语义三方面对这两种语言中的"向"义句进行对比分析。一.汉法"向"义句的性质对比(一)在汉语中,"向"属介词,包含两种意义:1.引出动作的方向或要到达的处所,"向"和"往"、"朝"同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七年十月,法国《大学生实用指南》杂志对五千名大学生(占全国九十万大学生的千分之五点五)作了调查,现将主要调查结果介绍如下。课时大学每周上课十至二十小时,大学校二十至三十小时,短期技术大学、大学校予备班和高等技术学院三十至四十小时。自修时间以医科和予备班的学生为最多,每周达三十小时,一般学生为十至二十小时。留级与改变专业方向有百分之二十六的大学生留过一次级,百分之四的留过一次以上。百分之十六的大学生中途改变专业方向(此种情况在文科学生中占百分之二十六)。劳动百分之四点五的大学生全天劳动,即业余学习;百分之十三点五定期参加部分时间的劳动,百分之十七点三参加不定期的部分时间的劳动,即兼职学习;他们共占大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在假期里参加劳动。  相似文献   

15.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一样,纳西语里有比较丰富的四音格词,按其音节重叠关系可以分为AAAA、AABB、ABAB、AABC、ABAC、ABCB、ABCC、ABCD八种形式。并列式是纳西语四音格词构词的最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他们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另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也有分布。水族操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水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流传着诗歌、故事、传说、寓言、水歌等多种形式。这里的人民非常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歌有长篇叙事诗,也有即兴的短歌,其内容有叙述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做好工作的需要。这就使学习双语成为一种趋势。汉语和维吾尔语分属于不同的两个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维语属阿勒泰语系,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这两种语言都使用量词,但在使用的数量上,程度上都有显著的不同。现就两种语言的量词作比较。  相似文献   

18.
正汉藏语言分类研究已有近200年历史,近百年来,学界产生了各种分类观点和分类方案,涉及东亚大陆、东南亚半岛以及南太平洋区域整个东南半球的语言,包括侗台语、苗瑶语、藏缅语、汉语、南亚语、南岛语等。迄今为止,学界提出了台卡岱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以及澳泰语系和华澳语系等诸多观点,观点的争论从具体语言的归属到语族之间的关系等都有所涉及。数十年间,众说纷纭,令学界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一个源远流长而又至今保留了自己古老传统文化的民族。今天的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为23.6万,集中居住地是云南省丽江县。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的考证,纳西族源于我国西北河湟地带,属古羌一系。羌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羌”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诗·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这说明在殷商时代,羌与商王朝之间就有密切关系。近世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了这一问题。先周时代,姬部落与姜部落(姜即羌,依顾颉刚说)已互通婚姻,文化因素相互融合更为密切。邹衡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20.
壮族民歌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